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日的热情逐渐步入尾声,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最为特殊的一段时光——末伏。
末伏,作为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至第二个庚日前,是夏季向秋季过渡的关键时期。自然界中的阳气虽已内敛,但暑热之气尚存,昼夜温差开始加大,人体亦需顺应此变化,调整养生策略。
通过帝寒金温中医所倡导的“顺四时而适寒暑”理念,合理调养,可以帮助我们平稳过渡,为即将到来的秋季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清补并施,调养脾胃<<<<
末伏时节,人体经历了一个夏天的消耗,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加之天气仍热,人们往往食欲不振,易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
此时,饮食调养应以“清补”为主,帝寒金温中医建议选择既能清热解暑,又能健脾益气的食物。如绿豆、薏米、冬瓜等清热利湿之品,搭配山药、莲子、红枣等健脾养胃之物,既能帮助身体排出夏季积累的湿热,又能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润肺养阴,迎接秋燥<<<<
末伏虽属夏末,但秋意已悄然临近,空气逐渐干燥,人体易感受秋燥之邪,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症状。
因此,此时应开始注重润肺养阴,可多食用梨、百合、银耳、蜂蜜等滋润之品,以滋养肺阴,润燥生津。同时,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多喝水,减少辛辣、煎炸食物的摄入,以防加重秋燥。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末伏时节,早晚气温较为凉爽,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但需注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以防中暑或大汗伤津。
帝寒金温中医推荐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的运动方式,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调和气血,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情志调护,静心养性<<<<
末伏时节,自然界的阳气逐渐收敛,人的情绪也应随之调整,保持平和稳定。
中医有云:“心静自然凉”,在炎热的夏季尾声,更应注重情志的调护,避免烦躁易怒,保持良好的心态。帝寒金温中医建议可通过阅读、冥想、书法、园艺等方式,陶冶情操,放松心情,达到静心养性的目的。
起居有常,顺应自然<<<<
末伏时节,应顺应自然界阳气内收的规律,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帝寒金温中医建议晚上宜早睡,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晨可稍晚起,待日出后再进行户外活动,避免过早接触寒凉之气。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保持身体清洁,减少疾病的发生。
末伏养生,重在顺应自然。通过这些中医养生智慧的应用,我们不仅能安然度过末伏,还能为即将到来的秋季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享受四季更迭带来的美好与和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