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女人生孩子哪有不痛的?儿媳妇生气地说婆婆和妈就是不一样

凌晨三点的猫呀 2024-10-13 17:21:15

厨房里,周玲玲娴熟地切着菜,锅里的油已经烧热,发出“滋滋”的声响。蒸锅里的鱼已经闻到了阵阵香味,她用围裙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目光不时瞥向客厅。厨房的热气腾腾,而客厅的气氛却冷淡得让人窒息。

李晓雯坐在沙发上,手里握着一杯温水,双手却有些颤抖。她刚从医院回来,医生叮嘱她保持心情愉快,但内心的焦虑和紧张却无处安放。她轻轻抚摸着圆润的肚子,感觉到宝宝在肚子里轻轻地踢了一下,心中既有期待又有惶恐。

这时,门外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王建国推门而入。他一进门,就感觉到屋内的气氛有些异样。母亲在厨房忙碌,而妻子则安静地坐在沙发上,显得有些不自在。他脱下外套,轻声问道:“晓雯,今天医生怎么说?”

“医生说一切正常,随时都可能发动。”李晓雯语气平淡,视线没有离开手中的杯子。

“妈,今晚吃什么?”王建国试图打破沉闷的气氛,走进厨房,靠在门框上问道。

“做了你爱吃的红烧鱼,还有晓雯喜欢的西红柿炒蛋。”周玲玲头也不回地应道,继续忙碌着。

“你先陪着晓雯吧,别让她一个人待着。”王建国轻声对母亲说道。

“你去吧,我这儿没什么事。”周玲玲将菜放进锅里,发出一阵热气。她的脸在蒸汽中显得有些模糊,但那双眼睛却透露出一丝紧张。

王建国回到客厅,坐到李晓雯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别担心,一切都会顺利的。”

李晓雯点点头,勉强笑了笑:“我知道,可是心里还是有点慌。”

这时,周玲玲端着一盘菜走了出来,放在餐桌上。她瞥了儿媳一眼,见她脸色苍白,忍不住开口道:“女人生孩子哪有不痛的,都是这么过来的,别太紧张了。”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李晓雯内心的波澜。她抬起头,看着婆婆,眉头紧皱:“妈,您就不能安慰我几句吗?”

周玲玲听到这话,手上的动作停顿了一下,她有些惊讶地看着李晓雯:“我这不是在告诉你,别太担心吗?孩子生下来就好了。”

“可我妈说生孩子是天大的事,让我一定要小心,还说您会照顾我。”李晓雯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控诉。

周玲玲闻言,脸色变得有些尴尬,她明白自己说话的方式可能让儿媳不舒服了,但她是过来人,觉得这些话都是实话,没想到却让李晓雯有了误解。

王建国感受到气氛的变化,赶紧插话道:“妈也是关心你,她只是想让你放松点。”

李晓雯低下头,不再说话,心里却对婆婆的态度感到失望。她无法将周玲玲的冷静与自己母亲的关怀联系起来,心中的不满渐渐累积。

周玲玲将剩下的菜放在桌上,看了看儿子,又看了看儿媳,欲言又止。她想解释什么,但又觉得自己没什么错,最终只得叹了口气,转身回到了厨房。

王建国看着妻子的脸色,心中不安,拍了拍她的肩膀:“晓雯,你别多想,妈她不是故意的。”

李晓雯点点头,但心中的疙瘩却没有解开。她觉得婆婆和自己的母亲太不一样了,而这种差异让她感到无所适从。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仿佛在宣告着两代人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随着预产期一天天逼近,李晓雯的心情变得更加焦虑,晚上经常睡不好觉,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压在心头,挥之不去。她原本就脆弱的神经在婆婆的冷淡与沉默中变得更加紧绷。她开始对周玲玲的每一个细小举动都格外敏感,觉得自己在这个家中仿佛是个外人。

周玲玲依旧每天早早起床,为一家人准备早饭,打扫家务,一如既往地照顾这个家。她的动作没有因为儿媳的怀孕而变得特别,只是偶尔会在李晓雯多吃一口时露出一丝笑意,但也只是稍纵即逝。她不知道如何与这个比自己小一辈的人沟通,只能用自己的方式默默表达关心。

李晓雯有时会刻意回避婆婆,尽量减少两人独处的时间。她感到自己的情绪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而每次看见周玲玲无意间露出的冷淡神情,内心的不满和委屈就会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

王建国发现了妻子和母亲之间的疏离,心里越来越焦虑。他知道李晓雯即将临产,心理状态非常重要,但母亲周玲玲从来都是那个样子,他又不知如何开口劝解。他只好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多陪伴妻子,希望通过自己的温情来化解一些紧张。

一天晚上,王建国试探性地对周玲玲说:“妈,晓雯最近心情不好,您能不能对她再多关心一些?”

周玲玲愣了一下,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叹了口气:“我知道她心情不好,可我也没少照顾她啊。她不开心,我能怎么办?”

王建国挠了挠头:“妈,您有时候说话可能太直接了,晓雯有些受不了。您知道,年轻人有时候想法不一样。”

“我能怎么办?我这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她也要学着适应。”周玲玲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

王建国没再说什么,只是心里更添几分担忧。婆媳之间的隔阂如同一堵无形的墙,他不知道该如何拆除。

周末,家里来了几位亲戚,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席间,周玲玲一如既往地照顾着众人,不时给大家添菜。李晓雯默默地坐在一旁,心里却因为婆婆的冷淡而感到更加孤独。

席间,有亲戚夸奖周玲玲:“你真是个好婆婆,晓雯有你这样的婆婆真是福气啊。”

周玲玲笑着摆摆手:“哪里的话,都是家里人,能照顾就多照顾点。”

这时,李晓雯再也忍不住了,低声却清晰地说道:“婆婆和妈就是不一样。”

周围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晓雯和周玲玲身上。周玲玲被这句话刺得心头一震,脸色微微发白。她放下筷子,看着李晓雯,眼神中带着一丝委屈:“晓雯,你这话什么意思?”

李晓雯看着婆婆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忍不住红了眼眶:“我妈在家一直提醒我,生孩子是大事,要小心注意,可在这儿,我感受到的只是冷漠。”

周玲玲沉默了几秒钟,深深吸了口气,随后缓缓说道:“我知道我性子直,有些话说得不好听,但你要知道,我这些年也是这么过来的。孩子,我没恶意。”

李晓雯低下头,眼泪无声地滑落:“我只是觉得……您和我妈真的不一样。”

周玲玲的心被狠狠地揪了一下,她感到了一种被误解的痛苦。她望着儿媳的眼泪,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当年生建国时的情景:丈夫不在身边,娘家也无法依靠,自己一个人咬牙挺过了那些苦日子。她轻声说道:“晓雯,当年我生建国的时候,也没人照顾我,可我都挺过来了。我不是不心疼你,我只是觉得,这些事总会过去的。”

这句话像是打开了两人之间的沟通之门。李晓雯抬起头,看着婆婆的眼睛,终于明白,眼前这个沉默寡言的女人,有着自己难以言说的过往和辛酸。

经过那场激烈的对话,李晓雯回到了房间,独自坐在床边,脑海中不断回想着婆婆周玲玲的话。她闭上眼睛,仿佛能看到周玲玲年轻时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那种孤立无援的感觉突然让她感同身受。

第二天早晨,李晓雯早早起床,走进厨房,看到婆婆正在忙碌。她犹豫了一下,终于走上前去,轻声说道:“妈,昨天是我太情绪化了,对不起。”

周玲玲停下手中的动作,转过身来看着李晓雯,脸上的表情依然平静,但眼中却透出一丝柔和:“晓雯,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咱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话就说开了。”

李晓雯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她感觉到婆婆的态度不再像以前那样冷淡,而是多了几分理解和包容。

不久之后,李晓雯顺利地进入了生产期。临产的那天,整个家庭都陷入了紧张的氛围中。周玲玲和王建国在医院外焦急地等待,王建国时不时地来回踱步,神色间满是担忧。

手术室的灯终于熄灭,医生走出来,微笑着对他们说:“恭喜你们,母子平安。”

周玲玲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她的眼角不禁湿润了。王建国激动地握住母亲的手:“妈,我们有孙子了!”

当护士抱着刚出生的小婴儿走出来时,周玲玲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轻轻摇晃着怀中的小生命,感受到那份新生命带来的喜悦和温暖。

李晓雯被推回了病房,脸上虽然还有些疲惫,但看到婆婆和丈夫围在身边,心里也感到无比温暖。她微笑着对周玲玲说:“妈,谢谢您一直照顾我。”

周玲玲握住李晓雯的手,声音温柔:“这是我应该做的,你安心休息,其他的事情交给我。”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周玲玲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家务,特别是对李晓雯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她不再只是默默做事,而是更多地和李晓雯交流,教她如何照顾孩子,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亲密。

有一天,李晓雯看着在客厅里逗弄孙子的周玲玲,忽然开口问道:“妈,您当年一个人带建国,肯定很不容易吧?”

周玲玲抬头看着儿媳,微微笑了笑:“是挺不容易的,但看到你们现在幸福,我觉得那些苦都值了。”

李晓雯的心里涌起一阵温暖,她终于理解了婆婆的用心,也明白了自己作为母亲的责任和付出。她走到婆婆身边,轻声说道:“妈,谢谢您。”

周玲玲拍了拍她的手:“一家人,不用说这些。”

几个月后,李晓雯已经完全恢复,她和周玲玲之间的隔阂早已消散,婆媳关系日渐融洽。每当李晓雯有困惑的时候,总能从婆婆那里得到建议和支持,家庭的氛围变得和谐而温暖。

一天晚上,李晓雯坐在床边,望着熟睡的宝宝,心中感慨万千。她转头问王建国:“你说,当我老了,会不会也像妈一样,经历这些人生的风风雨雨?”

0 阅读:26

凌晨三点的猫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