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其间惨烈的战争无数,但今天在我方战史中,有一处双方曾争夺过数次的战略要地却很少提及,这就是华川水库。目前国内公开资料提及最多也就是华川阻击战,但其实在这场战争中,这座水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直被美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围绕这座水库也爆发了无数次惨烈的战斗。
今天的华川水库
时光如梭,岁月一晃已经来到二十一世纪了,但历史不应该忘记,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有关华川水库,在当年那场战火硝烟中经历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战争也已经过去七十多年,无数的东西已经被时间尘封。在当年的停战协议中,原本在三八线以北的华川水库也划归了韩国。今天如果你打开韩国地图,已经无法找到“华川水库”这个地名,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破虏湖”的名字。
今天的破虏湖已经是韩国的一处著名的度假圣地,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使得无数游客在此乐而忘返。其中也包括很多中国游客,但他们中很多人可能已经不知道的是,面前美丽的湖底,还埋着我们无数志愿军战士的遗骨。
华川水库,在这场惨烈的大战争中主要曾牵扯过两次战役,第一次是第4次战役中我39军水淹美军。第二次则是5次战役中那场惨烈的华川阻击战。1951年5月26日起在水坝附近,美韩联军与志愿军20军58师在这个战略要地爆发了激烈的交战。
众所周知,朝鲜战争一直主要是围绕着三八线进行,而位于三八线附近的华川水库在整场战争中,其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到底重要到什么程度?让我们来看看。
先看看当地的地形。华川水库位于春川。地理环境是:北汉江从华川水库流下,先蜿蜒向西南流向华川,而后折向正南流向春川,在春川西面折向西偏南再蜿蜒流向汉城,而华川至春川那条极为重要的公路就紧贴着北汉江。
该水库一直是朝鲜半岛的一个重要基础设施。水坝始建于二战,当时准备长期殖民这片半岛的日本人一直就在筹划着这座水库的建造。最终于1939年7月,由汉江水力电气株式会社启动建设,到1944年10月完工。首组发电机于当年5月启动,10月第二组发电机启动。
第三组发电机于1957年启动,最后的第四组发电机于1968年启动。在上游的和平水坝2005年完工以前,一直起着朝鲜任南水坝崩塌或过度泄洪时的第一线防御机能。
该水库堤高78公尺,堤顶是长435公尺的重力坝。流域面积3901平方公里,总贮水容量10.18亿立方公尺。当中有效贮水容量809万立方公尺,另有213万立方公尺作为洪水控制之用。贮水池面积为38.9平方公里。水坝的排水由16道闸门控制,最大排水量为每秒5428立方公尺。发电所位于水坝西南2.5公里山脊上。发电所设有4部27 MW的水力发电机,有效落差74.5公尺。
水库建成后,大坝拦截了汉江的支流北汉江,形成了一个群山环抱的人工湖。战争爆发前,水库以及发电站都属于北朝鲜,除了提供电力以外,还是下游汉城的水源地之一,并有调节北汉江下游春川地区及汉江水位的作用。
可以看到,华川水库在地理上的作用是极度重要的,同时也是悬在韩国汉城脑门上的一柄达摩克里斯之剑。第三次战役期间,美军撤离时就有人提出,把如此关键的华川水库的控制权拱手交给对手,这岂不是等于直接将剑柄交于对手,随时可以挥下?
但当时杜鲁门的战争政策是联军必须全部撤离北朝鲜,所以美军虽然已经意识到水库的重要性,但也不敢违抗命令。不过有人还是提议,既然水库掌握在对手手中对韩国如此不利,应该在撤离前对其进行破坏。
美方很重视这个建议,立即付诸执行,委派美国第8集团军工兵主任斯特朗上校负责此事,但斯特朗在调查华川水库的储水量后,对会给双方带来的伤害做了一个精确的评估,他的评估如下:
如果水库大坝被完全破坏,库存的水量瞬间将会给北汉江峡谷和华川以南的春川平原带来巨大的洪峰,即便远离华川的汉城,也会因为汉江暴涨的洪水而造成巨大的灾难。更关键的是,由于重力坝的特点是抗地震和战争破坏能力都较强。加上日本人造东西极为认真的特点,修建的水库大坝非常牢固。除了动用核武器,常规的武器和炸药根本无法破坏整个大坝,能破坏的仅仅是水库的排洪闸门而已。
最后美国人只得作罢,此次破坏不了了之。
当时美军没考虑到的是,在志愿军解放了北朝鲜后,随后就向三八线以南发起了攻击。此时华川水库就成为了我方有力的战略资源。当我军发起攻击时,华川水库就关闭泄洪闸门,大幅度降低了北汉江下游的水位,因此我军的人员、武器装备、后勤补给均可徒涉渡江,极为便利。
而当我军后撤时,华川水库则会开闸放水,以水代兵,阻挡联军的反攻。例如第4次战役中我军后撤的时候,美军骑1师骑7团沿北汉江向北进攻,负责守卫华川的志愿军第39军便玩了一次水淹美军。
本人前面曾有文章说过,整场战争我军一直没能歼灭美军一个团的建制,但这次确实是离歼灭美军一个团最近的一次机会。遗憾的是,命令下达后,水库电力忽然出现中断,闸门开启的速度受到了影响,最后而导致洪峰无法及时到达。
同时当时的麦克阿瑟就在前一天也忽然灵光一闪,意识到了这个危险,及时下令所有人员与重装备从江边的公路转移到附近高地,据记载骑7团刚刚转移完毕,洪水就呼啸来临,最后冲走了还在江边的几名大胆的美军士兵。
据美军骑一师后来的战史记载:1951年4月9日,中国军队在华川水库开闸放水,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北汉江的水位就暴涨1.2英尺,水势凶猛。幸好距离河道最近的骑7团早在之前就已经将重装备和人员撤到公路两边的高地,洪峰破坏力极大,瞬间就冲毁了江面的几座桥梁,很多士兵都惊魂未定地在胸口划着十字。
逃过一劫的骑7团被拖延了数天,随后于4月17日才到达堪萨斯线。
不过值得一说的是:39军在开闸放水时也犯了一个错误:只顾着水淹美军,却忘记了通知还留在江边担任阻击任务的己方部队,等电力恢复开闸后才想起赶紧通知,幸好当时阻击部队之前已经接到命令撤离。最后结果是两名志愿军士兵被洪峰卷进江中不知去向,损失还算不大。
可以看到,如果不是上述的这些带有偶然性的因素,洪峰来临时,按时间推算骑7团应该正在渡河过程中,那么一定将会受到惨重的损失。也可见到华川水库当时对美军的威胁。
第4次战役美军制定的反击战略目标是堪萨斯线,但当时的堪萨斯线并不包括华川、铁原、金化等几个三八线以北的重要战略要地。虽然美军也曾一直想拔出华川水库这个威胁,但是几次努力都因兵力过弱(连级)而未能成功。
到了1951年4月22日,我方集中了数十万的兵力,再次越过三八线向南发起猛烈攻击,第5次战役爆发,华川水库再次发挥了其巨大的作用:关闭了大坝所有的泄洪闸门,降低了北汉江下游乃至汉江的水位,使得志愿军各部的调动和后勤补给更为机动灵活,畅通无阻。
我军不断利用华川水库泄洪闸门任意提高或降低北汉江水位以支持战争,自然引起了美军的高层的高度不安,最后讨论决定:华川水库既然如此重要,因此联军必须要在未来的作战中夺取水库的控制权。
但是,目前美军正面临着中朝联军强大的攻势,因此在尚未夺取之前,必须从空中先行摧毁水库的泄洪闸门,使得中国军队对北汉江下游的水位失去控制,让滔滔江水成为志愿军后勤补给和部队机动的障碍。
只是,虽然当时美军有世界最强大的空军,但空中攻击也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由于华川水库的重要性,志愿军除了重兵把守外,也加强了水库大坝周围的防空火力。另外,华川水库地处群山怀抱的特殊地形之中,美军重型轰炸机如B-29等根本无法低飞而进行精准轰炸。
因此,空中攻击大坝泄洪闸门的任务只能交给海军航空兵,使用比较灵巧的AD-4攻击机来完成。当时正在日本海巡航的普林斯顿号航母接受了这一任务,但是航母舰载机是为攻击敌舰而设计的,虽然小巧灵活,容易躲避地面炮火,但其破坏性却远不如重型轰炸机。
4月30日,也就是第五次战役发起后的第八天,从普林斯顿号航母起飞的海军AD-4舰载机,横穿朝鲜半岛飞临华川水库,向水库的泄洪钢铁闸门投掷了海军常规2000磅航空炸弹并发射了十多枚 11.5英寸的火箭弹,但是战果极不理想,炸弹与火箭根本无法准确命中位于狭小山涧中的水库泄洪闸门。
随后经过一整夜的紧急商议,美国人终于想到另一种二战后就再没使用过的海军武器:反舰鱼雷,准备以二战中海军航空兵在太平洋上攻击日舰的方式摧毁水库的泄洪闸门。
战术也极为简单:因为投放鱼雷需要飞机有较慢的航速与超低空水平飞行。所以由担任护航的战斗机首先发起进攻,吸引地面防空炮火,掩护AD-4攻击机在湖面做水平超低空飞行,像攻击军舰一样投放马克13型航空鱼雷,以其战斗部的600磅高爆铝末混合炸药摧毁水库12米高的钢铁闸门。
历史上飞机攻击水库大坝并不少见,但使用鱼雷攻击却还从没出现过。不过由于水库的地形限制,这也的确是没有办法的一个办法,同时也算是美国海军为鱼雷这一古老的海战武器开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而这也是美国在整个朝鲜战争中唯一的一次使用鱼雷。
最终,美军这次攻击很成功,准确命中和摧毁了华川水库的泄洪闸门,导致了北汉江水位大幅度提高。那么,给志愿军第5次战役后撤时造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战后解密的美方资料中,对于有关对华川水库攻击的详细记载大意是:1951年4月8日深夜,朝鲜人民军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利用水坝的溢洪道超量泄洪至下游,导致联军5座浮桥无法使用。给联军进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随后在该地区完成其他任务的美国陆军第7骑兵团受命攻占水坝,但因遭到顽强抵抗而失败。
4月16日至21日,美军一度攻占了水坝,但还未来得及破坏排水闸即遭到志愿军反击而被击退。美军的B-29也未能破坏水坝,之后在4月30日使用天袭者投下Tiny Tim空对地反舰火箭弹与2枚2000磅炸弹,但也只炸开了溢洪道闸门一个洞。
5月2日,第19航空群12架F4U海盗式战斗机护航下,8架装有Mk 13型鱼雷的天袭者出击,发射了8枚鱼雷,其中7枚命中水坝,6枚爆炸。此攻击似乎破坏了其中一个水闸,并对其他的水闸造成了损伤,判断应该降低了该水坝制造洪水的能力。其中一队参与任务的美国海军飞行中队VFA-195也因此由“猛虎”改名为“水坝克星”。
从上述的资料可以看到,由于是空中攻击,美军方面无法详细评估破坏效果。而我方资料方面也对此也一直守口如瓶,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关水库大坝闸门被毁后的任何报道或战史记载。不过,一段摘自公开出版物中关于志愿军180师后撤时的恶劣状况似乎能够给我们透露一些:
“北汉江北岸一座山脚下的树林边缘,180师师长郑其贵、副师长段龙章隐蔽在那里用望远镜向江面上观察。部队冒着炮火顺着临时架起来的三道铁丝涉水抢渡北汉江,当部队蹚到江中心时,江水已经淹没胸口,站都站不住脚,随时都有被卷走的危险,特别是那些女同志和身单力薄的小个子同志被江水冲得东倒西歪,只有拉着马尾和依靠一些身高的男同志架着过江,而抬着担架运送伤员的战士们,只能把担架举在头顶避免伤员粘水。第539团在涉渡途中不少同志因遭敌榴霰弹炸倒和陷入急流,三营副营长罗彦义和二连连长赵小胜以及该连30多人当场被水淹没,全师一夜被江水卷走600余人......”。
可以看到,此次破坏确实给我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战场态势的不利!
最后再说说在停战谈判上,美军为何一直要坚持在实际停战线上划分边界,这其实也和华川水库有很大关系。
第5次战役结束后,当时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指令是美军在堪萨斯线收兵。但第8集团军考虑到历次我方军队向韩国发动进攻,都是利用了华川、铁原、金化这几个战略要地和交通枢纽的便利,而集结部队并囤放战略物资。
为了彻底断绝中朝军队再次利用这些地区向南进攻。尤其是华川水库的重要性,因此范弗利特向参联会提出要求再前出30到40公里,建立堪萨斯线的前卫线:怀俄明线,参联会后来批准,美军最后占领了这三处战略要地,但考虑到铁三角的顶点平康前出位置过于突出,不利于防守,后来又放弃。
1953年,在板门店停战谈判中,美方坚持要在实际停战线划分势力,坚决不肯放弃这三处要地,其中有很大因素就是华川水库的战略重要性。今天,华川已经成为韩国的领土,华川水库也变成了向韩国输送电力和调节春川峡谷旱涝的重要之地。
历史是厚重的,也是残酷的。还原这些真相,只是想告诉我们的国人,那场战争,我们的先辈这场战争打得真的很不易!战争,打的就是国力和科技,所以,今天的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努力发展国力,让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这才是真正的明智,真正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