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国际刑事法院对杜特尔特的首场聆讯在荷兰海牙结束。这场看似普通的司法程序,却让观察家们嗅到了不同寻常的信号——国际社会对菲律宾局势的干预,可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尽管法庭以“长途跋涉需倒时差”为由,允许杜特尔特通过视频参与首场听证,但这一“特殊待遇”引发多方猜测。分析人士指出,国际刑事法院的谨慎态度,或许与菲律宾国内持续发酵的动荡局势直接相关。若菲律宾政局进一步恶化,任何对杜特尔特的强硬判决都可能成为“火上浇油”。
在主流媒体配合当局“合法化”逮捕令的同时,民间对杜特尔特的支持正以惊人速度蔓延。其女儿莎拉孤身赴海牙为父辩护的举动,反而点燃了民众情绪。据统计,支持杜特尔特的抗议集会人数较此前激增数倍,甚至有数百名支持者聚集在海牙拘留所外,高喊“杜特尔特是英雄”。一名当地商户直言:“禁毒运动确实有争议,但没人能否认他让菲律宾更安全。”
更令马科斯政府警惕的是军警系统的微妙态度。杜特尔特被捕后,其“我们会保护你们”的表态,被解读为愿为昔日“禁毒行动”担责的承诺。这一表态迅速引发共鸣——毕竟,已有超200名参与禁毒行动的军警面临指控。在棉兰老岛,数百辆装甲车突然封锁要道的举动,被解读为南部军区对当局的无声示威。
作为杜特尔特的政治对手,马科斯政府显然想借国际力量彻底清除宿敌。但此举却意外激化了国内矛盾:莎拉借机高调参选,杜特尔特支持者与反对派的对立正在演变为“你死我活”的政治博弈。有分析指出,若马科斯继续追捕杜特尔特派系官员甚至莎拉,可能引发菲律宾政治家族的集体反弹,甚至动摇军警忠诚度。这场司法与政治的拉锯战,已远超个案范畴。国际刑事法院的“人道考量”、民间支持声浪的高涨、军警系统的微妙态度,共同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风险网络。正如一名外交官私下所言:“杜特尔特案的结局,或许将重新定义菲律宾的政治版图,甚至影响整个东南亚的稳定格局。”当海牙法庭的闭门听证继续进行时,菲律宾的街头、军营与政坛,正上演着一场比法庭辩论更激烈的无声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