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福旺分享
编辑| 福旺分享
——【·前言·】——
人民军队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
而本文故事的主人公——地主婆却用小脚踹门冒死救了两名解放军战士。
正如伟大领袖毛主席所说:军民团结如一个,试看天下谁能敌!
下面,就请您来听一听这个动人心弦地救人故事。
清晨“军爷”急敲门
1948年2月的一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兴庄(即今天的宿迁市沭阳县兴庄)的老百姓还在睡梦之中。
程家的大宅院里,程元志和妻子正在温暖的被窝里酣睡,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汽车的轰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老头子,外面咋这么吵?"程汤氏推了推身边正打着呼噜的丈夫。
程元志翻了个身,不以为然地嘟囔道:"没准是国民党又来折腾啥,睡你的吧。"
可程汤氏却越想越不对劲:"这脚步声听着不对啊,像是停在咱家门口了。你说他们该不会是冲着咱家来的吧?"
话音未落,院外就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程元志只得披着外衣起身,刚推开房门,就看见院里的长工小赵脸色煞白地跑了过来:"老爷,不,不好了!外面来了一队国民党的兵,说要见您!"
程元志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他强压着内心的不安来到大门前。
只见门外站着二十来个全副武装的士兵,为首的军官正倨傲地打量着朱漆大门上的门环。
"程老爷,果然好气派的宅子啊!"那军官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发黄的牙齿。
不等程元志答话,他接着说:"上级指示,我部需要在你家暂驻几日,想必程老爷不会拒绝为国效力吧?"
话虽然说得客气,但程元志注意到,说话间军官的手一直在腰间的枪套上摩挲。这个动作的威胁意味再明显不过。
他暗自咽了口唾沫,挤出一丝笑容:"这是自然,自然!军爷们为国效力,我程某人岂敢不配合?请进,快请进!"
霸道军官占良居
谁知这一进门,程家就彻底变了天。
那群兵痞子霸占了程家的正房和厢房,程元志夫妇被赶到了一间狭小的偏房居住。
从前养尊处优的地主老爷,如今竟沦为了自家的"房客"。
军官当天就下了死命令:"所有房间要随时为我部备用,你们的吃喝起居也要全权负责。"
程元志连忙点头哈腰:"是是是,军爷放心!"回到偏房,他却暗暗叫苦。
果然,这帮兵痞子一住进来就作威作福。
家里养的大公鸡不到三天就被吃光,猪圈里的肥猪也被他们看中,天天要炖肉吃。厨房里的米缸见了底,酒坛子没了封。
就连程家几个长工也被他们呼来喝去,成了他们的勤务兵。小赵好不容易偷偷给程汤氏送来几个鸡蛋,却被巡逻的士兵当场抓获。
程元志挨了一顿拳脚,嘴角都挂了彩。
程元志夫妇每天夜里躺在潮湿的偏房里,听着正房传来的划拳行令声,心里又气又怕。
程汤氏实在忍不住,低声道:"真是奇了怪了!这些人怎么一来就直奔咱家?连门都不敲,跟土匪抢劫似的!"
程元志苦笑着擦了擦嘴角的伤痕:"还用说吗?肯定是有人指路。咱家是全庄最有钱的,不来咱家去哪?你说咱家在庄里做了一辈子善事,可这会儿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那军官说是来抓什么共军,我看他们就是来抢钱粮的!"程汤氏愤愤不平地说,"这些天眼睁睁看着他们糟践咱家的东西,我这心里难受啊!"
"嘘!"程元志赶紧捂住妻子的嘴,"墙上有耳,隔墙有眼,可别乱说话。眼下这些人的枪就架在咱脖子上,能忍且忍吧!"
血迹斑斑入柴房
一天清晨,刺耳的铁链声划破了寂静。
程汤氏趴在偏房的窗前,看见两个年轻人被押进了院子。他们衣衫褴褛,浑身是伤,脸上还带着未干的血迹。
一个士兵狠狠地用枪托捅了其中一人的后背,那人踉跄了一下,却仍然挺直了脊梁。
"程老爷,托你的福,可算是抓到这两个共军了!"军官的声音里带着显而易见的得意,"这两个小子嘴挺硬,问啥都不说。看来得好好审一审。"
程汤氏看见丈夫陪着笑脸点头哈腰,心里却像压了块大石头。她从长工小赵那里打听到,这两个解放军是为了保护村里几户贫苦人家的粮食,才不幸被捕。
"把他们关柴房里!"军官一声令下,两个年轻人就被推搡着进了柴房。沉重的铁锁"咔嗒"一声扣上,仿佛也扣住了程汤氏的心。
接连几天,柴房里不时传出凄厉的惨叫声。
每到夜深人静,程汤氏都能听见皮鞭抽打肉体的声音,还有年轻人压抑的呻吟。
地上的血迹一直没干,却在提醒着所有人这里正发生的惨剧。
"这可怎么办啊?"程汤氏握着丈夫的手,眼里含着泪,"我听说解放军是咱老百姓的队伍,他们风里来雨里去,为的就是咱们能过上好日子。看着他们受这般折磨,我这心里实在难受!"
程元志连忙捂住妻子的嘴:"你这是要我的命啊!这话要是让那些兵痞子听去,咱们全家都得吃枪子!"
说着,他压低了声音,"我倒是听说,过两天他们要在村里开个什么表彰大会,所有人都得去。"
程汤氏眼睛一亮。她知道,自己那双裹了几十年的小脚,这回可能派上大用场了。
往日里寸步难行的残疾,没准能成为救人的机会。
铁锹小脚齐上阵
机会终于来了。
那天一大早,军官就集合了全村的人去开会。说是要表彰他们抓获共军的功劳,实则是敲打村民,防止有人窝藏解放军。
程汤氏因为裹小脚走不动路,得以留在家中。她目送着院子里的兵痞子们离去,等到脚步声彻底消失,才蹑手蹑脚地行动起来。
她先是去厨房摸了一把铁锹,又去茶房偷偷摸了一壶水和两个馒头。这一路走得极慢,生怕发出一点声响。
好在那些年来,她早已习惯了这样小心翼翼地移动。
来到柴房前,程汤氏轻轻叫道:"解放军同志,老婆子给你们吃的来了。"柴房里传来微弱的回应,她赶紧把水和馒头从门缝里递了进去。
"大娘,你快走吧!被他们发现就麻烦了。"里面的年轻人虚弱地说。
程汤氏却攥紧了手中的铁锹:"今天是救你们出去的好机会。那些兵痞子都去开会了,一时半会回不来。"
她抡起铁锹,对着门锁就是一阵猛砸。然而那锁像是铁打的一般,纹丝不动。
程汤氏额头上渗出了汗珠,可她不敢停下。现在不救,以后就更难了。
铁锹一次次砸在锁上,发出沉闷的响声。程汤氏的手臂已经开始发抖,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
她知道,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那些士兵随时可能回来。
"大娘,别费劲了,这锁砸不开的!你快走吧,要是让他们发现,你会没命的!"柴房里的解放军战士急切地劝阻。
可程汤氏咬紧牙关,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又狠命地砸了几下。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嘈杂的人声。
程汤氏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难道会议这么快就结束了?她握着铁锹的手心全是冷汗,看着纹丝不动的大锁,一时间急得直跺脚。
突然,她想起了什么。这双裹了大半辈子的小脚,平日里走路都费劲,可这会儿,却成了最后的希望。程汤氏深吸一口气,抬起了自己的右脚。
"砰!"她用尽全身力气,狠狠地踹在柴房门上。剧烈的疼痛瞬间从脚上传来,她差点摔倒。
可她顾不上这些,又是一脚。终于,在第三脚时,那扇门"咣当"一声被踹开了。
"快!快出来!"程汤氏顾不上脚上的剧痛,手忙脚乱地帮两个战士解开绳子。
他们的手腕和脚踝都被麻绳勒出了深深的血痕,身上到处都是伤。
"往东边跑,那边有片树林,你们的人应该就在那边。"程汤氏一边给他们指路,一边把准备好的馒头塞给他们,"快走,别管我了!"
"大娘,你的救命之恩,我们永远不会忘!"两名战士含着泪说。程汤氏摆摆手,又往门外张望了一下,确定安全后才催促他们赶紧离开。
化险为夷传佳话
很快,消息就传开了。军官暴跳如雷,冲进程家就问是谁放走了犯人。
程汤氏正在偏房内揉着疼痛的脚,听见外面的动静,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
"军爷息怒!"程元志连忙打圆场,"您看我老婆子,这双小脚走路都费劲,怎么可能救人呢?肯定是共军的同伙趁咱们开会,偷偷把人救走了。"
军官狐疑地打量着程汤氏,见她确实走路都颤颤巍巍的,觉得一个老太太不可能有这么大胆子,这才悻悻地带人去搜寻去了。
程汤氏呆坐在床上,手里还捏着一把汗。她知道,这双小脚虽然束缚了她大半辈子,可今天,却成就了一件足以让她骄傲终生的事。
解放战争胜利后,那两名获救的解放军战士专程回到兴庄,寻访救命恩人。
当他们再次见到程汤氏时,这位老人家正在院子里晒太阳。
"大娘,您这双脚,比铁锹还厉害啊!"战士们半开玩笑地说。程汤氏笑着摆摆手:"那会子也不知道哪来的力气,就想着不能看你们受苦。"
如今,程汤氏救人的故事在兴庄广为流传。
人们都赞叹地说,一位寸步难行的地主婆,用一双裹了几十年的小脚,竟然踹开了门救了人。
善良与勇气,从来都不会因为身份的高低贵贱而有所区别。这个看似柔弱的老太太,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这一点。
点关注不迷路,点了关注能爆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