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菲律宾前外长洛钦被任命为中国特使,负责处理中菲之间的特别事务。
在菲律宾仗着有美国撑腰而对中国展示强硬姿态的背景下,这位对华强硬的菲律宾前外长新官上任,传递出复杂信号——即菲律宾在希望和平解决仁爱礁问题的同时,将继续保持对华强硬立场。
一般来说,担任中国特使的人选要么非常了解中国,要么与中国有特别的交情,最好能够被中国称为朋友,这样才能推动中菲关系正常发展。
不过,菲律宾马科斯政府不按常理出牌,居然把这样一个人委以重任,来处理中菲之间的特别事务,显然是别有用心。
洛钦此人在杜特尔特时期被任命为外交部长,去年9月被马科斯任命为菲律宾驻英国大使,现在又兼任中国特使,足见其在菲律宾两届政府都受重用,可以说是一名成熟老练的政客。但遗憾的是,此人是一名对华鹰派政客,不利于改善中菲紧张关系。
杜特尔特时期,中菲关系还算友好,但洛钦还是展示了自己对华强硬的一面。他在2021年5月曾公开在推特上辱骂中国,对中国爆粗口,要求中国从南海撤走船只。那时中菲关系稳定,杜特尔特自然不希望他祸从口出,恶化中菲关系,于是在菲律宾总统的施压下,他被迫向中方道歉,杜特尔特随后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对其进行不点名批评,算是给这场外交风波画上了句号。
对于这样一位对华鹰派政客,马科斯居然把他任命为中国特使,足见马科斯在仁爱礁问题上试图强硬到底。对此,菲律宾众议院副议长雷克托很担忧,认为洛钦犀利的言辞是他最好的武器,但现在需要的是稳定局势防止事态扩大,而非搞扩音器外交。
回顾中菲仁爱礁争端,菲律宾方面从8月5日“水炮事件”到现在,一直保持强硬姿态。马科斯政府不仅拒绝拖走“坐滩”仁爱礁的破军舰,还打算继续向其运输物资,并考虑用空投方式实现目的。之后,菲律宾又宣布已经切断中菲海警之间的热线,还要加强在仁爱礁海域的巡逻,并提议增加国防开支,加强菲律宾军事实力。更匪夷所思的是,菲律宾还在8月15日公布的国家安全政策文件中提及台湾,认为台海日趋紧张的局势对菲律宾构成威胁,有意跟随美军一起插手台湾事务,阻止大陆“改变台海现状”。
当然,相比台海,菲律宾更关心在南海的利益。早在2012年9月,菲律宾就正式将该国西侧的南中国海海域命名为所谓的“西菲律宾海”,并要求测绘部门重新绘制、出版新的菲律宾地图。由此不难看出,菲律宾在南海的野心昭然若揭。
杜特尔特时期,菲律宾还算消停,但马科斯上台后,菲律宾又皮痒痒了,不断在南海兴风作浪。而美国等一些势力唯恐南海不乱,不断煽风点火,怂恿菲律宾对抗中国。美国在仁爱礁“水炮事件”后旗帜鲜明地支持菲律宾,为菲律宾强出头,日本则向菲律宾提供多艘战舰,而澳大利亚则与菲律宾举行联合军演,地点就选在仁爱礁附近海域,摆明了就是在挑衅。
有了美日澳等国撑腰,菲律宾硬气了不少。但马科斯也知道,要想通过军事手段在仁爱礁问题上捞到实质性好处并不容易,因为中国在领土主权问题上的原则一向是寸土不让,不会向任何势力妥协。非要跟中国硬碰硬的话,菲律宾可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菲律宾不会开第一枪,仍会寻求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仁爱礁问题。正如菲律宾参议员埃赫西托所说,中菲之间的主要矛盾是南海争端,菲律宾在仁爱礁问题上态度强硬会使南海局势迅速恶化,但菲律宾并不想彻底与中国决裂,而任命洛钦出任中国大使,则是希望同中国保持沟通。
而洛钦强硬的对华态度,则意味着在与中国沟通的同时,菲律宾在原则、立场上妥协退让的可能性较低,而为了中菲友好发展的大局,中国也会积极与菲方谈判。也有观点认为,马科斯任命中国特使,是为了延缓与中国发生冲突,为自己在南海的布局争取时间。而且,鉴于当前南海局势,马科斯既要对美国有所交代,也要避免中菲关系全面破裂,同时还要顾及其他东盟国家的想法和利益,他需要在这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总之,中菲都不想开第一枪,既然菲律宾愿意谈,那中国乐意奉陪。同时,我们也要盯紧菲律宾,听其言观其行,看其采取什么行动,做好与菲律宾谈判破裂的准备,以及防止菲律宾明修栈道暗度陈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