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百合妈妈
许多父母在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时候,本能的反应首先是不满,进而就是想要压制。他们认为,攻击性会阻碍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变得脾气暴躁、很难相处,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无法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攻击性从孩子的身上消失。
然而,压制的后果往往适得其反,只会让孩子走向两种极端,一种是从此变得唯唯诺诺、委曲求全、毫无个性、精神抑郁,另一种是被压制的攻击性在不断累积后,以更具杀伤力与破坏性的爆发呈现,这两种情况都会对孩子造成很深的、久远的,甚至是不易被察觉的伤害,也可能会对周围人造成一定的伤害。
(一)、攻击性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人的生理和心理本能,不应该被盲目压制。从生理方面来讲,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可能有着一定的神经基础,人的动物性决定了人天生就有攻击性,对动物的研究也表明,人类大脑最古老、最原始的下丘脑与暴力和攻击有关。
从心理学上来讲,攻击性是一种心理倾向。对于心理健康的人而言,释放攻击性是一种宣泄手段;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释放攻击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抑感。相反,压抑攻击性则属于一种不健康的行为表现。关于人格与健康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容易愤怒的人患上心脏病的风险更高,长期压抑自己情绪,常常陷入悲伤、抑郁心境的人,有更高的患癌风险。
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性可表现为争论、竞技、冒险等,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表现,攻击性作为一种心理能量,都必须得到表现,否则就会导致产生精神疾病。
(二)、攻击性的作用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01、攻击性蕴含着创造力,没有攻击便没有创造。
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我们缺乏攻击性,生活就会过得千篇一律、毫无色彩,正是因为我们对生活保有追求,对现状充斥着不满,或者说我们有着想要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过更高品质生活的愿望,才会一步步走出舒适区,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
而这种改变就是攻击性的呈现,我们通过攻击来突破自我,不断颠覆过往,呈现一个新我,去拓展更大的人生舞台。
那些事业很成功的人,身上都带着顽固的攻击性,他们总是敢于尝试未知,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寻求无限可能,对生活充满了激情与信仰,让自己生命的宽度与广度得到了更大的延展。
孩子身上出现攻击性,也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抗,他们尝试改变,在与生活中的规则和违反规则的后果的冲突中,学习如何做出好的决定、如何管理他们的冲动,在一次又一次的攻击与冲突中,他们不断探索生命这一高深莫测的课题,进而得到了真正的成长与蜕变。
如果一个孩子的攻击性被压制了,就无法找寻生命的真理,未来也不会有更为广阔的人生天地。
02、攻击性可以让孩子更勇敢地做自己,过无比洒脱闪耀的人生。
35岁的小花是一个从小就被教育得没有任何攻击性的人,是所有人眼中的“乖乖女”,她的特长就是让周围的人都说她“好”、都喜欢她,许多时候,她会为了迎合别人,而放弃自己应得的利益。
小花对我说,如果她没有接触心理学,或许一生都不会明白,自己的这种生存模式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这太不容易被觉察了,毕竟所有人都说她“对”。哪怕在她的个人利益被严重侵害的时候,她都不会认为这有什么错。
她会非常坚定地想,自己是一个善良的、有修养的、有好人缘的人,只是对方素质太低、太狭隘与自私罢了,不值得她去和对方一般见识。
然而,她的内心其实是充斥着矛盾与痛苦的,她也会深深感觉到好像哪里不对,但就是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或者只是简单地归咎于自己天性的懦弱。
她以为这是自己的天性,却不知道是自己的天性被无形、无情地压制了。
但是,当她接触了心理学知识后,才明白是因为自己丧失了攻击性,她没有勇气去表达、去争取,她太害怕自己在展现出攻击性后,会面临无法掌控的结果,比如,得罪上司和同事,失去好名声,失去好朋友等等。
事实上,任何一段关系如果剥离了攻击性,也就剥离了人性,会使得关系变得干瘪,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没有那么脆弱,敢于争取、直接表达才是真正好的沟通,这并不会伤感情。退一步讲,即使被对方拒绝,或者引发对方的不满,也不必太过恐惧,只需要正确面对、妥善处理即可。
那些真正有魅力、受欢迎的人,也不是唯唯诺诺、委曲求全的人,而恰恰是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拥有鲜明个性的人。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不要盲目压制孩子的攻击性,如果孩子丧失了攻击性,可能一生都会生活得很压抑,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
03、攻击性有助于孩子学会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影片《当怪物来敲门》的主角是一个叫康纳的12岁小男孩,由于他的父母离异,他跟随母亲生活,而他的母亲又因为得了癌症而剃光了头发,所以,他常常遭到同学的嘲笑与欺负,内心充满了忧郁。
但是在树人的帮助下,康纳终于释放出了他的攻击性,从一开始被同学欺负后只敢踢路上的小石子出气,到后来摧毁了外婆家客厅的古钟和家具,再到狠狠地回击了同学,康纳找到了蕴藏在自己体内的力量,最后,所有的同学都对他刮目相看。
这期间,康纳以为自己会受到惩罚,但是,他很幸运,遇到的是两个能够包容他攻击性的人,一个是外婆,一个是校长。外婆在看到客厅的一片狼藉之后,没有责备康奈,而是压抑着极度的痛苦转身离开了,尽管康纳毁掉的东西中包含着她的心爱之物。
校长在康纳把同学打到住进医院后,也没有依校纪开除他,而是理智且冷静地给了他一个机会。
康纳问他们同一个问题:
“你不惩罚我吗?”
得到的回答都是摇头,正因为此,康纳心怀内疚,认识到了自己因为冲动而犯下的错误。
康纳的父亲也非常睿智,他适时出现帮康纳收拾残局,和他一起清理砸坏的家具,帮助他对他的攻击性造成的破坏进行了修复。父亲的这一行为让康纳从内疚中学会了检视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学会了探寻正确的生存方式,以更加理性与阳光的心态,重新去坦然面对生活,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三)、如何让攻击性为孩子的成长助力。A、有分寸的攻击。
愤怒、发脾气等攻击性过强的方式虽然可以释放自身的情绪,但往往会破坏彼此之间的感情,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当有人侵犯到我们的心理界线时,要做到有分寸的攻击。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勇敢地去争取自己的既得利益,可以尝试与对方心平气和地沟通,勇敢说出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合理的释放自己的攻击性。
这样做一方面能让对方更好的理解我们的感受,尊重我们的意见,另一方面也能让对方明白,我们不是可以被随意践踏与侵犯的,从而为自己赢得尊重与体面。
有心理专家说过,“当攻击性被彼此看见,就会转化为积极的生命力,增加关系的韧性。”
B、有技巧的攻击。
表达攻击性的方式并不一定是正面交锋,还要学会运用让彼此都舒服的技巧。
我们设想这样一个情景,一位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一个孩子学习成绩差,这个孩子觉得很没面子,对老师非常不满,想要顶撞老师。这样做的后果可能会激化师生矛盾,还有可能被要求请家长,让事态进一步恶化。
如果孩子能够学会换一种思维对待这件事,那么,就可以有技巧地展现攻击性。比如,可以通过默默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成绩,让老师刮目相看,这其实也是一种攻击,并且是有智慧的攻击,这种结果于老师和孩子都是有益的。这样做潜台词可能就会非常积极,“你说我不行,我就行给你看!”
C、向内释放攻击性的几个小方法。
心理咨询专家贝勒曾说过:“当一个人产生了负面情绪,却没有将其向外释放的话,这种负面能量就会转过来攻击自己,没有第三个途径。”
有些攻击性也许不能直面某些外在的人,那么,为了避免对自己造成伤害,就要教给孩子一些向内释放攻击性的方法,比如,运动,找可靠的人倾诉,写日记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宣泄攻击性的方式。
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释放攻击性、活出攻击性,学会恰当地施展攻击性,才能保护好自己,获得内在的舒畅平和,更好地与自己以及这个世界和谐相处。
这里,我想把影片《当怪物来敲门》中康纳的母亲在临终前对康纳说的一段话分享给大家:
“如果有一天,当你回想起今天,后悔自己因为太生气,而不愿意和我说话时,你要记住,这没关系的,真的没关系,我都理解!你想对我说的一切,我都明白,你不用说我都知道!”
“如果你想摧毁什么东西,那就去摧毁,彻底地摧毁它们,我就在这儿,康纳!”
康纳的母亲不仅允许他释放攻击性,而且不让他对自己的攻击性有丝毫的负罪感,她的做法可以让康纳在往后的漫漫人生中,不必背负沉重的包袱生活,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愿身为父母的我们都能拥有一颗智慧包容的心,让孩子借由攻击性活出无比灿烂的人生!
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你攻击我,而我带着爱容纳了你的攻击,还深深地理解了你的不安,你的黑色生命力被我看见,被我允许,并经由我爱的目光的看见,转化成了白色生命力。
——心理学家罗杰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