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世界的误解:历史的深度思考

愚公不移山 2024-12-10 23:12:51

春节,申遗成功了!作为文化输出的传统习俗,在世界的“咖位”更上一层楼!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古老历史和文化的国家之一,华夏五千年,源远流长。

但是历史厚重,也招鄙夷和嫉妒。

比如:

韩国热衷“文化挪用”,像将端午节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事件,如此行径,实为不光彩。

而历史上韩国是我们的属国。在古代,他们从中国学习了包括文字、礼仪、建筑、服饰等诸多元素。文化根源认知模糊,就忘了水的源头在哪里了吗?

而中国这一次春节申遗成功了,他们会不会觉得错失了一个机会!

连创下整个近代哲学高峰的黑格尔,也说过“中国本质上没有历史。它不断重复着王朝的覆灭更迭,其过程中整个国家没有任何进步”。

黑格尔这样的“名言”还有很多......对中国的“鄙夷”从世界顶尖的哲学家之口说出,也能反映在一定时间内,他国对中国文化的态度。

正确看待自己国家的文化,是一种文化自信!不崇洋媚外,不菲薄、不抹杀,用自己的力量,才能更好地传递中国声音。

01

在多元文化中,体现中国价值。

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中国没有文化断层?

古埃及文明在阿拉伯人征服后逐渐消亡。

古巴比伦文明在波斯人的统治下,留下难以捕捉的“空中花园”。

古印度文化也因为各种历史原因,未能传承。英语还成了他们的官方语言,古印度的语言被遗留在了历史尘埃之中。

无论从历史长河还是同一时间的全球性比较来看,中国的文化根基是坚实的。

中国的文化,汪洋大海,包罗万象。

先说上古神话。

那时的远古传说,诸神涌现。昊天上帝、女娲、黄帝、炎帝等等,承担起人类起源、蛮荒战争、图腾崇拜的磅礴想象和象征隐喻。

后来的道家文化,起源于黄帝时期的黄老之术,又对中国的哲学、医学和文化传续有着重要影响。

而儒家思想影响至今。十八世纪,伏尔泰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孔庙”,笔名为“孔庙大主持”。欧洲也曾兴起“中国热”,也就是所谓的“中学西渐”。

借用刀郎先生《序曲》中的一句词——九州山歌何廖哉。中国文化同样“一望寥阔”,当下的传播深度却“何其廖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西风东渐”的思潮影响,一些人会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在这里,不禁要问一句:凭什么?还要叩问一句:为什么?

因自卑而仰视,进而丧失理性择别的能力。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情境和以此为背景的西方思想文化,造成了中国人心理上的巨大差距感和挫折感。”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认为,这诱发了一些人的民族自卑感。

自信是战胜自卑的利剑。而自信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只有摸爬滚打过,才能站得更笔直。

02

改革开放以来,国力渐强。

随着“四海会宾客,五洲交朋友”的开放包容,面对外部世界,早已没了“闭关锁国”,国人的脊梁也挺得更直了。

从古老丝绸之路的悠悠驼铃,到如今“一带一路”倡议下繁忙的中欧班列,中国声音跨越时空,诉说着合作共赢的美好愿景。

在东南亚,中老铁路的开通,让老挝从 “陆锁国” 变为 “陆联国”,为当地人民带来了便捷出行与发展机遇,这是中国声音在区域合作中的生动回响。

在中东欧,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飞架南北,见证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基建领域携手共进的坚实步伐,彰显中国声音中对全球互联互通的不懈追求。

近年来,中国在5G通信、高速铁路、量子计算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嫦娥”奔月,从美丽的神话传说,演变成了中国对月球探索的新纪元;“天问一号” 开启火星探测之旅,祝融号火星车漫步火星表面。中国不止在地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深空也不断张开自己的羽翼。

在世界的舞台,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中国正以独特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03

只有站起来,才能走得更远。

回到“春节申遗成功”这件事,屠苏酒暖,馥郁世界,中华年俗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精华,意味着在文化输出方面,我们又走出了新的一步。

再聊聊网络浪潮和不断涌现的传统文化热度。

李子柒作为Youtube上粉丝最多的中国博主,从美食到文化领域,蜀绣、蓝染等精美视频的展现,成了独一档的文化输出力。断更三年,归来引起震动,这是以个人力量,撬动文化洪流的典型。

再者,河南卫视从出圈到炸圈,《唐宫夜宴》、《端午奇妙游》、《洛神水赋》一路开挂,在后娱乐时代,频频引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烈讨论。不得不夸一句“搞文艺,河南卫视是专业的!”

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感知国潮兴起、汉服文化流行,襦裙、马面裙、云肩褙子、仙鹤、花纹、刺绣等传统元素,跨越千年再相遇。

坚定文化之根,方能叶茂。传递中国声音,希望再度声震八方!

0 阅读:13
愚公不移山

愚公不移山

认真生活,随意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