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号巡洋舰在发生事故时的照片已经公之于众,从照片中不难看出,舰体左舷因火灾引发P-1000反舰导弹殉爆、并破坏了部分舰体结构,导致舱室进水并发生舰体倾斜。
值得一提的是,火灾发生部位很接近左舷两座AK-630近防武器系统的安装位置,如果此次事故确由反舰导弹命中造成,毫无疑问该舰的近防武器系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对于一艘具备完善防空系统的巡洋舰来说这个情况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当然了,如果事故原因不是来自外部的反舰导弹袭击、而是自身安全管理出了问题,那更说不过去。
无论“莫斯科”号起火沉没的原因究竟是遭反舰导弹击沉还是自身发生事故,毫无疑问的一点是,俄罗斯海军已经承受不起如此严重的损失了。如果说3月24日乌克兰发射“圆点”弹道导弹击沉俄海军1171型登陆舰(疑似为“奥尔斯克”号)姑且算是正常战损、顶多让本来就聊胜于无的俄罗斯海军两栖作战能力降低一点,“莫斯科”号的沉没则是实打实的主力舰损失、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主力舰损失。
目前俄罗斯海军总计只有三艘“光荣”级巡洋舰在役,损失其中任何一艘都意味着担任舰队旗舰的指挥舰、以及舰队中主力防空和反水面目标平台在一定时期内的空缺,不但“面子”难看“里子”更是亏空严重。然而,以“莫斯科”号沉没前的状态来看,俄罗斯海军目前面临的问题,远不止损失了一艘关键性水面作战舰船那么简单。
“莫斯科”号在沉没前舰上总计有485名舰员,而数量如此之多的人员竟然没能对该舰进行有效损管、第一时间就弃舰逃生,即便有上级指令这个客观因素也绝对说不过去。俄罗斯方面没有透露“莫斯科”号沉没前该舰的损管情况,但从起火后不久即宣布弃舰这一点来看,“莫斯科”号当时或者是舰体已经遭到严重损毁、没有继续抢救的必要,或者是舰员面对火灾时处置不力、甚至根本束手无策。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只能说“莫斯科”号的情况早已岌岌可危——前者意味着“莫斯科”号舰况长期欠佳、一遇明火就迅速扩大了受损范围,后者标志着“莫斯科”号的舰员根本没受过完善的损管训练、在处置火灾时能力严重不足甚至束手无策。
另一方面,“莫斯科”号的舰员数量也能反映出俄罗斯海军的老态龙钟。“光荣”级在吨位上与“世宗大王”级驱逐舰接近,后者的舰员数量仅为约300人,由此可见“光荣”级的自动化水平在当前已经落伍到了什么程度。作为一艘设计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1976年起建造、1979年服役的战舰,“莫斯科”号虽然具有十分充沛的火力,特别是其防空系统配置齐全、反舰能力至今仍然在各国同级别水面战舰中十分可观,但其雷达和指挥系统早已极度老化。
近些年来,俄罗斯海军虽然对部分技术落后的主力舰进行了技术升级,但“光荣”级却总也排不上号——3万多吨的“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核动力巡洋舰已经完成了升级,8000多吨的“无畏”级和“无畏”Ⅱ级也在分批次进行改装,唯独三艘“光荣”级既没有进行升级改装也不进行延寿维护,在缺乏大型舰船的情况下还如此浪费资产的做法实属反常,而其原因也不难明白:缺钱。
事实上,由于俄罗斯在军事预算方面长期面临着以极低投入强行维持一支规模和技术水平能够对西方国家产生一定威胁的武装力量的局面,其在军兵种之间的分配注定不会平衡。俄罗斯需要维持核威慑能力,其军事预算必然要向战略火箭军倾斜;其次是必须维持一定规模的陆军和空天军,以对与其陆路接壤的北约集团形成平衡和对抗能力。
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海军能分得的预算不说是捉襟见肘,至少也是低位运行。而这部分少得可怜的资金,其中的大头还要用来维持水下战略核力量的维护和更新,因此装备预算中能用于水面作战舰船的部分基本就是一个卢布一个卢布地死扣。这种条件之下,数量上不如驱逐舰多、作战能力又算不上舰队核心的“光荣”级成了维持舰队规模的摆设,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按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公布的数据,2021年俄罗斯的军费开支为617亿美元,而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舍夫佐娃则声称2021年俄罗斯的军费开支大致为450亿美元,其他统计渠道甚至认为只有410到420亿美元。
即便将四大军种和独立兵种均摊军费开支,俄罗斯海军2021年能获得的经费也只有不到100亿美元,若以4:3:3的比例计算人员开支、设备设施维护保障费用和装备采购费用,俄罗斯海军能用于新装备采购的经费只有约30亿美元,而事实情况比起这个已经十分难看的数额只少不多,可见已经老态龙钟的“莫斯科”号仍然勉强服役实属迫不得已。从俄罗斯海军即便预算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更新小型舰船来看,其对于水面作战力量的升级愿望十分迫切,如果有能力对大型舰船进行替换,估计新一代驱逐舰早就该服役了。
很显然,如果俄罗斯仍然希望将其海上力量恢复到有一定综合作战能力的区域性海军的水平,就必须加大预算投入,否则以目前一年的装备预算都不够建造两艘驱逐舰的水平什么都只能免谈。
但除了资金问题,还有个当务之急是理清装备发展思路。当前俄罗斯海军的发展思路属于典型的“空潜快”,即尽量维持基本的海上航空作战力量、以核潜艇为建设核心、重点发展轻型护卫舰等较为灵活的中小型水面舰船,这种发展方式很符合资金短缺情况下的发展实际,能以较小的投入确保维持较为全面的海军作战能力。
事实也证明,这种投入模式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叙利亚冲突期间,俄罗斯海军的“猎豹”级护卫舰、“暴徒”M级轻型护卫舰、“基洛”级潜艇发射的“口径”巡航导弹成功打击了预定目标,证明了轻型舰船和潜艇确实具有不错的攻击能力。
然而,这些舰船在执行作战任务时都是在俄罗斯近海,到远海执行攻击更远距离目标的任务能力仍然低下。同一时期俄罗斯海军航母的唯一一根独苗“库兹涅佐夫苏联海军元帅”号却表现拉胯,不但舰载机出勤率低,甚至还出现了因着舰拦阻索断裂导致舰载机坠毁的事故,事实证明依靠航空力量维持海军远程作战能力行不通。
因此,适合远海作战的大型水面战舰,对于俄罗斯海军来说终究是个绕不过去的槛。而在这一问题上,俄罗斯海军也早有准备。目前,俄罗斯正计划在22350型护卫舰基础上研制排水量超过7000吨的22350M型护卫舰。
该舰将具有通用垂直发射系统、能携带近百枚中远程防空导弹、超音速反舰导弹和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并配备一体化桅杆、提升雷达性能,因此不仅是22350型护卫舰的计划延续,而且很适合作为接替“光荣”级巡洋舰、“现代”级驱逐舰和“无畏”级驱逐舰的下一代主力舰。
2021年9月24日,俄罗斯北方机械制造生产联合造船公司副首席执行官弗拉基米尔·科罗廖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2350M型护卫舰将于2023年完成设计、2024年开工建造。22350M设计合理、性能良好、技术上对于俄罗斯船舶工业也没有明显的难度,因此很适合作为俄罗斯海军下一代大型水面战舰。
然而,不得不说,以俄罗斯海军主力舰的老化程度和退役速度、以及俄罗斯军用船舶工业极其拖沓的工程进度来看,实现这一目标非常困难、很有可能出现22350M型首舰建造完成之前俄罗斯海军现役巡洋舰、驱逐舰退役所剩无几的情况,换句话说俄罗斯海军在2030年面前很可能必然会面对大型舰船无舰可用的窘境。
应该说,“莫斯科”号即便是如乌克兰方面声称被“海王星”导弹击沉,也很难说对俄乌冲突的总体走向有什么影响——“莫斯科”号上没有类似“口径”巡航导弹的远程对地攻击武器,从该舰的部署位置来看也很难说能用AK-130舰炮执行火力支援任务,顶多只能用舰载雷达提供一些对空预警、以及发射舰空导弹进行有限的防空拦截。
然而,对于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特别是俄罗斯海军的长期发展建设,“莫斯科”号的沉没造成的影响无疑是十分深远的,该舰的损失不仅让俄罗斯海军失去了为数不多的大型舰船,更揭露了俄罗斯海军从物质投入水平、人员素质到管理水平的全方位衰退。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莫斯科”号的沉没算是让俄罗斯海军客观上摆脱了一个沉重的物质包袱、避免了在这样一艘只能象征性维持服役的老舰上继续投入预算,也算是祸兮福之所倚。只不过,俄罗斯海军能不能把省下来的钱用在急需的地方实在难说,而且即便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足够充分,以大型水面战舰的建造速度来说也不可能迅速扭转局面。曾经被俄罗斯引以为傲的水面舰队,注定将迎来一个难以逆转的低迷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