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者鄙”是什么意思,它的由来和背后的故事

平淡清幽 2025-01-18 13:58:45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对于现代人来说,有很多生僻字和生僻成语,比如这个“食肉者鄙”,这个成语生活里很少出现,估计很多人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其实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了。

历史上的著名史书《左传》上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庄公十年,齐国的军队去讨伐鲁国。一个鲁国人想去见鲁庄公。其他人告诉他,那不是他的分内的事。他说:“食肉者鄙,未能远谋。”。在这里,食肉者代指官宦阶层。意思是,当官的都目光短浅。

我们这里需要知道的一点是:那个时候为什么用“食肉者”代指当官的呢?很明显,当时,只有当官的,才能经常吃到肉。一般的百姓,很少有机会吃肉的。所以官宦阶层才会有这个光荣的代称。

鲁庄公十年,也就是公元前684年,离中国有确切历法记年的时代还不远。而鲁国就是大概今天山东的位置,靠近沿海,在当时算是比较富庶的地区。为啥,因为沿海有盐,齐国就是靠这个富足起来的。

不过就算再富庶,毕竟当时生产力在那摆着,对于鲁国百姓而言,当时的人基本主食还是米粥,麦子也是整粒煮着吃的,至少老百姓是这样吃的。

贵族们则可能吃磨成的面粉食物。像当时的主要粮食小米和黄米则都是整粒煮食的,和今天的吃法差不多。蔬菜则很多都是今天已经弃之而不用的植物,像葵、荇、苕、苞之类等植物。那会可没今天这么丰富的蔬菜品种,如玉米、西红柿、辣椒这些都是后来从海外引进过来的。

而当时所谓的“羹”就是粮食和某些菜类混合到一起,煮着吃的。今天的广东人也还有把许多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放到米里一起煮的烹调方法,大概就是当时中原汉人逃难到岭南后烹调手艺的残留。所以说广东人是最正宗的汉人不是没来由的。

鲁国是当时相对富裕的地区,由于富裕,所以人口膨胀,由于人口膨胀,所以土地不够。当时大概鲁国能用作农业的地方,都耕种遍了。所以,能用来放牧的地方,就很少了。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牧业由于缺乏资源,基本上少的可怜。同时,当时的猪养殖业,估计也肯定不发达。因为鲁国人口众多,当时生产力水平又不高,粮食摊到人均肯定不会高。而且当时基本的农作物是谷子和糜子。都是耐旱的作物,但产量很低的。很少有多余的粮食可供养猪。所以,老百姓,应该是很少有机会吃肉。

于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把食肉者当作是当官的代称,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关于当时人口庞大的问题,这里说说,那时,已经离后来的战国时期不远了。而在战国时期,中原各国的互相战争。历史的记载,动不动就是几万人被杀。今天西方的历史学家们还经常怀疑这些数字不可靠。

他们怀疑的理由就是,当时,哪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召集那么多的军队。一个中国的历史学家曾驳斥了他们的怀疑(这当然不是说,中国历史书中记载的参与战争人数都是合理的,但恐怕也不能说所有的数字都是夸大的)。

面对驳斥,这些西方学者竟不屑一顾。他们的怀疑,也许有几分道理,但恐怕不是都有道理的。原因是他们是按照同时代西方的模式来理解中国的。那会的西方到处都还是一个个野蛮部落,而中国已经是一个个有完善制度的国家,所以他们根本理解不了当时中原人口密度之大的现状。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虽然,在战国时期的所有历史著作中,确实几乎找不到当时人口数字的记载,但按中国人在安定环境下的生育能力之强的特点来看,估计人口一定是很庞大的。史书用“食肉者”代指当官的,其实变相也是一种人口密度的暗示。食肉者都那么多了,那老百姓肯定少不了。

我们知道,在人类历史上,一个族群当发展到一定阶段而陷于资源困境的时候,往往就会对外发动战争去掠夺新的资源。在这种意义上讲,战国时期战乱纷呈,除了是利益攸关外,这和中原大地的人口已经达到饱和的状态,从而导致互相残杀。至少应当是有一定关系的。

一个小小的成语,竟能背后推出这么多的国家历史和文化背景,也许,文字的魅力就在于此。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