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的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感谢您的支持!
在过去多年发展中,我国空间站不仅仅完成了三步走的战略,还在技术验证和升级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官方发布的信息来看截止到去年12月1日,我国空间站在轨实施科学与应用项目多达181项。其中不仅涵盖空间生命科学还有材料科学以及微重力物理等多种领域。
近段时间以来,关于我国空间站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在继续的上升,在这一背景之下,有不少媒体认为,中国空间站正在成为新宠,为什么这么说呢?

早在1992年的时候,我国相关部门便提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战略。
到了2003年的时候,不仅完成了第1次载人飞行,也正是标志着我国载人飞船技术方面取得了大突破。到了2011年,天宫1号与神舟8号完成对,也正是在这一阶段验证短期驻留技术。
从2016年开始,天宫2号便开始进入了中期驻留的相关实验。到了2021年的时候,我国空间站更是大量发行密集型的天和核心舱,以及问天实验舱等。

据了解,截止到去年12月份,我国空间站一共发射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量分别达到了8艘和7艘,其中进驻空间站的航天人员更是多达21名。
在我国载人飞船等相关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去年空间站又完成了升级,从原来的三舱设计升级为六舱组合体。这些数据充分显示出我国在空间站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特别是在微重力环境之下,不仅获得了国际首次新型合金材料定向凝固的实验成果,还对人体心血管功能长期监测数据进行了大量的积累。
与此同时,在哺乳动物细胞在轨培养和观测中也为太空医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向。

在中国空间站运行的过程中国际空间站目前却接连遭遇退役的风波,甚至有消息称2023年之前国际空间站有可能正式退役。到那个时候中国的空间站也将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可以在太空进行长期试验的平台。
在我国空间站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对全球太空探索的格局正在进行重塑。尤其我国空间站所取得的技术实力以及在国际上的合作创新模式正在助推中国空间站成为全球探索的核心。

在中国空间站运营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开放共享的原则。和传统的航天强国所主导的技术垄断完全不同。
中国一直都非常注重平等互利以及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也正是因为如此,近些年来,中国航空空间站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合作者。目前已经有不少国家纷纷与中国空间站加强合作。
在今年2月份,中国和巴基斯坦就签署了关于载人航天合作的相关协议,随后就有三名来自于巴基斯坦的航天员在我国相应的基地接受训练。
这些航天员使用的都是一些渐进式重力的石英舱,以此来模拟9种不同的环境。

据了解,德国和意大利已经提交了关于空间站实验的相关提案,试图在中国空间站合作中,通过微重力条件下进行新型药物的研发。
在我国空间站2022年全面建成之后,已经面向国际社会放开了合作。从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印度等国家已经获得了参与中国空间站实验项目的批准,也就意味着这17个国家加入了中国空间站。

与日本合作的过程中,由于该国在航空材料领域有着比较多的优势,日本方面计划在中国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中研究新型的材料性能并进行测试。
在中国空间站运行蒸蒸日上的情况下,近日美国宇航局却再一次发出警告指出,国际空间站或许很有可能随时发生崩塌。

美国宇航局之所以发出了这样的警告,其实和当前国际空间站面临着多重结构性危机有关,导致这个空间站的运行风险正在不断的升级。
美国宇航局在已经明确确认了国际空间站目前存在的四处明显的裂缝,同时该机构还检测到了50个风险隐患点。从详细的披露中不难看出,俄罗斯舱段的裂缝正在导致空气出现泄漏,每天的空气泄漏速率达到了220克。

除此之外,国际空间站在维修的过程中,每年所需要承担的巨额价格却是极高的,就拿俄罗斯来说,此前曾经支付大量的费用进行修补,但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部分裂痕正在微陨石的持续撞击下扩大。
也正是因为如此,美国宇航局发出了空间站,有可能发生崩塌的风险,需要宇航员随时待命撤离。
从国际空间站的运营情况来看,这座空间站是1998年首次完成载人运行的原本空间站设计的寿命只有15年的时间。如今该空间站已经运行了27年时间。

在这么长时间里,空间站的各种核心系统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老化问题,甚至有一部分配件无法正常的修复。
面对高达40亿美元的预算维护缺口,一些关键性的配件又短期缺货,再加上技术方面的延迟等等,在美国宇航局看来,国际空间站继续运行下去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事实上,美国和俄罗斯在空间站管理以及技术共享和维修责任方面一直也存在很严峻的分歧。甚至俄罗斯拒绝向美国宇航局提供部分仓段的相关结构数据。

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联合检修的效率因此而大打折扣,再加上当初在设计时出现的一些问题,焊接点材料已经发生疲劳等等,无法通过现有的技术进行完全的修复。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文 | 川流趣谈
——完——
参考文献:光明网:在轨实施181个项目!报告首次发布→
光明网:回顾中国空间站精彩圆梦之旅 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满千日
金融界:“美国担忧,到时候中国怕是全球唯一的那个了”
新华社快讯:中巴签署选拔训练航天员合作协议,中国空间站将迎来首位外籍航天员
中国航天报:开放合作,中国航天走向世界
每日经济新闻:4处裂缝、50处隐患、漏气问题加剧!国际空间站陷入“最紧迫危机”,但美俄分歧严重
爱国者3
不让日印进入我们的空间站。
风中强子
空间站只能容纳三人,就别满世界邀请了!
阿黄
坚决抵制倭寇进入我国空间站!别好了伤疤忘了痛!
标哥
不要随便给人家,想想当年欧美怎样对待我们,是科研人员一步一步实现出来的
陆湿傅阿健
别忘了曾经的《沃尔沃》条约,
蓝色陀螺
美日印已禁止访问我空间站,美由于125%的关税上去后,害怕再加关税,没钱买门票;三哥会污染太空;日本会利用空间站,发展小电影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