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进攻之下,国际上大牌车企,特别是以燃油车为主的车企,上下游产业都在大规模裁员。
1.初步整理,至少有以下相关企业在裁员。
日产,全球范围内裁员9000人,在中国撤掉三分一生产线。Stellantis,在美国和西班牙裁员2600人。奥迪,在德国裁员4500人。大众,在德国裁员25000人,现在员工还在罢工抗议。通用,在美国裁员1695人。博世,在德国裁员7000人。舍弗勒,在欧洲裁员4700人。米其林,在法国裁员1250人。采埃孚,在德国裁员1800人。以上企业合计裁员超过5.7万人,加上还未纳入统计的其他企业,总裁员将超过10万人。与此同时,国产汽车品牌比亚迪则是继续扩张,加大招人进度,累计已经达到90万名员工。国产汽车和外资汽车在人员上的一招一裁,其实就是进步和消退的表现。2.净利润下降燃油车车企压力山大,不仅表现在裁员上,在净利润方面表现更明显。今年前三季度,十大车企中燃油车为主的企业净利润全部同比下降,只有新能源车企同比上涨。
丰田汽车,净利润37.59亿美元,同比下降55%。通用汽车,净利润30.56亿美元,同比持平。现代汽车,净利润22.93亿美元,同比下降3%。特斯拉,净利润21.67亿美元,同比增长17%。奔驰汽车,净利润18.43亿美元,同比下降54%。大众汽车,净利润16.83亿美元,同比下降64%。比亚迪,净利润16.17亿美元,同比增长11%。福特汽车,净利润8.92亿美元,同比下降26%。本田汽车,净利润6.56亿美元,同比下降61%。宝马汽车,净利润5.1亿美元,同比下降84%。
从净利润前十车企来看,只有新能源车企特斯拉和比亚迪同比增长。而日企和德企的下降幅度都超过50%。可见,燃油车车企如果不及时转型,后期将更加危险。3.燃油豪车跌下神坛
奥迪在10月份的终端单价已经掉到第8名,宝马和奔驰排名也低于部分国产车。根据易车统计数据,10月份销量在1万辆以上的豪车,终端单车价格排名,鸿蒙智行位居榜首,奥迪只位居第8,低于鸿蒙智行、蔚来、理想和极氪。
10月份具体排名如下:鸿蒙智行,销量4.05万辆,单价38.3万。奔驰,销量4.59万辆,单价31.3万。蔚来,销量1.81万辆,单价31.2万。宝马,销量4.5万辆,单价31.2万。理想,销量5.01万辆,单价31万。特斯拉,销量4.14万辆,单价28.1万。极氪,销量2.16万辆,单价28万。奥迪,销量4.93万辆,单价26.6万。长城坦克,销量1.42万辆,单价26.3万。沃尔沃,销量1.14万辆,单价25.9万。国产车与合资车已经平分秋色,并且综合单价都高于合资车,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随着尊界S800的上市,鸿蒙智行的单价将进一步提高。奥迪从以前的均价前3掉到第8,只能说明转型确实还不成功。同样的,奔驰宝马也要加油了。
以上燃油车的种种大撤退,实际上都是比亚迪在立大功,几乎就是凭借一举之力将燃油车打趴下。所以说,不管买车不买车,都要感谢比亚迪。
用户10xxx86
[赞][赞][赞][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