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河南农民收留日本伤兵,当亲人供养47年,只因心存善念

墨染流年海 2024-12-20 17:51:17

1945年,河南农民收留日本伤兵,当亲人供养47年,只因心存善念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每个中国人对日本侵略者都满怀仇恨。可在河南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里,却发生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一位普通的农民,在村民们的反对声中,收留了一个被日军抛弃的重伤日本兵。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更在战争的创伤上撒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为什么这位农民会做出如此惊人的选择?他是如何在乡亲们的非议中坚持自己的决定?而那个被救的日本兵,又是如何报答这份救命之恩?

孤独的生命抉择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在河南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村民们正在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就在这欢庆的日子里,村民孙邦俊在村外的麦田里,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身影。

那是一个身穿残破日军军服的伤兵,浑身血迹斑斑,昏迷在田埂边上。这个伤兵就是后来大家所熟知的石田东四郎,他被自己的部队抛弃在这里等死。

"杀了这个日本鬼子!"村里的人们听说后立刻拿起农具冲了过来。八年抗战,这个小山村死伤了不少青壮年,如今看到日本兵,村民们哪能不怒。

可孙邦俊拦在了众人面前。"现在日本已经投降了,咱们胜利了,就不要再添人命了。"这话让村民们愣在了原地。

"他们杀害我们的父老乡亲时,可曾想过手下留情?"一个失去儿子的老人怒吼着。这句话说得在理,孙邦俊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但当他低头看着这个奄奄一息的伤兵时,却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话:"我带他去看大夫,若是能治好,就交给政府处理。"

这一决定在村里掀起了轩然大波。村长找上门来,劝说孙邦俊:"收留日本兵,这可是要担风险的。万一其他日本兵找上门来,整个村子都要遭殃啊!"

邻居王大爷更是直言不讳:"你这是帮着仇人!对不起那些死去的乡亲!"

可孙邦俊却执意如此。他先是找来村里的赤脚医生,为石田东四郎处理伤口。那些伤口深可见骨,光是清理就用了大半天时间。

治伤期间,孙邦俊还得应付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有人在他家门口撒纸钱,说他家养着日本鬼子,不得善终。还有人半夜朝他家扔石头,说要把日本兵打死。

更让孙邦俊为难的是,当地政府也找上了门。"既然你救了他,那就要负责到底。"政府工作人员告诉孙邦俊,"现在大批日军已经撤离,我们也没有专门关押战俘的地方。"

就这样,石田东四郎留在了孙家。孙邦俊不得不在自家院子里搭了个草棚,专门安置这个伤兵。每天天不亮,他就得起来给石田东四郎熬药,换药。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石田东四郎的伤情竟然真的一天天好转起来。起初,他还会说着日语念叨着什么,后来渐渐能用生硬的中国话说"谢谢"了。

就在村民们以为孙邦俊会在伤兵痊愈后把他赶走时,孙邦俊却说了一句让大家更加不解的话:"既然救了,就要救到底。"

这一个"救到底",就是后来长达四十七年的故事。而这个决定,也让孙邦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村里最孤独的人。每天清晨,当他独自一人挑着水桶去给石田东四郎送水时,路过的村民们都会绕道而行。

艰难的照顾岁月

照顾一个重伤的人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这个人还是个日本兵。孙邦俊每天清晨四点就得起床,先要给石田东四郎熬一锅中药。那时候村里只有一个赤脚医生,开的方子都是些常见的草药,光是采药就得花上大半天工夫。

石田东四郎身上的伤口极深,需要天天换药。每次换药时,他都疼得直冒冷汗,可却一声不吭。这倒让村里人对他的印象有了些改观,至少不再往孙家院子里扔石头了。

1946年春天,一场大雨把石田东四郎住的草棚子冲垮了。孙邦俊只好把他搬进了自己的堂屋。这一举动在村里又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说孙邦俊是不是被日本鬼子迷了心窍,竟然让敌人住进正屋。

可事情很快出现了转机。那年夏天,村里闹了一场霍乱,许多人都病倒了。正巧石田东四郎在日军医院当过护工,懂得一些医护知识。他主动提出要帮忙照顾病人,还教大家如何用盐水和白糖配制简单的补液。

这一举动让村民们对石田东四郎的态度开始转变。特别是王大娘的小孙子,原本发烧到四十度,在石田东四郎的照料下竟然慢慢退了烧。从那以后,村里人见到孙邦俊,不再绕道走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石田东四郎也渐渐学会了说中国话。他跟着孙邦俊下地干活,虽然因为旧伤的缘故干不了重活,但割草、喂鸡这些活计都做得很麻利。

1947年冬天,村里开始分地。按理说石田东四郎是外人,不该分到土地。可当时的村支书却说:"他既然在我们村里生活,就应该有口吃饭的地。"就这样,石田东四郎也分到了一小块地。

有了自己的地,石田东四郎更加勤快了。他把从日本学来的种植技术用在了农田里,教大家如何改良土壤,如何选种。那几年,孙家的庄稼长得特别好,连续几年都是村里的丰产户。

渐渐地,村里人不再叫他"日本兵",而是改口叫他"东四"。逢年过节,村里人包粽子、做月饼,也会给孙家送一份。石田东四郎则会用面粉做一些日本点心分给村里的孩子们。

最让村民们没想到的是,石田东四郎不仅会种地,还会写毛笔字。他在村里的夜校教过一段时间认字,把许多老汉教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到了五十年代,村里办起了广播站,石田东四郎还当过一段时间的播音员,用他那带着浓重日本腔的普通话,向全村播报天气预报和农事建议。

日子就这样一年年过去。从最初的避之不及,到后来的和睦相处,石田东四郎用自己的行动,慢慢化解了村民们心中的芥蒂。而孙邦俊当年那个孤独的决定,也终于得到了乡亲们的理解和认可。

意外的生命转折

1960年代初期,石田东四郎已经在这个河南小村生活了十五个年头。这时的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奄奄一息的日本伤兵,而是村里有名的"能人"。

一天,县里来了几位日语教师,想请石田东四郎去县城的中学教书。这个消息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年那个说着生硬中国话的日本兵,如今却要去教书育人了。

面对这个机会,石田东四郎却摇了摇头。他对来访的老师说:"我在这里已经找到了家的感觉,不想离开。"但他提出了另一个建议:他愿意在村里的小学教些简单的日语和日本文化知识。

就这样,石田东四郎开始在村里的小学当起了老师。他把自己的堂屋收拾出来,专门用来教学。每天下午放学后,总有十几个孩子围在他的堂屋里,学习日语发音,听他讲述日本的风土人情。

有趣的是,石田东四郎教书的方式很特别。他会用中国的诗词来教日语。比如教"春天"这个词时,他会先用中文念一遍"春眠不觉晓",然后再用日语念一遍,让孩子们在对比中学习。

石田东四郎还在村里办起了读书会。每个星期天的下午,他都会用中文给村民们读一些简单的日本故事,有时还会教大家做些日本小点心。渐渐地,他的堂屋成了村里的文化交流中心。

1965年,孙邦俊因病去世。在孙邦俊的葬礼上,石田东四郎跪在灵前磕了三个响头。从那天起,他开始穿起了中式的对襟褂子,说这是要继承孙邦俊的遗志。

为了纪念孙邦俊,石田东四郎在自己教室的墙上挂起了一幅"仁者寿"的字画。每当有人问起这幅字的来历,他就会讲述孙邦俊当年救他的故事。渐渐地,这个故事在周边的村子里传开了。

1970年代初,村里开始推广新式农业技术。石田东四郎主动请缨,利用他在日本学到的农业知识,帮助村民改良水稻种植方法。他教大家如何选种、育秧,如何合理使用化肥。在他的帮助下,村里的水稻产量提高了不少。

这期间,不少记者想来采访石田东四郎,但都被他婉拒了。他对村里人说:"我就是个普通农民,不值得大惊小怪。"但他的故事还是通过口耳相传,在当地流传开来。

到了1975年,石田东四郎已经在村里生活了整整三十年。这一年,他收到了一个特殊的礼物:村委会给他发了一本正式的户口本。户口本上写着他的中文名字,籍贯一栏里清清楚楚地写着这个村的名字。

那天晚上,村里特意办了一场简朴的庆祝会。石田东四郎站在村民们中间,用他那带着浓重口音的中文唱起了《东方红》。日本人、中国村民,他的身份似乎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成为了这个村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漫长寻亲路

1980年代初,中日两国的关系逐渐缓和,不少日本访问团开始来到中国。一天,村里来了一个意外的客人:一位来自日本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他是在查阅战后遗留档案时,偶然发现了石田东四郎的名字。

这位工作人员带来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石田东四郎的家人一直在寻找他。原来,在日本投降后,石田家收到的只是一纸"失踪"通知。他们曾多次向日本政府打听石田东四郎的下落,却始终没有得到确切的答复。

这个消息让石田东四郎十分激动,当场写了一封家书。但是他已经记不清家里的具体住址,只记得是在日本山形县的一个小镇上。他在信中写道:"我还活着,而且过得很好。"

寻亲的过程并不顺利。当时的通信系统还不发达,加上地址不详,这封信辗转了好几个月才终于送到了石田家。收到信的是石田东四郎的大哥,已经年近八旬的石田正一。

1983年春天,石田正一颤颤巍巍地来到了这个河南小村。两兄弟一见面就抱头痛哭,四十多年的离别,让他们几乎认不出对方。石田正一带来了一个更令人惊喜的消息:父母都还健在,今年已经九十多岁了。

但是面对回国的邀请,石田东四郎却犹豫了。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快四十年,村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回忆。更重要的是,孙家对他的恩情,他始终无法释怀。

这时,孙保杰站了出来。作为孙邦俊的孙子,他对石田东四郎说:"您就放心回去吧,这里永远都是您的家。"

1984年初,在村民们的欢送下,石田东四郎踏上了回国的路。临行前,他特意去孙邦俊的坟前上了香,还在村口的大槐树下埋了一个罐子,里面装着他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

回到日本后,石田东四郎终于见到了年迈的父母。那场相见的场景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老父亲颤抖着手摸着儿子的脸,老母亲则一直握着儿子的手不肯放开。

但石田东四郎并没有完全留在日本。他选择了两地往返,每年都要回到河南小村住上几个月。他说这是他对孙家的承诺,也是对这片土地的牵挂。

1985年,他专门请人在村里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恩重如山"四个字。这不仅是他对孙邦俊一家的感恩,也是他对这个村庄所有人的感谢。在他看来,是这里的每一个人,帮他重新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慢慢地,石田东四郎的故事传开了。不少日本媒体都想采访他,但他都婉言谢绝了。他说:"这不是一个值得宣扬的故事,这只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善良。"而这份善良,正是跨越了战争创伤的最珍贵礼物。

善念的回响

1986年春天,石田东四郎带着一个特殊的计划回到了这个河南小村。他要在村口建一个小小的纪念园,用来纪念孙邦俊和这个村庄给予他的恩情。

这个计划很快得到了日本石田家族的支持。石田东四郎的侄子是一名园林设计师,专门从日本赶来帮忙设计这个纪念园。他们选择在村口那棵老槐树周围动工,因为这里是当年孙邦俊发现石田东四郎的地方。

纪念园不大,只有半亩地的样子。园子里种植了从日本带来的樱花树,还有中国传统的梅兰竹菊。园子中央立着一块石碑,上面用中日两种文字刻着"善念永存"四个字。

1987年,石田东四郎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他决定在村里建一所小学,取名"中日友好小学"。这所学校不仅要教授普通的课程,还要开设日语和日本文化课程。

为了筹建学校,石田东四郎卖掉了自己在日本的房产。他的家人也都支持这个决定,纷纷慷慨解囊。就连他的一些日本邻居听说这件事后,也主动捐款支持。

1988年9月1日,中日友好小学正式开学。开学典礼上,已经年过古稀的石田东四郎特意穿上了中式长衫。他说这是要告诉所有人:这所学校不仅是他个人的心愿,更是两个家庭、两个民族之间友谊的见证。

学校建成后,石田东四郎常常会来看望学生们。他给孩子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讲述孙邦俊一家的善良,讲述这个村庄给予他的温暖。每年樱花盛开的季节,他都会带着学生们在纪念园里举办"感恩节",让孩子们懂得善良和感恩的重要。

1990年,石田东四郎开始着手整理自己的日记。这些日记记录了他在这个村庄生活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救助,到后来的融入,再到现在的回报。他把这些日记整理成册,一式两份,分别保存在村委会和日本石田家族。

1992年,石田东四郎的事迹被拍成了一部纪录片。片中,老人带着摄制组重走了当年的路,讲述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纪录片播出后,引起了两国民众的广泛关注。

到了晚年,石田东四郎依然保持着往返两地的习惯。每次回到村里,他都会去看看纪念园里的樱花,去学校看看孩子们,去孙邦俊的坟前说说话。

2002年,九十岁的石田东四郎在这个小村安详离世。按照他的遗愿,他的骨灰一半留在了村里,和孙邦俊葬在一起,另一半则送回日本老家。而他留下的纪念园和学校,至今仍在传递着那份跨越国界的善念。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