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我国在飞行员中选拔首批航天员,包括邓清明在内共14人入选。如今已经过去了23年,这14人中要么已经完成了飞天任务,要么已经停航。然而有一个人虽然已经55岁,但是仍在坚持,他就是邓清明。
20多年的时光,他坚持追逐一个梦想
在邓清明成为14名首批航天员那天,他庄严宣誓:“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祖国的载人航天奋斗终生。”
为了这句誓言,为了他的梦想,这一等就是23年。
多次与飞天擦肩而过
2010年,邓清明入选强化训练队,成为神舟九号飞船的备份航天员。
备份航天员,就是一旦主力航天员出现问题不能继续参加任务时,备份航天员就要顶上。因此,备份航天员与主力航天员的训练科目、训练时间、训练内容、训练强度及考核标准都是一样的。他们都要具备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通过8个大类、上百个项目的严格考核。
不过最后邓清明还是遗憾落选。虽然没有能够飞天,但是邓清明在地面上把航天员的所有程序都走了一遍,他说:“作为备份的任务,不是从基地回来了,任务就结束了。我的战友安全回来了,这才是做备份的结束。”
“神舟九号”之后,邓清明再次向“神舟十号”发起冲击。然而最后,邓清明因为细小的分差再次与梦想擦肩而过,“就这样一个很小的差距,让你失之交臂,让你止步发射塔前。”
那一年邓清明已经47岁,能不能够坚持到坚持到“神州11号”,他心里也不清楚,但他明白是的,那是他的梦想,他只需要坚持去做就好了。
飞天之路艰难,但从未放弃
2013年体检,邓清明查出身体里有一个非常细小的结石。普通人可能对这种事情并不在意,甚至不用治疗。但是邓清明不行,他是航天员,身体不能出现一丁点的毛病。为此,邓清明接受了手术治疗,前前后后几个月的时间,才算是把身体调整过来。
2014年,航天员大队有五名航天员因为年龄原因停航,邓清明看着以前的队友相继离去,内心也是感慨万千。虽然年龄增长,但是邓清明从未想过放弃,每一次任务过后,他都积极调整心态,去迎接新的挑战。
宁可备而无用,决不用而无备
2016年,神舟十一号发射在即。这是邓清明距离飞天梦想最近的一次。在过去三年的备战中,他和另一位航天员陈东完美的完成了训练,接受了各种各样的考验。
神舟十一号发射前一天,总指挥部宣布由景海鹏、陈冬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坐在台下的邓清明愣了一下,全大厅的目光都看向邓清明。人们明白邓清明为了飞天梦想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忍受了多大的痛苦,整个大厅非常安静,许多人在场留下了泪水。无论怎样,他再次与梦想擦肩而过。
如今,已经55岁的邓清明依旧在坚持训练,时刻准备着。虽然他也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身体机能在下降,可能距离飞天梦想越来越远,但是他仍然坚持着:“任务的成功即是我的成功,我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也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
像邓清明这样的备份在航天大队里还有很多,他们从韶光年华到鬓发染霜数十年默默坚守的故事,想必难为天下人知晓。但他们无怨无悔,始终保持“枕戈待旦”之状。作为个人,他们也想有一天被祖国征召,实现飞天愿望;作为团队中的一员,他们更懂得众志成城、心系一梦的意义。
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新突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拥有不少无名英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核质,植入了这支特别战队的铠甲里,引领着他们和岁月作战,和时间博弈,和初心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