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法是钟王所传,却疑点重重,不是八法有错,是后人搞错了弩的位置

艺素简 2022-09-16 21:45:36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这是解晓东唱火了全球的《中国娃》。人人都知道写字要横平竖直,横平竖直也是我们书写时从小就被要求的规则。

可是,“永字八法”中,在竖钩这个笔画下标注“弩不得直,直则无力”!钩被标注了趯法,竖不就是弩法了吗?

颜真卿 麻姑仙坛记局部

对于弩法的解读,目前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主张竖画不能写直,要有一点弧度,绷着才有力。另一种主张写竖画要像开弓拉箭那样用力拉下来,我最初也赞同这种主张,写竖画确实需要中指勾住笔管向下拉。

主张不把竖写直,显然站不住脚。你去看看历代书法大家的楷书甚至行书作品,竖画不直的很少见。偶尔有那么一两个,难道不是他们书写不当形成的病笔吗?

秦弩

也有人拿“万岁枯藤”来为“竖不得直”背书,说腾条本就不直,这是从卫夫人就传下来的规矩。且不说卫夫人的小楷个个竖画都如立笋直柱,她的学生王羲之在《书论》就直接说过“竖牵如深林之乔木”。竖不可能以曲为美,“横平竖直”也不是一句诳语。

既然“弩不得直”不是把竖写不直,那是不是就是写竖画用力如同拉开弓弩呢?我们知道蔡邕《九势》中有一句“横鳞,竖勒之规”,这就说明写竖画和写横画在笔势上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方向,或者说只是手部动作稍微不同。横鳞是拇指推笔杆,同时手腕向左揭,正锋涩行。竖勒是中指勾笔杆,拇指顶住劲,正锋涩行。

深山乔木

横鳞竖勒是一种用笔方法,既然已经标注了横勒,竖勒就没有必要标注了!这个“弩”虽然貌似竖勒,但并不一定在说竖画!

弩这个字是个名词,是比弓大一点的、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东汉末年刘熙的《释名》中记载,“弩,怒也,有勢怒也。”古时弩、怒、努常混用。努字有一个含义是“突出、撅着”。

唐楷例字1

我们回头看看唐楷里各家的竖画,颜真卿《多宝塔》中行字的竖画左下角向左突出,欧阳询《虞恭公碑》中行字的竖画左下角也向左突出,褚遂良的《阴符经》中的行字的竖画左下角也是向左突出,钟绍京《灵飞经》中行字的竖画的左下角还是向左突出……

我们再来看一个“休”字,同是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中的两个休字,竖钩都不一样,一个是钩,一个就是左下角撅着的。还有颜真卿《东方朔画像赞》里的两个休字,也是一个用钩,一个左下角也是撅着的。很显然左下角突出、撅着,是一种竖画收笔时方法。

唐楷例字2

我们知道的竖画收笔有两种,一种是垂露,一种是悬针。这两种都跟左下角撅着的竖收笔方法不同,它们都在张怀瓘的《玉堂禁经·用笔法·垂针异势》中。

这些左下角撅着的部分,右侧都是努者劲的,这样这个拐弯才不会无力。如果直接拐过去踆笔出钩,这个拐弯处就如同折断的树枝,失了力了。

颜真卿墨迹

这努笔还出现在另一个笔势中,就是钩弩势。古时的钩跟现在的钩含义不同,那时钩是弯转的一种。钩弩势中横折的折角是圆角,要写出圆角,就要趯(yuè)锋左转,笔头努起,使所写线条绷住劲。

竖画最后努的时候,向左压笔,就是古籍中记载的向左偃笔。这时笔头受力向左突出,获得弹力,这也是一种努笔的力。

怀素草书

可见,努,不但说明了出钩前的努势,也代表了努笔。努笔不但在竖角用,也在其他转折时用,特别在草书中应用最多。它是一个古老的笔法,篆籀文字书写就已经普遍使用了。

1 阅读:2334
评论列表
  • 2022-10-19 12:34

    八法是归纳,如五笔也是大类。字有大小差别更有风格不同,不可一概而论。唐楷例字四个行,左下那个其实不行,换一个比较好。

  • 2022-09-22 12:08

    所谓的永字八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每个字的八法都不相同!

  • 2022-11-25 09:27

    永字八法是卫夫人所传

艺素简

简介:传统文化第一站,多角度认识书画,有根据地解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