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
引言
1917年,段祺瑞坐在北京的总理府里,眉头紧锁,眼前摆满了各种账单和报告。财政捉襟见肘,军费吃紧,国内政局动荡不安。于是,他决定与日本合作,向他们借款1.45亿日元,以换取政府的生存空间。
看似,这是一笔“无风险”的交易,借款条件宽松,且似乎没有过多的约束。然而,谁能想到,这场借款背后,却埋下了日本深刻渗透中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伏笔。
表面上,日本的借款没能如愿收回,似乎吃了亏,实际上,却为日本日后的侵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这笔借款背后的真正故事是什么?
北洋政府与日本的“西原借款”背景
1917年,段祺瑞手里拿着一堆破产的账单,头痛不已。北洋政府的财政窘迫,局势动荡,国内各派军阀争权夺利,根本没有心力去理会经济建设。
政府甚至面临工资发不出来的尴尬局面,这时日本伸出了援手,提出了一个看似天上掉下来的机会——借款。
这笔借款并不简单。它被称为“西原借款”,是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扩展其在中国的影响力,借机给北洋政府提供的财政援助。
段祺瑞政府急需资金来应对南方的“护法运动”,而且他自己也不甘心失败,于是就答应了与日本的合作,签下了这笔1.45亿日元的“西原借款”。
此时,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崛起,借款看似对中国民国政府有利,因为日本并没有像之前的外债那样附加高额的手续费、佣金和其他条款。
以前中国的借款,往往都是银行团发行债券,或者强行扣税,条件苛刻得令人咋舌。而这次的“西原借款”,对于当时的北洋政府来说,简直是难得的好机会——直接放款,且没有高额手续费。
但是,问题也就在这里。看似“好心”的日本,实际上已经给中国埋下了一个重大的“政治陷阱”。
借款的“表面胜利”和“隐性损失”
“西原借款”的条件非常宽松:不仅没有繁琐的手续,连抵押品都相对较为宽松。过去借款,通常是通过国家的税收作为抵押,日本等国要确保自己能顺利收回借款,所以会直接控制中国的关税、盐税或地方税收。这种安排,让中国在借款后几乎失去了对自己财政的控制权。
但是这笔借款不一样。大部分抵押物是政府的国库券,而且即便是一些更有价值的资产,如铁路、电信、金矿等,实际上也没能立刻起到作用。
北洋政府甚至没有按照协议投资这些项目,大部分借款都被挪作了政府日常开支和军费,直到借款即将到期,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把未来的负担甩给了后人。
表面上看,借款的条件并不严苛,且日本的控制也相对宽松。北洋政府可以借多少就拿到多少,而且无需支付高额的手续费。这听起来就像是“天上掉馅饼”。但实际上,这笔借款背后的陷阱远比任何人预想的要深得多。
由于北洋政府的财政状况早已到了“极度危险”的地步,这些借款被用来贴补政府的日常支出。
比如,65.22%的借款被用来支付公务员的工资和政府的运营费用,25.40%则用于军费支出。为了维持政权的稳定和应对外部压力,这笔借款几乎全都没有用于预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而是作为了支撑政府日常开销的工具。
这意味着,北洋政府获得了资金,但却没有看到实际的收益。这不仅加重了财政的负担,更让借款背后的隐性损失日渐显现。
日本借款背后的隐性收益
如果你以为日本在这笔借款中“亏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真正吃亏的不是日本,而是中国。虽然北洋政府表面上通过拖延偿还时间,避免了支付这笔1.2亿日元的借款本金,但日本通过这笔“西原借款”获得了远超借款本身的利益。
首先,借款帮助日本成功地拉拢了北洋政府。由于北洋政府陷入了财政危机,日本趁机通过借款交换了许多政治利益。
为了确保借款能够顺利偿还,日本强行要求北洋政府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也就是所谓的“二十一条”的进一步落实。
通过这笔借款,日本为自己在中国的侵略行为提供了合法的“口实”。
比如在与北洋政府签订“高徐、济顺铁路筹备借款”的协议时,约定了日本在山东和东北地区的独占利益,并且明确允许日本派遣顾问、投资和控制胶济铁路等重要资源。这些条款让日本迅速占据了对中国经济命脉的控制权。
另外,在巴黎和会上,当北洋政府要求收回山东的德国权益时,日本提出了换文。此文证明了北洋政府承认了日本在山东的权益,这意味着日本不仅通过“西原借款”获得了财政控制权,还通过密约加强了在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利益。
这一点,表面上看似中国“避免了借款偿还”,但实际上,日本已经通过这一系列协议和密约,牢牢控制了中国的部分资源,特别是山东和东北的权益。
更重要的是,借款背后的利益远不止这些。日本通过这笔借款,加强了对北洋政府的军事控制,使得北洋政府在许多军事决策上依赖日本。
在随后的一系列战争和政治博弈中,北洋政府的政治独立性逐渐丧失,日本通过军事顾问和政治渗透,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内部力量,为后来的“九一八”事变以及全面侵华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