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经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高考生和他们的家长,尤其是高考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和家长,看到其他考生考出好成绩而欢呼雀跃,他们也是只觉得吵闹。
对于家长来说高考不是一次简单的考试,而是预示着学生的未来,更是全家人的荣辱与共的标志。学生成绩考得好,不光自己受益,家长脸上也有光。相反,要是连本科线都没过,周围人要是问起考生的成绩,家长可能还没开口脸就红了。
340分高考生该何去何从?去复读努力考本科,还是认命读大专?
高考成绩公布的时候,相信不少家长比考生都紧张迫切。家长张女士(化名)早早就守在电脑面前,催着儿子做好查分的准备,可儿子却动作慢吞吞,浑身写满了拒绝。张女士心里就有不好的预感,可是她不想承认,仍旧期待奇迹的发生。
看到成绩单那一刻,张女士觉得天都要塌了,儿子只考了340分。看到热搜上全是六、七百分的学霸,她真是欲哭无泪。从小学到高三,为了帮助儿子提高成绩,她没少花费心思,补课费花了十几万,上高中更是一对一辅导。
她这几年都没上班,全身心都扑在孩子身上,变着花样给他补充营养,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影响高考成绩。都说高考成绩会比模拟成绩稍微高一些,张女士觉得儿子至少也能考上本科,民办二本也行,没想到距离本科线竟然差了一大截。
查分前家里计划好的毕业放松之旅,张女士也给取消了,她恨不得把新买的手机、笔记本电脑都退了。毕竟这都是为上大学准备的,现在分数只够上专科的,实在没必要准备这些。
现在张女士比较为难,下一步不知道是否该让儿子复读,万一多复习一年能考上本科也是极好的。可是儿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对学习也没啥兴趣,这个分数复读学费也很贵,要是明年还考不上本科那就更赔了,还不如趁早认命读大专呢。
高考生成绩不理想,家长除了难过还能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
目前像张女士一样纠结的高考生家长不在少数,他们比考生本人还焦虑。毕竟学生没有社会经验,还不完全了解没考上本科将面临哪些难题,家长深知就业环境的不乐观,不得不提早为日后的就业问题未雨绸缪。
高考成绩公布后,很多家长就一直沉浸在悲观情绪中,不断复盘问题出在哪里。到底是学生脑子不够用,还是没开窍,亦或是家长的教育引导方式存在弊端。学生整天没心没肺的玩手机,家长却不断的自责和懊恼,却又无力改变现状。
成绩出炉也就意味着填报志愿的开始,家长过度沉浸在负面情绪中就会影响下一步的判断。父母之为子则为之计深远,可是这毕竟是决定考生的未来,家长不能再大包大揽了,也要听听考生自己的想法。或许就是因为家长习惯了独断专行,学生才会用抵触学习来消极反抗。
家长要接受现实,才能明确下一步做什么,尤其是自己上学成绩就不拔尖的家长,更不要对下一代的学业有太高的期望,不如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更有效果。要是学生自己觉得不甘心,想再复读一年冲本科,那就选择复读,若是学生自己没有这个想法,家长也莫强求。
从理性角度来看,高考生的心理健康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若是家长因为高考成绩而全盘否定考生其他方面的优势,很可能会让学生感觉自卑,或者走上绝路。与其沉迷在失败中,不如认真填报志愿,选择一个好的专业,才是目前为止最有助于亡羊补牢的事。
大专生报考什么专业比较好?
高考分数没有达到当地本科线的考生,最需要注意的是避免中了“野鸡大学”的套路,不要相信任何捡漏的信息,更不要相信任何除了统一报考以外的报考途径。无论是公办专科还是民办专科,在报考系统上都能查到专属的学校代码,查不到代码的统统都是虚假大学。
专科生专业选的好,就业率比本科生还高。高分读专科的学生未来有机会参加3+2专升本,学历水平和高考统考视为等价,不影响报考编制,毕业后照应能考研。唯一不同的是,专科的热门专业与本科不同。
专科教学侧重点更着重于实践,淡化理论知识。想学医的学生,报考临床不如报考口腔,想报教育学可以报学前教育,想学计算机的可以选择硬件别选软件。还有一些国企相关的直属高职院校,就业率也十分可观。只要认真学习专业技能,未来一样大有发展。
今日话题:大家觉得高考340分有必要复读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最好的答案#
老挂件儿
学朮能力强的读本科,反之读喜欢的专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