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时代的精神自留地,我在喜马拉雅找到了

一点亿点又亿点 2024-08-30 21:45:20

短视频时代总是容易让人“上头”又“上脸”。

上一刻,刷到的还是梁文道的节目片段,他分享着自己的“狠法”,坚决“抵制”碎片化时间。

下一刻,便欣赏起“大国手”的脱口秀,琢磨"道德困境"的深奥,心中萌生出购买哲学书的想法。

这种连续性的内容冲击,让人不禁生出一个套娃式的疑问: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我们是否又在消费时间,学习如何避免时间碎片化?

停下来想想看,我们的时间被工作、娱乐和琐事切割得七零八落;碎片化信息纷飞涌入,不断扰乱和剥夺我们深入思考的空间;我们的精神和心灵被一股股无形洪流无情冲刷和淹没……

如此往复、不禁要问,我们是否只能在碎片时间里被“快餐”牢牢裹挟?我们究竟该如何守住自己的精神自留地?

戒断手机≠生活控制权

梁文道的"狠心"论有理有据,他可以直接关机,确保看书、开会、做任何事情,都能空出五六个小时的整块时间……但这样的时间管理手段显然不具备普适性。

对梁文道来说,“手机的时间才叫碎片时间”。但对于多数人而言,这种时间自由度却是难以企及的奢侈。

更普遍的问题是,手机已经是身体功能的延伸,没有一个打工人能够承担关机带来的致命后果。

有人故意多次输错密码强制戒断手机,但没能坚持成功,还淋漓尽致体验了一把FOMO错失恐惧。

害怕错过工作群信息,更担心没有及时给到老板回复…暴力隔离带来的副作用还是相当明显,昨天下定决心只用两个小时手机,到了今天却报复性刷了8个小时内容。

仿佛印证了迈克尔·梅泽尼希的警告预言:数字原住民的大脑可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自恋、缺乏共情,甚至暴躁易怒…

强烈抵抗、根本杜绝,不仅没能摆脱信息爆炸的裹挟,还更难守住内心的安定。“去焦虑”反而加重了焦虑,何解?

也许“无用”方为“有用”。如《十大经》所说:“欲知得失,请必审名察形。刑恒自定,是我愈静,事恒自施,是我无为。”

“无为”、“无用”并不是号召年轻人“躺平了”。我们知道,为捍卫自己的“精神自留地”,年轻人的“反碎片化”斗争从未停止。

我们不断从破碎的时间空隙里扣出有限的、可支配的自由,开启“时间管理”的“数字戒断”试验。

上地铁,打开喜马拉雅听《搞钱女孩》播客;午饭时,听听蒋勋在大师课里讲红楼;下班后,事项提醒《我们用声音参与黑神话悟空》的直播即将开始…

在喜马拉雅围绕“声音”打造的丰富多类和高品质的内容里,许多人正试图通过填补精神层面的心灵栖息地,夺回生活控制权。

为加码给那些对个人知识成长有需求的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今年“818宝藏会员节”之际,喜马拉雅还升级“无用学·大师课”为“无用学·SVIP”,并重新升级“无用学”理念:从“让求知超越功利主义”,升级至“探寻人生意义,守住内心安定”。

在更大的维度上正视更深的心灵需求,蒋勋、王德峰、罗翔、梁文道、赵冬梅、张其成、施展、郦波等100+位顶尖文化学者,以“无用”之精神内核,为我们守护精神自留地。

关注“内求”,拒绝“内耗”

在《觉醒年代》里,辜鸿铭大师讲了“中国人的精神”,他说“在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我们之所以拥有这种力量,“是因为我们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生活在一种心灵的生活里。”

“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生活,是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情感,是心灵的激情和人类之爱的情感。”

相比剧中各种思想和文化冲突的时代下,人们需要心灵的觉醒和指引,身处技术猛踩油门的现代,面对一不小心就要飙升的数字焦虑,我们同样需要“明心见性”。

在喜马拉雅直播中,蒋勋解读庄子的哲学思想,他指出,“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一棵树要长成一棵大树是完成他自己。一个民族能有如此哲学是了不起,因为是要提醒自己,一棵‘树’除了做栋做梁之外,不要只从狭窄的人的角度去看问题,要自己完成自己。”

△蒋勋解读庄子的哲学思想 图源:无用学派视频号

所以是不是,生活在碎片化时代,也许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糟糕呢?积极一点,相比因时间被肢解感到焦虑,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在高饱和的信息获取中,“自己完成自己”。

毕竟,自古以来日常阅读与思考往往就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古人读书有三上,即“马上、厕上、枕上”,没有一个场景是在书房正襟危坐进行的。现在科技如此发达,“向上”、“向内”求的方式就更多了。

但也要警惕“越努力越焦虑”,从心理学上讲,多数人会有此感受,甚至被碎片化时间绑架的背后,可能是因为执迷结果。

过度关注结果的人常常会把“结果好不好”=“自己好不好”。经常感受到挫败的群体,或许是误把“当下”当作“永恒”。

武志红曾提出一个经典疑问,时间到底是祝福,还是诅咒?取决于我们是否真实地活着,是否遵循自己的感觉生活。

喜马拉雅正通过“无用学·SVIP”音频内容产品,在各行各业都强调“有用”的重压下,为年轻人开拓出一片精神自留地、一片精神旷野,在这里我们可以只关心自己的生命感受。

这里面汇聚了各行业大师的智慧结晶,将他们悟道的过程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传达给寻求“反焦虑”、“反内耗”精神解药的年轻人。

而我们只有拿出真实自我,直面碰撞事情本质,有勇气向“内求”,从而发现问题的根本,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内心安定的力量。

精神自留地,还需“扩容”

向内求,内观自省。换句话说即通过内省和自我反思来寻找心灵的平静和生活的意义。

王安石在《礼乐论》中强调了内在修养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他指出:“圣人内求,世人外求。内求者乐得其性,外求者乐得其欲。”

他相信,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应源自个人的精神成长和内在平和,而非外在成就的累积。

这是一种倡导道德自律和精神追求的生活哲学。焦虑值爆棚时,试着将对结果的关注转移到体验过程上。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在舞台上分享过许多金句,其中一句便是:“I do not believe in failure. It is not failure if you enjoyed the process”(我从不相信失败。如果能享受过程,就没有什么失败可言)。

速食快餐过度刺激视觉,一个人如果缺乏判断力的话,确实容易在信息洪流迷失。

如何正确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内心安定的力量?这不仅是每个普通人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众多内容平台和创作者每天在思考的命题。

正是意识到人民群众在面临精神和心灵困境时“内求”的重要性,许多企业在精神需求和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追求内容价值的回归。

喜马拉雅“无用学·SVIP”用一根人文线,汇集蒋勋、王德峰和罗翔等思想巨匠的智慧之声,为当代人构建了一个充满智慧启迪,对抗无意义感的心灵避风港。

与其逃避内耗,不如学会识别哪些事情值得投入精力。打开喜马拉雅,听完这些大师课,我被灵魂撞了多次腰。

罗翔谈“如何面对挫折”:我们既不能想当然地放弃,我们也不能想当然地振作,我们需要去思考…

王德峰教授在他的“寻觅意义”路径中提醒我们,要沉下心来,深入参悟生活的本质和价值尺度。

今年6月,在喜马拉雅举办的“大师面对面”讲座中,蒋勋说:“我们不是为其他人觉得的‘有用’而存在、而活着,我很高兴有一个学派叫‘无用’,让我们的文化有更多可能性。”

有人说“当书本上的知识跃出纸面时,才是我们教育闭环的时刻。”但显然,更多在有限生命和体验里无法闭环的知识才是大多数、才是常态,但即便未能闭环又如何呢?那些无用的知识,早已在无形之中塑造了我们精神的格局、思想的水平和思维的方式。

0 阅读:0

一点亿点又亿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