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粟裕为何没授元帅:1955年之前的职务安排,是前提原因

兵说深耕战争史 2024-08-06 10:18:38

作者:相忘于江湖

声明:兵说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洗稿搬运必究

十大元帅十大将,是许多军迷心中的偶像。

元帅和大将的名额之争,也是一个热度不减的话题。

很多人念念不忘十大将之首的“战神”粟裕,在解放战争中立下不世之功,可是距离元帅始终存在距离。而“吕端大事不糊涂”的低调叶帅,则跻身十大大元帅之列。

关于粟裕评元帅的坊间争论,表面上是对我军“论功行赏”排座次规则的理解不全,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不理解元帅和大将之间的重大差距。

下面我们略作分析,为什么被誉为“战神”的粟裕没有授元帅?

【1955年授衔现场,前排左起:粟裕、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王树声】

一、历史定位:大将和元帅的差距

在古代军队序列中,什么是帅,什么是将?

帅是三军之主将,《易‧师卦》有:“长子帅师,以中行也。”

用一句最直观的说法,能领兵者谓之将,能将将者则谓之帅。换言之,“将”和“帅”的定位、职责和能力要求大有不同,这也决定了两者权力、责任和义务的不同。

从1952年元帅和大将的评选标准来看,也有明显差别。

第一点,都是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但元帅的要求更高,须是“主要负责人”。

第二点,土地革命战争,开国元帅都是总部的首长,或者是主力军团(一、二、三、六)军政一把手;而开国大将则是总部副职、主力军团副职、参谋长(如粟裕)。

第三点,抗日战争时期,开国元帅都是总部正职,或八路军的主力师首长、新四军的军首长;开国大将,一般是总部的副职,或八路军的旅长、新四军的师长(如粟裕)。

第四点,解放战争时期,开国元帅都是总部正职,或各大解放区(五大野战军)的一把手;开国大将,则依然是总部的副职,或各大野战军的副职(如粟裕)。

朱老总自不用说,彭总、林总和刘帅不光是解放战争,在我军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地位突出,军功赫赫。从战争年代的任职情况来看,粟裕距这几位开国元帅存在距离。

【淮海战役总前委】

二、资历之争:粟裕和叶帅的差距

我们以“将首”粟裕和“帅尾”叶帅为例,分析一下将帅的资历标准。

大授衔之前,叶帅主动声明,自己最多摆在大将的位置。但是,以彭德怀、罗荣桓为首的军衔评定小组没有同意。这主要是因为,叶帅在我军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资历实在太深了。

黄埔军校创立时,叶帅是最有名的教官之一,当时粟裕还在省立二师附小读书;

北伐时期,叶帅在蒋校长的嫡系第一军,先后担任团长、副师长和师长;而此时的粟裕还没有出道。南昌起义,叶帅是第4军参谋长,而粟裕是起义军总指挥部的警卫班班长。

我军的三大起义,叶帅参加了南昌、广州两个。

红军时期,云南讲武堂出身的叶帅担任过红军总参谋长(早于大名鼎鼎的刘伯承);而同一时期的粟裕,最高职务是红七(十)军团的参谋长,差距蛮大。

抗战时期,叶帅是八路军参谋长,彭总的得力助手,抗日名将左权是叶帅的副手;而同一时期,粟裕的最高职务是新四军1师师长。七大时,叶帅是委员,粟裕是候补。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叶帅任总部参谋长,协助主席指挥全国战局,后期担任中南军区副司令员;而粟裕是华野(三野)的二把手。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粟裕的军事指挥成就更加显赫。

但是,综合战争年代的各个历史阶段,粟裕距叶帅是存在差距的。

三、军功之争:粟裕和陈帅、罗帅和聂帅的差距

或许有人会说,评军衔应该主要比战功。

实际上,1955年大授衔,主要还是论军功,资历其实是次要的。

最典型的例子是,开国大将独一档的张云逸,他是辛亥元老,百色起义和红7军创始人,红军副总参谋长,新四军副军长、代军长,山东军区司令员,资历远远超过后起之秀粟裕。

但1955年授衔时,张云逸在大将中排名第七,排在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之后,排在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之前。一方面,是因为张云逸在1952年之后,因体弱多病,相继辞去领导职务,另一方面和军功也有关系。

我军的独特优势是政治工作,陈帅、罗帅、聂帅授以元帅(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位元帅有较长时期是军政一把手,并非纯粹的政工干部,这里只是相对而言)。

粟裕是大将之首,而陈帅是元帅第六,罗帅是元帅第七,聂帅则是元帅第九。这三位政工元帅的前头是“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老总,中间还有一个病休的徐帅。

陈帅是井冈山“三巨头”之一,南方八省红军三年游击战的唯一代表;罗帅的资历较浅,但他是主席在三湾改编中的爱将,抗战时期整合山东根据地,解放战争与林总搭档;聂帅是“红一”的老人,模范晋察冀的创始人,华北军区的一把手。

粟裕打仗屡有神来之笔,但陈帅、罗帅和聂帅都是独当一面领导建设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人物,里里外外一把手的全面性,是粟裕不能比的。

【粟裕、朱老总和陈毅】

四、同为战神:粟裕和林总的差距

在十大元帅中,资历最浅的是排名第三的林总。

南昌起义时,粟裕是警卫班长,林总也不过是连长。但是,林总深谙毛遂自荐“锥子只有处于囊中才能锋芒毕露”的道理,关键时刻主动表现,职业生涯的运气好到爆棚。

林总和粟裕的差距,不能仅仅归结为运气。

虽然都是偏于内向的性格,粟裕更加低调,而林总时有惊人之举。所以,在主席和朱老总面前,林总的职业生涯和粟裕相比,从一开始就比粟裕处于更主动的上升通道中。

林总是红军时期第一主力军团的军团长,抗战时期第一主力师的师长,解放时期第一王牌野战军的一把手,这是粟裕不能比的。

延安七大,林总在44委员中排名高举第六,十大元帅仅次于朱老总,远高于彭总、刘帅、陈帅等人都其余八人;而粟裕没有到延安,但当选33候补之一,排名中下。

粟裕和林总在主席心目中的位置,还是有区别的。

对于粟裕的才华,主席是在解放战争以后才逐渐加深认识。苏中七战七捷,粟裕一战成名并进入主席的视野;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奠定了华野军事一号的地位,而3个纵队暂不过江和淮海战役的提议,让粟裕封神。

林总则不同,从井冈山以来,一直是主席精心雕琢的璞玉。

【粟裕、林总和萧向荣】

五、任职地位:元帅和大将的分水岭

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的定位确立,是在大授衔之前。

全国解放以后、大授衔之前,后来的十大元帅陆续成为军委副、国防委的副座。朱老总和彭老总建国前就是副主席,建国后林总率先入选,然后刘、贺、陈、罗、徐、聂和叶等七人陆续担任军委副,这也是元帅的“预定职位”。

大将和元帅都属于领导人,但行政级别相差一级:大将通常是行政四级(张云逸三级,许光达五级),享受副总理待遇;元帅是行政三级,享受局委员待遇。

套用行政的24级工资,一级594元(主席),二级536元(总理、朱老总),三级478元(十大元帅,张云逸),四级425元(八大将),行政五级382元(许光达,上将),

不要以为大将和元帅只相差53元工资,二者区别很大。

从定位来看,粟裕主要是军队的领导,而十大元帅除了领导军队,在国家的其他重要领域也发挥关键作用。1955年之前的职务定位安排,也成为“战神”粟裕没有拜帅的前提。

【洪学智、萧华、粟裕和陈赓】

参考资料:

1、《大授衔》,关河五十州著,现代出版社;

2、《十大元帅》,陈冠任编著,中共党史出版社;

3、《眼底吴钩——说不尽的粟裕》,张雄文著,东方出版社。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

0 阅读:7

兵说深耕战争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