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是一代名将常遇春的妻弟。
《明史》谓之“饶勇略,有大将才”,也就是兼具勇武和谋略的大将之才在朱元璋的头号战将徐达和二号战将常遇春死后。
蓝玉多次率军出征,立下很多战功,蓝玉最初在常遇春帐下听用。因为作战勇敢,每战必胜。
所以常遇春数次在朱元璋面前夸赞他。
但是蓝玉却异常的高调,也正是因为他的嚣张,导致了最终被处以极刑。
蓝玉从当管军镇抚开始,一步步地积累功劳。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以后,蓝玉屡次取得军事上的大捷,成为军中一颗耀眼的将星。
洪武十二年,蓝玉在跟随西平侯沐英征讨西番班师回朝时,朱元璋封他为永昌侯,年俸2500石,并颁发铁券仅仅两年之后。
蓝玉又作为征南左副将军跟随颍川侯傅友德远征云南,擒获元朝平章达里麻,梁王逃亡,平定云南全境。
朱元璋下诏给此战功劳最大的蓝玉增加俸禄500石。
册封其女为蜀王妃此时的蓝玉,功成名就,位高禄厚。
皇帝喜爱,百官羡慕,纵观天下,能有几人有这样的辉煌。
对于普通将领来说不敢奢望,可对于蓝玉来说,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蓝玉的仕途,正处于抛物线的上升段。
高峰还在后头,洪武二十一年。
在封侯后的第九年,蓝玉终于迎来人生的巅峰时刻这一年。
元顺帝的孙子脱古思帖木儿继承皇位,侵犯明朝边境,朱元璋让蓝玉率领15万大军前去讨伐。
前几次建功,蓝玉都是副将,而这次他是主帅。
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在这次出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大军开拔,蓝玉通过问谍手段获知元帝行踪,于是抄小路日夜行军,及时赶至所在地域。
隐蔽且迅速地接近敌营后,蓝玉命令突然出击,元军以为明军粮草匮乏无法深入。
未加防备,再加上当时刮起大风,黄沙飞扬,十分昏暗,元军丝毫不觉明军到来,仓促应战。
大败明军斩杀元军太尉蛮子等人,招降了其手下兵士这是一个十分漂亮的歼灭战。
15万大军在蓝玉的指挥下反应敏捷,运动自如,情报、行军、进攻一气呵成。堪称军事史上的范例,蓝玉又立大功了。
蓝玉当然不会想到,当荣誉和爵位再次扑面而来时,也正是他走向灭亡的转折之时。
这次凯旋,部队半夜叩击喜峰关的关门,关吏未及时开门迎接。
蓝玉便纵容兵士毁坏关门长驱而入,朱元璋听说此事后非常生气。
本来打算封他为梁国公,后改封为凉国公,还将其过错镌刻在铁券上,以示警醒。
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可蓝玉不懂。他心中不服,竟然还在侍宴时出言不逊。
其实,这只是朱元璋的一次集中爆发。
之前受到宠爱的蓝玉已经渐渐变得傲慢骄横起来了,他豢养了许多庄奴和义子。
这些人倚仗其势横行霸道:他霸占东昌的民田,御史追查此事,他大发脾气,将御史驱走。
他在军中擅自罢黜和提升将校,独断专行。
他在西征返朝时,朱元璋令其担任太子太傅。他不愿居于人下,说:“难道我担当不了太师吗?”……朱元璋曾经多次斥责他。
可他依然不知悔改此后上朝奏事,朱元璋大多不听他的意见,他更加快怏不乐。
一个喜欢高调且一贯高调的人,永远无法理解低调的好处。
低调的劝说只会是对牛弹琴,高调威风,高调排场,高调享受,高调过瘾……
如果可以,谁不想高调呢?当年看见秦始皇的南巡仪仗。
刘邦说:“大丈夫生当如此!”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项羽攻占咸阳,有人劝他定都,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高调是一种文化基因,隐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潜意识里然而。
我们必须在心里知道,高调是一种过度的炫耀,是一种不必要的张扬,是内心不自信甚至自卑的体现,是价值观粗俗和低级的表示。
俗话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真正饱读诗书的人不会高调,审时度势的人不会高调,目光远大的人不会高调,聪明睿智的人不会高调……不愿高调的人,因为深知高调之害。
如果恰逢位高权重,那么高调的危害就会被无限放大。
位卑而高调,不致死罪;位尊而高调,杀机四伏。
蓝玉的糊涂,让他付出了血的代价。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蒋璩揭发蓝玉谋反。朱元璋诛灭蓝玉全族。
受到牵连而被杀的人,约有20000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蓝党之狱”。
蓝玉的悲剧,从他居功高调的那天起,就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