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祖先的“丁丁”有骨头,现代人类,为什么没“丁丁骨”了呢?

探子有密报 2022-07-24 13:09:59

在人类演化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智慧的大脑,但也丢失了很多东西,比如用来平衡肢体的尾巴。

人类没有尾巴

长期参与灵长类动物研究的科学家何赛普·卡尔表示,在过去的研究中,每年都可以发现灵长类动物具备我们意想不到的能力。

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很多雄性哺乳类动物的“丁丁”,和人类男性有很大区别,其中就包括动物的“丁丁”多了一块骨头,就连我们的亲戚黑猩猩都有。

那么人类的这块骨头去哪了呢?人类曾经拥有过吗?经过研究后发现,人类在过去确实有这块骨头,只是随着演化,它已经被代替了。

人类没有“丁丁骨”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人类祖先的“丁丁”有骨头,现代人类为什们没有“丁丁骨”了呢?

人类祖先有“丁丁骨”

实际上,早期的哺乳动物都有“丁丁骨”,它的名字被我们称为“阴茎骨”。

“丁丁骨”是什么

光听它的名字,就知道它是长在丁丁内部的一块骨头,一般呈杆状,不同动物的形状和大小都有一定区别。

有的像海象的一样,是圆柱形,长度甚至可以达到60厘米。

史前海象的“丁丁骨”

有的则像松鼠的一样,顶端为铲状,上面甚至还有尖齿,只有几毫米长,还有的则呈现倒刺状。

它的特殊性在于,这是一块相对独立的骨头,没有连接在任何骨骼上,在有需要的时候,它就会被一群肌肉推到丁丁的肉质中,以此在“啪啪啪”的过程中起到作用。

人类祖先的“丁丁骨”

在现代的自然界中,所有的食虫动物、监狱翼手目、须鲸类、食肉目,以及除了智人和蜘蛛猴之外的灵长目动物,都有“丁丁骨”。

蜘蛛猴也没有“丁丁骨”

也就是说,在过去人类祖先还没有进化成智人的时候,还存在着“丁丁骨”。

在英国皇家学会出版的期刊中,刊登了一篇论文,其中就提到人类的“丁丁骨”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消失。

“丁丁骨”最早出现在大约1.45亿年前,也就是晚于有胎盘和无胎盘哺乳动物分化之后,最晚出现在950万年前,也就是灵长类动物和食肉动物的共同祖先之前。

而随着人类的进化,与黑猩猩逐渐分道扬镳后,“丁丁骨”和尾巴就逐渐消失在了人类身上。

人类进化过程

“丁丁骨”的替代物

不过,失去的同时,人类也在收获,而取代“丁丁骨”的就是海绵体。

当然耶鲁大学的科学家理查德·普卢姆也大胆猜想,“丁丁骨”消失之后,剩下的部位就进行了整合,成为一个共同体。

就像大猩猩的“丁丁”平均只有3.18厘米,黑猩猩的为7.62厘米,而人类的则为12.5厘米。

不过,我们还是回到海绵体的充血导致勃起来看,科学家从勃起的机制中,发现期间受到了雄性激素水平、血液动力系统和大脑下达指令三个方面的影响。

现代男性主要依靠海绵体

当男性的“丁丁”或身体上的敏感区域被触摸之后,脊椎下方的勃起中枢就会受到信号,然后将刺激信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递给“丁丁”。

在这个过程中,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不容忽视,当它一路畅通无阻地传递信息时,“丁丁”中的左旋精氨酸会在一氧化氮的帮助下,使得海绵体内的细小血管充血。

于是而“丁丁”就会因此膨胀,并且从软到硬。

海绵体从软变硬

按理说,现代男性的“丁丁”往这样的方向进化并没有什么不好,并且还能够在大脑的帮助下,得到控制。

这种对自己器官和行为的精准把控,甚至高度调节,是“高等动物”才有的特征,但是为什么还是有些人会感到可惜呢?

“丁丁骨”的作用

在这我们了解一下,动物“丁丁骨”的几个作用吧。

促进自身基因繁衍

在动物的世界中,大多数都是“一夫多妻制”,或者到了繁殖季节,自由交配,极少数会出现“一夫一妻制”。

一夫多妻制

雄性在寻找交配对象的时候,往往面临很多竞争对手,此时它们需要通过自己的优势来获得竞争,或者俘获雌性的芳心。

而为了避免雌性和其他雄性交配,或者避免雌性体内有其他雄性的精子,于是它们就会利用自己的“丁丁骨”,对雌性的生殖器官进行清理。

比如猫科动物的“丁丁骨”上,就有很多倒刺,它的作用之一,就是“刮蹭”上一个雄性留下的精子。

不同形状的“丁丁骨”

有时候甚至还会破坏雌性的生殖器官,使得它们在短时间内无法和其他雄性进行交配行为。

延长交配时间

此外,这根额外的“丁丁骨”还可以有效提高“啪啪啪”的时间。

科学家也提到,只有需要长时间交配的雄性动物,才会长出更长的“丁丁骨”。

一方面可以使得自己的精子,有足够的时间在雌性的身体内停留,使之增加雌性的受孕率。

“丁丁骨”的作用很大

另一方面,就和上一种作用类似,由于雌性动物的发情期有限,所以“丁丁骨”延长交配时间,就可以减少其于其它雄性动物交配的机会。

刺激雌性排卵

最后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刺激雌性排卵,对于大部分动物来说,繁殖的时间固定,并且持续的时间并不会很长,这一点在人类女性身上也有一定体现。

其实也就是雌性的排卵时间相对固定,因此雄性要繁衍后代,就必须抓住这一机会。

雌性的卵细胞

但是有很多动物,即使到了发情期,也不会主动排卵,比如长颈鹿和猫科动物等。

我们经常看到长颈鹿为了刺激雌性排卵,对舔舐雌性的生殖器官,或者通过撞击脖子来刺激。

而猫科动物就十分方便,直接利用“丁丁骨”的形状和结构,就可以很好地刺激雌性,使其更快地排卵,以达到繁衍后代的目的。

“丁丁骨”为何消失

由此可见,“丁丁骨”的作用确实挺大,那么人类男性为什么会没有了呢?

人类男性没有“丁丁骨”

科学家认为,人类的一夫一妻制,是“丁丁骨”消失的主要原因。

随着人类的进化,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发展大脑和文明上去了,此时人类已经不愿意将大量的时间拿来和雄性竞争,加上人类女性并没有像动物那样固定的发情期。

尽管男性的持久时间比不上马岛缟狸一样,达到8小时,但是和人类的亲戚黑猩猩相比,即使不依靠“丁丁骨”也能比它们的十几秒时间长。

马岛缟狸

所以上述的几种“丁丁骨”的作用,在人类面前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而且有研究表明,人类女性似乎更喜欢没有“丁丁骨”的男性。

一些科学家认为,在人类发展早期,还没有产生羞耻心理,平时在外面游荡都不会穿衣服,而此时男性的“丁丁”就会暴露在外,成为女性择偶时,可能最先注意到的一个特征。

早期人类没有“羞耻心理”

现在长尾猴中,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当雄性的“丁丁”比较富有美感的时候,雌性甚至会主动来交配,由此可见,即便没有了“丁丁骨”,人类也具有很大优势。

实际上,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已经丢失了很多,美国骨科专家菲利普·雷诺就表示,人类相比过去,已经丢失了500多组DNA片段了,其中就包括了和“丁丁骨”有关的DNA。

而其丢失的时间,大约可以追溯到70万年前。

灵长类动物进化,红色存在,蓝色不存在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也可以理解科学家所说的,人类“丁丁骨”的丢失,既是一种退步,也是一种进化。

0 阅读:90

探子有密报

简介:品论天下,纵谈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