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战”打响!慕尼黑会场暗流涌动,柬埔寨首相突然访菲

万象洞察 2025-02-22 10:52:43

据环球网报道,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中菲代表围绕南海问题激烈交锋,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一、慕尼黑会场暗流涌动:中菲交锋剑指南海法理争议

2月15日,慕尼黑安全会议一场聚焦印太海上局势的小组讨论中,菲律宾外交部长马纳罗高调宣称“菲律宾遵守国际法”,指责某些国家未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暗讽中国。然而,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傅莹当场驳斥菲方对仁爱礁、仙宾礁的非法侵占行为,并指出菲方违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会场外,《南华早报》记录下戏剧性一幕——马纳罗迟到入场,面对中国学者吴士存的质问(1898年《巴黎条约》已划定菲海域边界外延),避而不答转而转移话题。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多,菲律宾在南海挑衅动作频发: 其单方面撕毁与中国达成的多项共识,多次非法登礁,甚至立法试图将非法占领的南沙岛礁“合法化”。对此,中国南海研究院专家丁铎直斥菲方“混淆仲裁裁决与公约精神”,实质是将法律争议包装成安全威胁,企图拉拢域外势力介入。

菲律宾外交部长马纳罗(资料图)

二、柬埔寨突访菲律宾:8项协议背后藏着什么?

就在中菲在慕尼黑隔空对峙之际,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于2月10日至11日对菲展开为期两天的密集访问,双方签署涵盖税收、投资、农业等8项合作文件。柬新社披露,洪玛奈在菲商业论坛上高调推介本国投资优势,宣称2024年柬埔寨已吸引近70亿美元外资项目,同比激增四成,并承诺为外企提供“便利支持”。

此举引发国际舆论争议: 自马科斯政府上台以来,菲律宾持续在南海挑衅中国,导致东盟内部外交孤立。除越南外,其他国家均谨慎避嫌。而柬埔寨此时高调与菲深化合作,被解读为“平衡外交策略”。更有分析指出,洪玛奈试图通过拉近菲美关系对冲中国影响力,但其言行已触碰中柬关系敏感线。

三、洪玛奈的“平衡术”:中柬运河疑云与外交表态的矛盾

洪玛奈的对华政策呈现明显两面性:一方面延续前任洪森的对华友好路线,推动中柬铁路、金港高速公路等旗舰项目;另一方面却频繁与美国互动,甚至借南海局势为菲站台。更耐人寻味的是,当路透社炒作“中柬运河停工”“中柬关系破裂”时,中国大使馆罕见措辞强硬,暗批其“关键时刻拎不清谁是可靠朋友”。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资料图)

柬埔寨的摇摆策略暴露风险: 泰国在中老泰铁路项目上的果断选择,对比柬埔寨在运河项目上的犹豫不决,凸显其战略自主性的脆弱性。专家指出,若洪玛奈过度倾向菲美阵营,不仅可能失去中国在基建、贸易领域的支持,还可能因外交失衡引发国内经济动荡。毕竟,柬埔寨2024年70亿美元外资中,中国市场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四、东南亚地缘棋局:小国如何在巨头夹缝中生存?

菲律宾的挑衅行为与柬埔寨的外交试探,折射出东南亚国家在中美竞争加剧背景下的普遍困境。一方面,美国通过军事合作、经济援助拉拢菲越等国,渲染“中国威胁论”;另一方面,中国凭借“一带一路”倡议深耕区域基建网络,构建经济纽带。

典型案例对比更具启示: 老挝、泰国选择明确站稳中国阵营,加速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建设;越南虽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存在分歧,但仍保持高层对话并推进双边贸易。反观菲律宾,其“赌美输华”的投机心态已引发东盟内部警惕。正如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在慕尼黑会议所言:“域外势力介入只会让局势更复杂,各国需优先维护《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效力。”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资料图)

五、结语:南海风浪再起,真相与谎言的较量仍在继续

慕尼黑会议的交锋与柬埔寨的外交转向,再次印证南海问题的复杂性。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而某些国家若执意将法理争议转化为安全对抗,终将付出代价——毕竟,南海的航道属于全世界,但和平稳定的钥匙始终握在地区国家手中。

0 阅读:85

评论列表

枫叶

枫叶

3
2025-02-22 21:25

一快消灭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