从华为剥离出来之时,外界就纷纷猜测,荣耀或许将要“借壳上市”。
一直发酵的流言,如今终于尘埃落定。
近日,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赵明因身体原因,向公司提出辞去CEO等相关职务,董事会经过慎重讨论研究,决定尊重赵明的个人意愿,接受他的辞呈。赵明在荣耀内部论坛“家园”上发布告别信,确认自己“将离开荣耀”,并称这是其“人生中做出的一个最艰难的决定”,但并未提及自己的未来去向,表示接下来将调整和修复身体。同时,荣耀董事会任命李健为荣耀新任CEO。
事实上,有关荣耀赵明离职的消息,早就已被爆出。有自媒体称,赵明带着整个Magic7团队一起离职,但在1月15日,荣耀就对外回应:此消息不实。随后的1月17日,网传消息称,荣耀CEO赵明离职已经在小范围内官宣,也跟资方做了沟通,并将在今日下午举行发布会。对此,荣耀方面再次回应,消息不实。
然而结果却是,荣耀上午辟谣,赵明下午就在内网发布离职信,以至于很多荣耀内部人员表示“不敢相信明哥会离职”。去年的12月28日,荣耀完成了股份制的改造,荣耀终端公司名称变更为“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三天之后,也就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赵明在官微中宣布称,“三天前,我们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兑现了给股东们的承诺。优秀伙伴的加入让股权结构更加健康多元,携手迈进更具想象力的未来。”此番股改,被业界内普遍认为,荣耀将会加速IPO流程,上市进程或许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此前赵明曾在2022年回应过类似的“离职”传闻。当时,有人在网络上传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进行了工商变更的消息,其中涉及到赵明卸任总经理和董事职务,多名董事高管退出公司。然而,赵明在个人微博上明确表示这些都是谣言,并强调自己仍然是荣耀终端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CEO。而这次的离职传言,除了最后出来发布离职信之外,赵明一直都对外沉默不语。赵明一直都是荣耀团队的核心人物。自2015年正式执掌荣耀事业部以来,赵明从未缺席过荣耀的任何一个重要场合。然而就在上市的关键时间阶段,赵明为何要在此时选择放手离开?根据荣耀发布的公告,李健将担任新任CEO,李健能否撑起着急上市的荣耀吗?
赵明的放手赵明的离开在外界看来是意料之外,但从赵明的发文中似乎能看出一二。
赵明在信中表示:“公司4年成长需要系统性解决一些问题,很遗憾不能带领大家一起变革了。无论怎样,荣耀快速向前,是我最大的心愿。”这里的系统性解决一些问题,很有可能是市场增速、荣耀急于IPO的调整,以及荣耀股东和董事会给赵明带来的压力,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荣耀的战略布局来看,经过前期的快速发展,荣耀已完成初步的积累与布局,当下正迈向一个更为复杂且竞争激烈的新阶段。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愈发呈现出多元化、白热化态势。在欧洲市场,苹果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生态系统,占据着高端市场的大量份额;三星则依靠其在屏幕、芯片等核心零部件领域的优势,以及完善的产品线,在高中低端市场全面发力。荣耀要想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实现进一步突破,需要引入具有不同经验和视角的领导者。比如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具备丰富国际市场运营经验、熟悉当地商业规则和文化习俗的领导人才,能够更好地制定针对性的市场策略,带领荣耀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
赵明在信中说的关于“身体原因”,或许是其中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一位经常参加荣耀发布会的自媒体称,赵明精力挺旺盛的,发布会几个小时的开,会后还接受媒体采访,这强度,一般人都感觉吃不消。
公开资料显示,赵明于1998年加入华为,历任华为CDMA/WiMAX/TD-SCDMA产品线总裁、全球无线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意大利代表处代表、西欧地区部副总裁等职位。可以说是华为体系内的老员工,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2015年顶住压力开始全面接手荣耀。
彼时,身处华为体系内的荣耀,还未完全从华为剥离,赵明也将荣耀明确定位为互联网手机品牌。在赵明的带领之下,荣耀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出色的产品策略以及高效的运营管理,其销量和市占率逐步提升,并且连续多个季度稳坐中国互联网手机品牌头把交椅。2020年,荣耀更是实现重大突破,一举跻身中国Top2手机品牌之列。此外,荣耀还在2019年底超越三星成为俄罗斯第一手机品牌,在法国、意大利、沙特、捷克、芬兰等市场长期进入Top5行列。
然而,随着2024年华为的强势回归,荣耀则开始掉队。在高端市场,荣耀面临华为与苹果的夹击,而在中低端市场,又有小米、vivo、OPPO等厂商阻击。根据Canalys刚刚公布的2024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数据,华为从去年第六升至第二,市场份额高达16%,出货量达到4600万台,同比增长37%。从2024年的4个季度来看,荣耀手机市场份额分别为 16%、15%、15% 以及 14%,其中第四季度更是跌出了TOP 5榜单,这可能使股东和董事会对赵明的领导能力产生质疑。
为了紧跟折叠屏手机的脚步,2024年7月,荣耀推出了全球最薄折叠手机Magic V3,折叠态厚度仅为 9.2mm。赵明曾宣称,“一款折叠机要十个亿人民币的投入”,“出货上百万才能实现盈亏平衡”。但按 25% 的市占率测算,荣耀折叠屏手机全年出货量约为 267 万部,考虑到荣耀目前有六款折叠屏手机在售,其相关业务或许远未达到盈亏平衡点。
可以说,荣耀在手机市场压力逐渐增大,需要一个悍将带领荣耀继续荣耀起来,再创辉煌。而新任CEO李健于2021年从华为加入新荣耀,曾担任副董事长等职务,并且在中东北非等海外市场,做过管理和销售等岗位。也就是说,新任CEO在海外市场的开拓方面,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荣耀的着急从华为剥离出来之时,外界就纷纷猜测,荣耀或许将要“借壳上市”。
这种传言并非空穴来风。五年前,华为将荣耀整体进行剥离,深圳国资联合30余家企业接盘,荣耀成为深圳国资旗下企业,赵明成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EO。
独立一年后,也就是2021年的11月,荣耀获得数十亿元的战略投资,投资人包括了京东方、中金资本、国信资本、鲲鹏资本等。彼时,荣耀方面对外回应表示,荣耀目前的收入、利润及经营性现金流稳健增长,多元化股权结构一直是荣耀坚持的发展原则。荣耀也一直坚持开放、协同的原则,致力于联合产业链合作伙伴,为用户带来产品创新和体验跃迁,更好地服务全球消费者。2024年8月,荣耀又获得中国移动的投资,9月中国国新控股有限公司关联企业杭州微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入股荣耀。10月荣耀获中国电信、中金资本旗下基金、基石旗下基金、特发基金和新一轮代理商投资平台金石星耀等机构的投资。每一轮的资本注入和股权变动,参与荣耀上市的相关企业在二级市场都带来一定的股价异动。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调整,荣耀终于在2024年12月28日宣布完成股改,正计划适时启动IPO流程。天眼查信息显示,目前荣耀有23家股东,包括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鹏程新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国资协同发展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国信资本有限责任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股东类型涵盖地方国资、供应商、第三方资本及运营商等,注册资本322亿元。
据南方都市报此前报道,有多位荣耀内部人士证实,荣耀内部的员工持股计划基本保持着一年一推的节奏。这也意味着,以国资占据主导、部分以京东方为代表的产业链上游企业、以渠道商经销商为代表的下游企业,以及部分员工配股共同组成了荣耀的股东结构。引入了众多外部股东,投资机构都希望荣耀尽快上市,实现股权变现,但近两年荣耀手机的市场影响力不断走低,又缺乏强有力的 “第二条曲线”,很难称得上是优质的投资标的。
然而,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白热化,拼到最后就是看谁的资金实力更为雄厚。一味地靠外部资金的注入,荣耀很难去维持新产品的研发与营销。就比如智能手机市场小米的成功上市,让小米能够缓出一大口气进行更深层次的产品研发,而在经历独立后的发展与沉淀后,荣耀选择上市,更是在市场激烈竞争下的必然抉择。当下,中国手机市场已然步入白热化的红海竞争阶段。各手机厂商为争夺市场份额与用户资源,纷纷加大投入与研发力度,不断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这无疑是一场资本底蕴与综合实力的较量。华为、vivo、OPPO 等老牌厂商根基深厚,小米也早已借助上市获得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相比之下,荣耀尽管发展迅猛,但在资金与资源方面仍面临一定压力。
此外,上市对于荣耀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上市,荣耀不仅能够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还能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为未来的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筑牢坚实基础。
能否上市成迷?根据目前市场上流出的荣耀融资计划显示,荣耀的Pre-IPO轮估值为2000亿元,
据市场流出的一份荣耀Pre-po融资计划显示,荣耀Pre-ipo轮估值为2000亿元。若荣耀成功上市,将成为第二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国内主流手机厂商。然而,荣耀能否支撑这一估值,又该如何讲好自己的IPO故事呢?
目前国内各大手机厂商“内卷”严重,国内市场前五名间的市占率差值较小且具有较大攀升难度,挖掘更多增量业务成为荣耀工作之重点。目前,荣耀持续布局海外市场以及智能手机细分中具有成长性及高单价的部分——折叠屏手机。
海外层面,2024年二季度,荣耀在拉美地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167.5万台,年增长率47%,市场份额为5%,跻身前五,但相较排名第一的三星拥有25个百分点的差距。而在欧洲市场,荣耀一季度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大涨155%。
折叠屏手机方面,荣耀以20.9%的市场份额位居2024年二季度中国市场出货量第三,领先第四名的OPPO超12个百分点;然而,相较华为高达41.7%的市占率,荣耀似乎仍有较大的追赶距离。
另一方面,荣耀股东中很多是供应链企业。例如京东方是其OLED屏幕供应商。今年6月,荣耀推出的Magic V Flip小折叠手机采用了京东方所制造的柔性OLED折叠内屏及竖折外屏;更早之前,荣耀推出的Magic3、荣耀60、Magic4、Magic V等智能手机也皆采用京东方出品的柔性OLED屏幕。另外,天音控股是经销商、爱施德是零售服务商等。
除了市场的开拓和业务重心的调整,在荣耀的高管任职方面,筹备IPO的荣耀于也是变动频繁。
去年的9月30日,荣耀方面确认,万飚近日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副董事长等相关职务。其分管的相关工作移交给吴晖。事实上,此前就曾有传闻称,万飚已离职,董事长一职由吴晖接棒,目的是推进上市进程。彼时万飚仍在公司任职,如今,万飚、赵明皆已不再荣耀。
要知道,救活荣耀的是深圳国资委掏出的2600亿,而深圳国资委也不是第一次救企业,660亿力挺万科,148亿入股苏宁,上市成功,深圳国资委和荣耀才是双赢的局面。
在上市方面,荣耀可参考的标的为传音控股和小米。前者在2019年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A股手机第一股”,其市场主要在国外。而荣耀一旦上市,将成为“A股内销手机第一股”,其市场主要在国内。而小米的2023年核心业务利润预计超过260亿,参考传音市盈率,小米在科创板市值约5049亿。
以2024年为例,小米全年营收约为3300亿元人民币。小米不仅在智能手机业务上持续发力,推出如小米15系列等多款热门机型,还大力拓展AIoT领域,其智能电视、智能家居设备等产品线丰富,为营收增长贡献显著。
荣耀自独立后,营收规模也在不断增长。虽然目前尚未有公开的全年营收数据与小米同期对比,但从出货量及市场份额趋势来看,荣耀在2023-2024年出货量分别为4360万台、4220万台,虽有下滑但仍保持一定规模。若以平均每台手机1500元售价估算,2024年手机业务营收约633亿元。不过,荣耀目前产品相对集中在智能手机领域,相比小米多元化业务,其营收规模短期内仍有较大差距。
不过,荣耀上市之路亦非铺满鲜花。资本市场向来波谲云诡,上市后荣耀将直面投资者的严苛审视,业绩压力如高悬利剑。一旦季度财报营收、利润数据未达预期,股价便可能大幅波动,影响企业形象与后续融资。且在智能手机市场同质化竞争的泥沼中,创新一旦乏力,荣耀极易陷入价格战泥潭,侵蚀利润空间。此外,国际市场拓展面临地缘政治、文化差异等重重壁垒,海外营销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公关危机,折戟沉沙。
关于荣耀后期的变动,以及能否成功上市,我们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