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白毫银针用沸水还是温水?老茶客教的绝活,真的很好喝

白茶大课堂 2022-05-05 16:08:01

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阿萝的“多肉大军”里,有一盆含羞草。

小小的,并不起眼。

梗米大小的叶片手掌状排列,像鸟类的羽毛,在风中颤颤而立。

被人一碰,便缓缓收拢叶片,像戏文里第一次遇到书生的少女,羞涩地举起袖子,想把自己藏起来。

真真是我见犹怜。

但很多人其实不知道,细小的含羞草原产于巴西的热带雨林,一个几乎每天都有暴雨的地方。

它合拢叶片的生态反应,正是为了应对极具破坏力的大雨冲击。

看似稚嫩柔弱,却能抵抗南美雨林的狂风骤雨。

可见,人的主观印象总是很片面的。外表看起来细小娇嫩的,内里说不定十分强大。

《2》

被以貌取人的,还有白毫银针和白牡丹。

有茶友就发来私信:白茶中只有寿眉才能沸水冲泡,白毫银针、白牡丹原料太嫩,会被烫坏。

OMG,看到这样的言论,想对着这位茶友大吼一声:

白毫银针、白牡丹虽然多呈现绿白二色,看似娇嫩,实际上,只要是品质足够好的白茶,根本不怕沸水。

所谓的白毫银针、白牡丹原料太嫩会烫坏,实在是对它们最大的误解。

沸水不会烫坏白茶。

白茶之所以叫白茶,是因为它身披浓密的白毫。

细、软、密、厚。

高山白茶的白毫更是如极地狐胸腹的绒毛,光泽、顺滑、柔软、细密,极防水,又极防寒。

这样的白毫,就像一件抗潮隔温的羽绒衣,高山白茶只有穿着这件“大衣”,才能保护它在寒冷的高海拔地区生存下去。

也因此,在冲泡时,沸水想要接触白茶的芽叶,必须先通过白毫的保护层。

尤其是白毫银针,它是6-7层笋壳状结构的芽头,每一层都布满细密浓厚的白毫,在前几冲时,沸水甚至没有完全浸染整个芽头。

以2021年生态银针为例。

第一冲出汤后,揭开盖子,可以发现一大半的芽头,在白毫的严密保护下,毫无沾水的样子。

细看下,还能发现白毫上颤颤巍巍地挂着的小水珠。

到了第二冲,还有一部分的芽头,并没有被水浸透,白毫虽然大部分湿润,但芽头还有一部分是干燥的样子。

直到第三冲,第四冲,芽头才逐渐被浸湿,与沸水直接接触,内质的释放也开始逐渐攀上高峰。

《3》

不仅银针身穿白毫“大衣”,白牡丹一样有白毫保护。

白牡丹的形态是一芽一、二叶。

它的芽头,虽然比银针要细一些,长一些,但一样是多层结构,每一层也都长有白毫。

只是这白毫比起银针,浓密程度要稍差一些。

这也是自然的,白牡丹采摘的时候,温度已经开始慢慢升高,白毫自然要更稀、更少,天气热了,当然衣服穿得更薄。

白牡丹的一叶、二叶,也都长有白毫。

取白牡丹的干茶,在阳光下仔细观察。

你会看到,白牡丹的叶片、茶梗上,都密布着细细的,绒绒的白毫。

叶片的正面,白毫要稀疏一些。

因为叶面,直面阳光,温度稍高,为了散热,白毫自然长得更稀、更少。

但是翻转叶片,你会发现叶片的背面,白毫就要厚实很多。

因为叶背晒不到阳光,温度稍低,散热的需求小,所以叶背的白毫比叶面的浓一些、密一些。

高山白牡丹的白毫,就更加多,更加厚了。

冲泡白牡丹时,这些白毫一样会起到保护的作用。

穿过这隔温又隔水的保护层,茶水才能浸染牡丹的芽叶,携带出白茶的内质。

《4》

好的白茶不怕烫。

所谓的会被烫坏的白茶,不过是品质不佳的白茶的借口罢了。

沸水冲泡,通常伴随着快出水。

那些产区不好,工艺不好,储存不好的白茶,营养物质少,苦涩味物质多。

如果用沸水快速出汤,茶汤寡淡无味,舌尖徒留苦涩味。

想要把这些品质不佳的白茶销售出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强调用温度稍低一些的水闷泡。

那些本就少得可怜的内质,才能尽量释放出来,让茶汤有一些茶味。

而一些劣质茶,会生成一些酸味、臭味、怪味,异味。

沸水冲泡下,这些令人不愉快的味道也会变得极为明显,让茶友一闻,便知道这茶的品质极差。

借助白茶的气味,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判断一款茶的优劣,从这个角度来看,还是用沸水冲泡比较好。

《5》

优质的高山白茶,虽然以绿白二色为主,但不怕烫。

另外,白茶中内质,需要沸水的帮助才能充分释放。

尤其是一些沸点高的香气物质,只有在高温下,才会散发出来。

想要感知一款白茶完整的香型,就大胆地用沸水吧,才能享受一款茶全面、多样的茶香茶汤。

对于白茶的一些道听途说,不要盲目听从。

多喝几次,多细心观察,寻择靠谱的渠道去学习。

才能真正了解白茶,正确对待白茶。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0 阅读:121

白茶大课堂

简介:每天一篇原创白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