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李嘉诚实控的上市公司长和发布公告,提到将出售位于全球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其中包括两个巴拿马运河港口,总共涉及227.65亿美元,交易做成后长和可以获得190亿美元的现金收入。
消息一出引发轩然大波,众所周知美国正在和我国打“贸易战”,除了提高关税外还能通过加收港口使用费提高物流成本压制我国相关行业。比如,USTR已经启动加征中国船只及中国制造商船挂靠美国港口费用的听证会,之后的靠港费用可能提高至50万元至150万美元/航次。

巴拿马运河在全球航运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每天有大量商船通过,运河上的港口一旦全部被西方资本控制,以特朗普的尿性说不定会在这上面做文章,给中国商船通行设置障碍,以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优势。
这就是为什么举国都在关注这一事件的进展,希望事情能够迎来转机。
前段时间,还真有好不错的消息传来,有国企积极介入港口经营权商谈,香港政府在得知事情的第一时间接洽了香港长和。

原以为长和会在舆论压力及中国企业积极介入后改变想法,至少不再单独和贝莱德磋商,没想到一切努力可能化为泡影。
根据外媒援引消息人士透露,长和依然只是在和贝莱德牵头的西方财团谈判,目前正在敲定合同细节、做背景调查,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后就要正式签合同了,而且最快在4月2日之前,也就是下周将这件事情定下来。
需要注意的是,交易合同和此前公告里提到的原则性协议不同,后者往往不具备法律效力,双方随时能够根据情况变化停止交易,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前者则规定了详细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签了正式合同再违约的话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比如,支付合同价款20%的违约金,以227亿美元的交易款计算为45.4亿美元。

那么这笔交易需要经过批准吗?答案是需要的,但不一定和中国以及香港政府有关。
首先,长和的注册地是开曼群岛,不在国内,而李嘉诚的国籍是一个谜团,肯定拥有加拿大等国家的绿卡(永居权),至于是否取得外国国籍不得而知。所以不论从公司注册地还是实控人个人身份的角度来说,均没有明确的管辖权。
其次,出售的43个港口全部位于国外,是否触犯当地反垄断法由港口所在国的政府判断,与中国的反垄断机构无关。这事和当年潘石屹卖SOHO股权被反垄断机构否了还不同,SOHO旗下的主要资产是位于国内各大城市的商业地产。

顺便说一句,长和这次并未将全部港口的经营权都卖了,而是保留了国内港口。这么做的目的可能有两个,一是国内港口利润率高,留着还能赚更多的钱;二是用不着经过国内相关部门的审批,便于之和的资产交割。
最后,长和主要业务收入不在国内,前些年卖掉了大量早年屯的土地,当下的业务重点在英国等欧美国家。这意味着即便未来国内的生意因本次出售港口事件遭遇挫,对长和而言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根据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长和的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为688.4亿美元,卖43个港口能为其带来190亿美元的现金收入,足足占了净资产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这意味着卖港口获得的收益可能比未来好多年长和在国内的生意赚到的利润要高得多。

因此,在出售港口一事上长和几乎没有法律、行政限制,也不用太在意今后的经济利益。唯一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名声,可对于利为先的商人而言,名望的权重和优先级不高,尤其是老李头原本的名声就不怎么样。
这一场精心设计的资本棋局,恰似老李头在商海沉浮数十载的缩影——当别人还在用算盘珠子拨弄人情世故,他早已架起资本的火炮轰开利益铁闸!
港口买卖看似是断臂求生,实则是将算盘珠子拨得震天响:左手攥着国内黄金口岸的印钞机,右手抡起海外资产变现的狼牙棒,用真金白银砸出一场酣畅淋漓的财富狂欢!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