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提醒:60岁以后,一定要少去看望自己的兄弟姐妹

第壹心理 2025-01-20 11:52:18

“兄弟姐妹是父母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在年轻时,这句话常被人提起。兄弟姐妹之间共同度过了年少时光,分享过父母的爱与陪伴,那些无忧无虑的岁月让人怀念。

但奇怪的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却常常变得微妙起来。

尤其在60岁之后,这种关系更容易因生活的变化和现实的压力而出现裂痕。

心理学家们提醒:在晚年生活中,与兄弟姐妹的关系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不要过于频繁地探望他们。这并不是要疏远彼此,而是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看,频繁走动可能会无意间引发矛盾,甚至影响双方的心理健康。攀比心理:潜藏在亲密关系中的隐形敌人我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为什么越老越觉得兄弟姐妹的关系疏远了?”其中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家一位亲戚陈叔的经历。陈叔,今年64岁,住在上海。他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四兄妹年轻时关系非常好,经常聚在一起。

退休后,陈叔因经济宽裕,生活过得比较从容,经常去探望兄弟姐妹。但渐渐地,他发现每次聚会的氛围变了。他的二弟常常埋怨自己生活不如意:“大哥你现在有房有车,我们只能住老宅,这日子怎么比啊。”即便陈叔每次带礼物,也并没有缓解这种紧张感,反而让二弟越来越不愿接近他。不久后,二弟在家族群里说了一句让陈叔难堪的话:“富裕的人就别总来显摆了,我们吃不起那些高级点心。”

这让陈叔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好意在无形中反而成了兄弟关系的裂缝。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指出,人们总会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定位。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攀比心理会被无限放大。60岁以后,人们的经济状况、健康状态以及家庭氛围都会因为不同的际遇产生差异。

与兄弟姐妹见面时,若一方无意间流露出优越感,另一方可能感受到自卑或嫉妒。这样的情绪往往难以直接表达,只能通过冷漠甚至冲突来体现。与其频繁探望,暴露彼此生活的不平衡,不如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免因攀比而伤害感情。心理界限:亲密关系的分寸感鲁迅和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对兄弟。他们早年关系亲密,不仅生活上相互照顾,还在文学创作上互相支持。两人曾共同居住在北京八道湾的一处四合院里,关系一度亲密无间。这种兄弟情谊却因晚年心理边界的失衡和家庭事务的干涉,最终走向了决裂。

分歧的导火索始于1923年,当时,鲁迅的妻子朱安与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在日常相处中产生了矛盾。羽太信子认为自己受到了鲁迅及其妻子的轻视,而周作人不仅没有调和矛盾,反而认为哥哥鲁迅对自己“不够尊重”,干涉了自己的家庭事务。另一方面,鲁迅对弟弟的态度也逐渐变得冷淡,他认为周作人过于依赖自己,并且在一些生活细节上过度干涉他的私事。矛盾逐渐升级后,周作人在公开信中直言“兄弟关系已无存在必要”,并拒绝再与鲁迅交往。从此,这对曾经密切合作的兄弟彻底决裂,再无往来。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刺猬法则。

刺猬在冬天会因为寒冷靠近取暖,但过于靠近又会刺伤彼此,只能保持一个既不冷又不会刺伤对方的距离。

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这种“心理距离”。

60岁以后,人的心理敏感度提高,生活中容易因为琐事而生出芥蒂。

亲密关系中的界限感如果被频繁打破,很容易引发矛盾。与其因为小事伤了感情,不如减少走动,给彼此更多的空间。

现实考量: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性心理学家皮特·德鲁克提出的精力分配理论(Energy Allocation Theory)认为,人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须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间合理分配。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生活的重心往往已经转向了自己的小家庭。

过多的精力分散在兄弟姐妹身上,不仅会耗尽体力,还可能导致对其他家庭成员的忽视。减少探望兄弟姐妹并不是冷漠,而是更现实的选择。老人更应该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健康管理和核心家庭中,保持身心平衡。保持情感联系的正确方式虽然从心理学角度看,建议大家60岁以后减少对兄弟姐妹的探望,但这并不意味着要疏远感情。将探望频率控制在节假日或特殊场合,这样既能保持情感温度,又不会过多干扰彼此的生活。通过电话、视频聊天或微信等方式保持沟通,既可以传递关心,又避免了面对面的矛盾。当兄弟姐妹需要帮助时,尽量提供支持,但避免频繁干预彼此的生活。接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轨迹,避免因攀比或干涉而破坏感情。60岁以后,兄弟姐妹的关系更需要智慧的维护。

正如心理学家所说:“亲密关系最重要的是边界感。”减少探望并不等于疏远,而是让感情在适当的距离中延续得更久。

0 阅读:25
第壹心理

第壹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