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名村丨
赫章海雀村
海雀与鸟纲—鸥目—海雀科鸟类毫不相干,是由彝语“侯确”音译而来的,意思是“一个山塘接着一个山塘”,也称作“湖水灌注的地方”。据说从前的山上有三个海子,水流绵延不绝。但因贫穷,20世纪60年代过度砍树烧炭和开荒种地,导致山秃、水枯。就因人穷、山秃、水枯,海雀村成了“名村”,但也因其有着从人穷、山秃、水枯境况中突围的精神,海雀村“名上加名”。一份内参曝出惊天动地的贫困,海雀“声名在外”。1985年春夏之交,新华社记者刘子富深入毕节地区赫章县偏远山区农村采访,发现由于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加之干旱、低温灾害肆虐,不少农户缺粮断炊。他含泪写下了《赫章县有一万二千多户农民断粮,少数民族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刊发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1985年第1278期上,向党中央如实反映了赫章县各族农民贫困交加的情景。特别提到了“海雀村3个村民组11户农户,家家断炊。彝族老大娘安美珍全家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提到了苗族大娘王朝珍衣衫破烂得掩不住胸肚,见了记者赶紧用双手遮在胸前,站着不动,因为那条破烂成线条一样的裙子,本来就很难遮羞,一走动就暴露无遗……海雀之穷源于土地破碎、贫瘠。有一个叫“斗笠田”的故事:改革分田到户,一户农家分得6块田,兴冲冲上山,扔下斗笠数田,数来数去却只有5块,原来,斗笠盖住了一块。村民们回忆说,39年前的海雀,石头越“长”越高,土皮越种越薄,水枯山秃,石头遍布,土地广种薄收,往往是“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天边边”“种了一大坡,收来几小箩”。于是当地人将这种苦日子编成山歌:“海雀土坪子,荞麦洋芋过日子,要吃苞谷饭,除非媳妇坐月子,要吃大米饭,除非下辈子!”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篇报道反映的毕节贫困状况惊动了中南海,中央领导习仲勋同志当即作出批示,后经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全力推动,1988年6月9日,国务院批准建立贵州省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就这样,海雀这个缺衣少食、籍籍无名的村庄,成了各级各部门关注的焦点,牵动了千万人的心。各级领导一次次调研考察,各部门一遍遍把脉问诊,各单位一拨拨倾情援助……自此,海雀成了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发祥地,也成了贵州脱贫攻坚、绝地突围的典范。一位支书锻造战天斗地的精神,海雀声名远扬。说起海雀村,不得不说老支书文朝荣。在全国近70万个行政村里,每年总有无数个村支书退休、离职或卸任,将晚年消磨于市井,渐渐泯然于普通百姓中,继而被淡化忽略,直至被遗忘。可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却像一面旗帜,始终闪耀在脱贫攻坚的高地上。在任时,他引领村民植树造林,艰苦奋斗,战胜贫困。卸任后,依然挑起护林重担,四季巡山,守护万亩林海,用行动和情怀,将荒沙寒凉地变成林茂富饶乡。他始终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愚公移山、改变面貌、造福子孙的精神鼓舞人心、激励群众,将自己的名字深深镌刻在赫章、毕节、贵州乃至中国脱贫攻坚的史册上,成为一种精神的代名词、一个与焦裕禄比肩的榜样、一名永不褪色的共产党员。海雀引起关注后,支书文朝荣通过反复思考,他得出一个朴素的道理:有林就有草,有草就能养牲畜,有牲畜就有肥,有肥就能多打粮。于是,文朝荣召集群众开会,发动大家上山义务种树,他说:“国家帮我们,我们怎么办?有了党的好政策,自己还要更争气!”起初,大多数人反对说“粮食都不够吃,还要去种树?”“种树能当饭吃?”后经文朝荣反复劝说,村民们抹不开情面,才拿起锄头跟着上山。为寻找适合的树种,他请教专家,四处学习,白天育苗,晚上在油灯下钻研造林技术;为了激励村民种树,他将家里仅有的两只鸡全杀了,把老伴儿攒给女儿坐月子吃的鸡蛋一锅煮了,提到山上给大伙“打牙祭”;为了感召村民植树造林,他四让“救济粮”,倾尽所有,带领全村人苦战4个冬天,终于在36个山头,种上1.2万亩华山松和马尾松;为解决退耕还林初期的吃饭问题,他通过推广良种良法、地膜覆盖、旱地精作等农业技术,督促村民因地制宜地种荞麦、洋芋、苞谷,逐年提高主粮的亩产量;为带动村民致富,他绞尽脑汁,四处托人找门路、寻产业,曾种过半夏、当归、丹参等中药,也栽过苹果、板栗等,尽管成败各半,却启发村民们自觉探索致富路子。在文朝荣老支书的带领下,全村168户730人,尽管缺衣少粮,生活困苦,但村民们却像一棵棵坚韧的蕨草,扎根于这片土地,穷不离故土,饿不怨国家,没有一户外逃,没有一人上访,没有一人向国家伸手。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下,在村民们自强不息的奋斗中,海雀村先是改水改电、改厕改圈,修沼气池、垃圾池,接着装太阳能路灯,建村卫生室、生态广场,最终家家连通水泥路,户户建起小洋楼,实现了人居环境的华丽转身。荒山,在锄头下一寸一寸变绿;粮食,在汗水中一年比一年丰足;家园,在憧憬中一次比一次敞亮;蓝图,在发展中一桩一桩变成现实……2004年,当了24年村支书的文朝荣,服从组织安排,卸下村支书担子,主动承担起全村护林义务。每天早晨8点上山巡林,下午6点归家,在“巡山路”上一走就是十年,直到2014年,因身体状况不佳,才将护林重任交给村会计王光德。经过文朝荣数十年的引领和管护,海雀村的森林覆盖面积从不足5%跃升至77.21%,以前是8000亩地养不活全村168户730人,退耕还林后,1780亩耕地却养活了全村260户995人。文朝荣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和“最美奋斗者”。一片林子彰显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海雀“声名显赫”。海雀人经过30多年的努力,当年光秃秃、灰扑扑的大山千峰披绿,变成了“绿色银行”。因为这片林,这里的山青了、水碧了、粮丰了、人富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全村现有林地14520亩,户均55.84亩、人均14.59亩,森林覆盖率从1985年的不足5%变成了77.21%,林木价值达8000万元。脱贫攻坚期间,海雀创造了“海雀扶贫模式”和产业发展“十子法”。近几年又因地制宜地建大棚种蔬菜,种食用菌,建服装厂,办蛋鸡养殖场和能繁母牛养殖场,种植矮化苹果和脱毒马铃薯,发展林下中药种植。土鸡、土鸡蛋、洋芋、腊肉等土特产走俏于市场,村民尝到了生态建设的甜头。同时,依托万亩林海和文朝荣党性教育基地,采用“基地管理中心+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流转民房进行装修作为民宿,组织群众参与教学服务,增加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33元增加到了2023年的10611元,全村已彻底告别贫困,实现了全面小康。付出不仅赢得物质的回报,还赢得了若干荣誉。这些年,海雀村因造林绿化突出,赢得了“全国绿化千佳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而今,远眺海雀,是一座清新的苗家风情小寨,青瓦白墙的靓丽民居掩映在蓝天绿树之间。漫步海雀,一条条光洁的柏油路,犹如飘带般蜿蜒于村中;一盏盏绘着民族纹饰,高擎着太阳能灯板的路灯,静立两旁。每当夜幕降临,路灯便发出煦亮白光,映照着一幢幢白墙青瓦、飞檐翘角的黔西北小楼。小楼旁,停放着一辆辆小轿车、皮卡车、三轮车、摩托车,无声地昭示着日子的富庶。路过村民家时,总有人笑盈盈地打招呼。走进家中,坐在窗明几净、摆设齐整的客厅里,主人忙着递烟、倒茶、端零食,让你顿生宾至如归之感。问及海雀变化,他们用略带土音的方言,羞涩而又自豪地讲述着这片土地的今与昔,诠释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至理,也昭示着他们未来的日子像这片林海一样万古长青!海雀,不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海雀人,也同城里人一样,享受着灯火辉煌,享受着花前月下……如果想真正了解海雀,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村里和村民一起走走“巡山路”、看看“复原区”,参观文朝荣陈列馆、政治生活馆、文朝荣故居,拜谒文老支书的塑像和墓碑。再顺便瞧一瞧与海雀命运息息相关的幸运树、二月花、生命泉、丰收林、瞭望塔、守望台、风雨廊、纪念林……听一听每一处风物遗迹背后的故事,品一品每一个数据变化的分量。让你在震撼中,深思这片土地的根、这方百姓的魂。诗人李瑛在《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中写道:“我是长在黄河岸边的一棵树/我是长在长城脚下的一棵树/我能讲许多许多的故事/我能唱许多许多支歌……”其实,在祖国宽广的怀抱里,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棵树,每个村则是一片林,而中国共产党则是哺育我们的阳光雨露。只有经阳光雨露滋养,我们才能向阳而生,扎根铸魂,有成长奋进的精气神!海雀村的时代价值在于此,海雀村的人文精神也在于此!来源:磅礴乌蒙系列丛书之《人文毕节》
编辑:杨小旗 责 编:徐冰洁
编审:史无双 总监制:史 锋
毕节发布投稿邮箱:bjrbxbj@bjrb.cn看完点亮下方
“赞”和
分享给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