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7年,中国芯片出口暴增120%!美国卡脖子为何反成神助攻

猫眼儿观世事 2025-02-21 02:48:16

美国围追堵截了中国半导体产业7年后,2024年中国的半导体出口额达到了11351亿元,出口规模已经超过了传统出口强项服装,纺织品和手机,出现这种越制裁越发展的现象,对美国政府来说显得非常讽刺。

这事儿还要从12年前说起,2013年,中国的集成电路进口额首次超过了2000亿美元,因为这个时候,中国进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开始普及,中国各个手机厂商对芯片的需求激增,国内需求旺盛。

当各大企业按部就班发展的时候,2018年,美国单点爆破,对中兴和华为实施技术封锁和出口管制,中美贸易战也在这一年打响。话说回来,当年也就华为因为有备胎计划,还能抗一抗,美国的贸易战的的确确给中国的半导体行业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之前一直以为全球化,各个国家进行产业分工,但川普上台后,偏偏不按套路出牌,搞了个美国优先,在随后的几年中,中美之间关于半导体的制裁与反制裁的新闻越来越多,并且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芯片法案。

也正是因为美国的制裁,中国才意识到,在半导体上不能只依赖进口,2019家,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成立,并且大量集成电路企业井喷式注册成立,19年新增0.91万家,20年新增2.37万家,21年更是高达4.79万家,最近这三年每年也平均在4万家,可以说是覆盖了半导体的全产业链,从源头的设计和软件,到制造的光刻机和工艺,再到末端的封装测试,各种材料设备都逐步实现国产化。

虽然造不出最先进的芯片,但不用求人,中低端的芯片自给自足还是没问题的,特别是在28NM成熟制程上,这就是中国的天下,世界上有句话说的好,不管什么商品一旦被中国人掌握了生产技术,那必将会被打到白菜价,芯片也不例外。

美国的商务部长雷蒙多一手推动了整个对中国的半导体制裁,甚至多次在公开场合说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中国,加大芯片出口管制,但在其卸任,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的时候却说,美国在芯片竞争中试图阻止中国是愚蠢的,是徒劳无益和白费力气的事情,因为数据不会骗人,2018年,美国开始制裁的时候,中国芯片出口是5000亿左右,制裁了7年后,出口额涨到1.1万亿,这是对美国打压中国半导体政策最有力的讽刺。

不过从去年开始,美国似乎回过味了,过去限制中国半导体整个产业链,太过宽泛了,于是就开始集中火力开始限制人工智能了,美国过去的思路是,在芯片的前沿领域对华层层制裁,锁住中国芯片的发展空间,进而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

但是,这样的逻辑有一个前提就是,全球市场对高端芯片是一直有巨大需求的,大家都知道,高通博通的高端芯片其实最大的用途就是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上,因为手机电脑要做到轻薄,功能还需要不断的迭代增加,所以就对更小的芯片有了需求,这也是台积电生产2nm3nm芯片的动力。

根据美国半导体协会的统计数据,手机等通讯设备的市场降低了1.8%,个人电脑降低了7.1%,也就是说对芯片的需求是在减少的,过去的十年间,手机和个人电脑推动了全球半导体的发展,也使得制程为王的半导体发展逻辑得到印证,但现在的问题是摩尔定律即将失效,你再往下探,难道还要做到1nm,0.5nm吗,所以如果死守制程,迟早会被中国赶上的,你看现在华为已经把最先进的制程推到7nm了,所以美国也很清楚,在制程这条路上,中国迟早会跟上来的,只是时间上的早与晚的问题,于是就把制裁的精力放在人工智能上。

与手机和电脑相反的,汽车对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进入到电动汽车时代,2024年车用芯片需求增长了15%,一般来说一台智能手机大约需要100颗芯片左右,一台燃油车需要600-700颗,而一台电动车则需要1600颗芯片,中国的电动车是个什么样的规模,就不用我多说了,此消彼长之下,车用芯片需求提高,手机电脑芯片需求下降,手机电脑需要的芯片尽量做的小,但车用芯片有那么大的空间,就不一定非要做的很小,相反的车用芯片对可靠性要求更高,所以用成熟的制程要比先进的制程会更好,而中国恰好现在的优势就是28nm的成熟制程,所以中国的这次半导体崛起,其实也是刚好赶上燃油车向电动车升级的这个机会,用成熟制程赚钱,来研发更尖端的制造技术。

所以中国的半导体崛起,是与美国制裁的倒逼和市场需求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承认在半导体上围堵中国失败,现在在人工智能方面,中国又出了个deepseek,这让美国政府破大防了,哪哪儿都想堵,可哪哪儿都堵不住,美国有这个想办法四处围堵的时间,不妨想想如何让本国的技术变得更优秀来的实在,你说是吧,都看完了就顺便点个赞呗,感谢关注猫眼儿的频道,咱们下期再见。

0 阅读:1
猫眼儿观世事

猫眼儿观世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