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年间"改稻为桑"的国策

沉默的寒蝉 2022-09-10 21:55:42

《大明王朝1566》为什么能一剧封神,也许是因为剧本比历史还现实得可怕,比如全剧重头戏——“改稻为桑”。

嘉靖晚年,炼丹修仙,国库亏空,已然到了崩溃的边缘。严嵩父子绞尽脑汁,连哄带骗,算了笔经济总账,改稻为桑能扩大出口,大幅增加财政收入,同时桑比稻贵,还可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在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嘉靖大喜,将“改稻为桑”定为基本国策,还嘱咐不要增加改稻为桑者的税收。

左右看都是至少能赢两次的好政策,怎么到头来就搞得鸡飞狗跳了?

嘉靖是永远都不会错的,基本国策批准了下去,就没有轻易撤回的道理,纵使知道下面的人胡作非为,毁堤淹田,民不聊生。嘉靖关心的是大局,算的也是总账,将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算大的经济账、大的社会账、大的民生账,区区淳安、建德两县的死活算不得什么。

既是大局,必有大效。

国策推行之初,提出了“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内大见成效”的目标。第一年就要织出五十万匹丝绸,且早早与洋人签订了预售合同。如果无法按期交付,暂且不论违约责任如何,岂不是当着洋人的面自扇耳光?这是万万不能的。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朝廷安排三年完成十万户改稻为桑,到了省级就成两年完成十五万户,再到州府变成一年完成二十万户,最后到县级定为半年完成三十万户。谁先完成,谁有政绩,谁拖后腿,谁的政治觉悟低。

分配任务后,各级就会向下一级设立督导组,月通报、月考核、月排名,还可能实行末位淘汰。最基层的干部为了避免被约谈、被免职,一定想尽各种办法完成任务,严惩之下必有莽夫,马踏青苗、毁堤淹田是必然的结果。

为老百姓办几件实事?先保住乌纱帽再说吧。有意思的是,“改稻为桑”推动派,高举基本国策的伟大旗帜,雷厉风行,大刀阔斧,义正辞严。而他们的改革措施,也激起了一些有良知的官员的反对与阻挠,但由于不便与嘉靖钦定的国策作对,“改稻为桑”的反对派,一方面以百姓根本利益的代表者自居,另一方面又只能阳奉阴违。原本是一次向自然要资源的经济活动,最终却变成了向官场要命的斗争。

嘉靖看似威不可测无所不能,但皇权在天,始终是落不到农民的地里。天地之间,有内阁,有官员,有士绅,有酷吏,有富商,这些群体长期把持地方势力,改稻为桑的国策落到这张错综复杂的利益网上,就像唐僧入了盘丝洞,想再退出去,先把衣服扒光了再说。

而唐僧的这一身袈裟,也许就是淳安、建德两县的百姓织出来的。

2 阅读:988
评论列表

沉默的寒蝉

简介:战狼国里安安静静的一只小寒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