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公社•推荐】崔伟作品·鉴赏

中国艺术公社 2022-10-13 16:52:46

艺术家简介

崔伟,1971年生,江苏徐州人。2002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受业于欧阳中石、刘守安等先生。现为荣宝斋画院教授、书法创研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书法五体兼修,倡导“以道为宗,以心为本,功在书外,化古为新”的理念;秉持 “以书悟道,以书载道,以书弘道”的追求。2012年3月,在徐州艺术馆成功举办“崔伟习作汇报展”;2016年10月,在江苏省美术馆成功举办“求道金陵:崔伟书法习作汇报展”。

天人合一·书法最高境界追求路径探析

崔伟

天人合一的思想源远流长,在先秦就已经非常流行。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一种境界。天人合一即指天地万物一体,人是天地自然万物的一部分,人与天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天不仅是指大自然之天,更是指一种自然、合道的境界,天的境界和人的境界是不一不异的一真法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天最终都归法于道,归法于自然,并走向一如。天是大我,人是小我,大我与小我同是一体,天与人都是我,天人本相合。由于人执著于小我,渐渐与天之大我分而别之,甚至与天相背。于是,天人合一成为后来人们心中的一种崇高理想和追求目标。

草书对联 曾经除却七言联 136×34×2 2017年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书法是写字,但又不仅仅是写字。书法是技,更是道。古贤对于书法艺术最高境界的追求,莫不唯道是从,层层深入。对于书法最高境界的描述,众说纷纭。从书法创作的角度而言,人是创作主体,是决定书法境界高低的关键。早在汉代,扬雄便提出了“书,心画也”。刘熙载在《艺概》中进一步论到:“扬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心不若人而欲书之过人,其勤而无所也宜矣”;又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由此可知,书法境界的高低取决于作为创作主体的人的境界,而人的最高境界便是与天合一、与道合一的大我,乃至无我的境界。因此,书法的最高境界也多被描述为天人合一,即书法与人合、与天合、与道合的三合境界。

草书横幅  临藤原佐理《头弁帖》  38×76 2016年

那么如何实现这一最高境界之追求呢?在《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点。道、德、仁、艺四个方面及其之间的关系,对应了天、人、书,即道与天对应,德、仁与人对应,艺与书对应,蕴含了书法艺术通向天人合一的一条可行之径。

草书条幅 王冕《墨梅》 178×48 2019年

一 志于道

之所以对书法提出志于道的要求,是基于书法本身就有载道的作用。康有为曾论道:“吾谓书法亦犹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其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书虽小技,其精者亦通于道焉”。何绍基也曾论道:“竖起脊梁,立定脚跟,书虽一艺,与性道通,固自有大根巨在。” 书法的大根巨就是可以达性通道,而优秀的书法作品一定是合乎道的作品,没有道的作品只能是没有灵魂的躯壳。

道的内含非常丰富,有天道与人道之分,又有道之本体与道之体用规律之别。对于道的阐释,儒释道三家各有不同的论述。

草书条幅 自作词《清平乐·庚子初秋登高感怀》 178×48 2019年

1.儒家之道

儒家对于道之本体很少论及,《论语·公冶长篇》:“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但对道的规律性,特别是在人道的体现方面,却论述颇丰,其核心观点体现在中庸二字。

中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理念,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中庸之道不是依违两可,不是苟且折中,它是一种不偏不倚的毅力,综合的意志,力求取法乎上,圆满地实现个性中的一切而得和谐。

《中庸》还提出了 “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与天地参”,即是天人合一。

草书条幅 自作诗《荣宝斋》二百期盛赞 64×28 2021年

2.释家之道

在释家看来,道即是空性。空性者,天地之本性、本体、本质即是,汝心亦是!空性无处不在,细微无色,不能眼见,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遍尽虚空。

空性即名佛性,简名为空,或名为佛、第一义、涅槃、圆觉、虚空、真空、真如、真心、法身、自性、心性、如来藏性、菩提等名,异名虽多,实相不二,法界一如!世界构成之四大元素,皆以它为根本,空性运动,则能变化出四大元素的现象,进而形成世界。现象是虚假的,并且无常败坏,只有空性才是唯一的真实。

由于凡一切相皆是虚妄!一切现象皆是虚假的,故名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佛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为妄想执着,不能证入。”因此,佛法之最大目的便是教化众生修习圣道,令离妄想执着,证入空性,证得如来无量智慧,自利利他,得究竟解脱自在。

草书条屏 李白《草书歌行》 234×53×8 2016年

3 道家之道

在道家看来,道在本体上是一种形而上的真实存在,但它又是不断地在运动着,它是一个变体,一个动体。它具有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无状之状。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道在规律上主要表现为:它的运动和发展是向对立面转化,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同时,事物的运动发展总要返回到原来基始的状态,返本复初,持守虚静,以体合自然无为。

自然无为是指顺任事物自身的状况去自由发展,而不以外在的强制力量去约束它。事物本身应具有潜在性和可能性,不必由外附加的。天地是不偏不私的,任凭万物自然生长。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的意思。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指不妄为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无为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所产生的结果。允许特殊性和差异性的发展,允许个人人格和个人愿望的充分发展,但不以伸展到别人的活动范围为限。

草书小品 自作诗《听雨 》12.5×18.5 2018年

二 据于德

据老子《道德经》之义,形而上的道,落实到物界,作用于人生,便可称它为德,它是在人道层面合道的一种体现。形而上的道是指未经渗入一丝一毫人为的自然状态,德是指参与了人为的因素,而仍然符合自然的状态。当道作用于生活中各事各物时,可以显现出它的许多特性,而成为人类的行为准则与处世方法。诸如自然无为,致虚守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柔弱,不争,居下,取后,慈、俭,朴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与精神,人类据此精神而行,便是有德。

德,古写为 “直心” 即 “惪”字,从直心。直心是道场,有了德,道也就随之而来了。东汉时的刘熙曾将德解释为:“德者,得也,得事宜也”。在古代,“得”是“德”的异体字,德从彳从直从心,表示如用心掌握了太阳运行规律用以帮助人们,人们就会一个跟着一个地跟随。

道和德的关系是二而一的,老子以体和用的发展说明道和德的关系,德是道的作用,也是道的显现。如若人心修炼到德的要求,也便由此与道相合,与天相合。

天道之培育不可一蹴而就,需要从人道层面起步,使人的层面达到德的要求,从而以德配天。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而书法之德也应参照人之德,平等、包容地吸纳一切法则,融会贯通,以一种和谐的面目体现出来,并视作书道的具体体现。

草书中堂《维摩诘经》句 42×48 2020年

三 依于仁

从人道层面的要求而言,除了要达到德的要求,还要依于仁。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孔子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这种爱,有不同的层次。首先,是从“亲亲”(爱亲人)开始的,所以孝悌是“仁之本”;其次,是广泛地爱他人,即“泛爱众,而亲仁”。对他人的爱,主要表现为“忠恕”。仁的内涵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情怀。

发现仁,并且把礼乐文化植根于仁的基础上,这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孔子的仁学思想对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提供了理论支撑。

仁的理念不断培育,使得在在处处以奉献为乐,心系天下,为人民而艺术,通过书法这一载体利国利民,在技法表现、书写内容以及意境表达方面传达出无尽的博爱与慈悲。倘能做到此境而不自觉,仁便升华为道,与道无二,书之仁也便升华为书之道。

甲骨文横幅  潘祖兰文节录  53×212cm  2016年

四 游于书

《论语》中的游于艺的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其中的书,是指文学与历史方面,至于现代的书法艺术则属于乐。游于书从属于游于艺之一种,本文姑且将标题改为游于书。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书”,这四个方面,既是并列关系,也是递进关系。就书法的研习而言,要有前三个方面的条件作为指导或依托,之后的游于书才有意义。因此,从事书法之艺的“游戏”或研习,它的根基既在书法,更在于道、德、仁的建树之有无。马一浮先生曾经说过,“游艺之事,当在依仁之后。既有兴趣,不必抑止。但须知最高艺术,当以胸中至美至善之理想,改正现实之丑恶”。因此,真正好的书法作品也必是有道、有德、有仁的作品,能体现真善美的统一,能散发出正能量的光芒,给人以合道如法的启示并发挥出艺术的教化作用。

楷书 孔伯华先生墓志铭

1.海纳百川 无法为法

中国书法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诸如甲骨文、大篆、小篆、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出现了许多名家和风格流派,积累了丰富的书写技法和经验。

我们要有海纳百川的胸量和气度,广泛吸收各种技法,一法不舍,不以成见。无论是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通过刻苦的学习实践,将各种技法运用纯熟,汇于腕底,每一笔每一画都有源自,并合乎书法本身固有的规律和要求。

在创作中,集诸家之长,聚为一体,与古人在似与不似之间,在自己的作品中能找到很多古人的影子,但又谁都不是。在字体上融合,在技法上融合,在风格上融合,以六经注我的方式,集千家米,煮一锅粥。任何法则都无自性,无有好坏优劣之分,只是在实用和缘起面前,随缘起用,无法为法,然自会有意想不到的新意,不求新而自新的效果。

海纳百川也是平等精神的一种体现。当前书坛的书法创作呈现出总体气格小、同质化的现象,与我们身处的这个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波澜壮阔的时代和文化气度不相称。其主要原因便是不能海纳百川,不能接受自己不喜欢的风格,使自己越来越固化,失去活力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在书法实践中,应平等地看待各种审美元素,努力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楷书斗方  临褚遂良《小字阴符经》 局部

2不囿成规 无常为常

常,是恒时固实不变义。无常是指一切有为法的存在,当体即是因缘和合的生灭法。无论是物质的色法或精神的心法,都是生灭迁流,因果相续而显现。

二元公理认为,万事万物是运动的,运动是永恒的。运动即是变化,没有变化不叫运动,运动的变化又是断续生灭的。

认识无常的理观,以无常为常,在书法创作中,在线条的书写中,尽情体会其中的生灭相续及其变化万千。其中,笔锋的变化和不可控性,墨色的浓淡变化,宣纸的吸附润化,天气,环境,以及自己情绪的变化,审美的变化,等内在外在因素,都无不有助于阴阳变化的莫测与无穷。

艺术的可贵,就在于它的无常和变化,缺乏无常的美术字体不叫书法。蔡邕在书论《九势》中曾论道:“惟笔软则奇怪生焉。”长锋羊毫因其毫软且长,在书写中很难驾驭,时有不如意处,然正是这个不如意才又往往产生意外的收获,或曰天机,或曰神来之笔,不可重复,不可多得。这种书写中的困难和不如意,恰恰成了助道的因缘,超越人的思维惯性及有限性,直通书法艺术的高峰。

楷书斗方 临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42×42 2016年

3心无挂碍 无我为我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诸法无我。所谓的“我”,本来就不存在,是缘起和合的一种现象,都无自性主体,都非实有,都非实在,都如梦幻泡影。

一幅书法作品,并没有自性的主体存在,它是缘起和合的一种现象,是诸多书写工具、书写材料等物质元素(色)以及书写者受、想、行、识五蕴的和合。作品一经完成,其本身也即开始面临生住异灭的过程。

这里的无我,是指作为创作主体的无我,是“人我”的无我。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环境的关系结构中,离不开众多因缘和合,无法独立存在。我们心里感觉上的那个实在的“我”的存在,仅仅是自我的一种心理上的认同,一种错觉而已。假如固执地认为自我的存在是真实的,是不变的,那么就不可能进步,不可能与其他外缘一起共处,不可能随缘生发出新的思想上的升华,生命也就失去了活力。

无我的实现过程是一个放下挂碍的过程,放下小我的过程。“无我”是一种大境界,是一种大格局。倘若能在书写的实践中放下我执,周身松散通空,手腕轻虚,使得笔与人的接触点,乃至腕、肘、肩、腰、胯、膝、足等周身关节之间无一丝拙力间杂,心忘有笔,人笔合一,心物一元;在书写的过程中,从准备动作到一心不乱,渐次进入无我状态而不自知;在清净与无为中,在无求与无住中,在安详与宁静中,随顺笔墨纸砚的交融,随顺字法、墨法、章法的自然呈现;如是,此时的书法也将有望天机毕现,天人合一。

楷书横幅  欧阳修《醉翁亭记》  45×87  2016年

4慈悲为怀 切时如需

万法皆空,慈悲不空,慈悲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修养,慈悲为怀之人必不因从事书法艺术的创作而不慈悲。

写字初看起来与品德无关,人的善与不善与字的好不好看无甚关联,但从深层面分析,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我们的心中时时充满善念,满怀慈悲时,笔下也不会自觉地含有慈悲。下笔如踏绵云慈悲生,行笔缓缓不滞清风来。

一个有利他心的人,他的状态容易进入无我,容易有大的格局,既慈悲又广大。一个只考虑自己的人,他的状态很难走出小我,即便字的外形很好看,但往往流于小巧和谄曲。

当前,有很多书法家以弘扬个性为旗帜,或许他们的作品中也不乏功力和一定的视觉冲击,但利他心、慈悲心的缺失,使他们通过作品将一些负能量传递给他人而不自知,损坏了书法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

楷书横幅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28.5×69  2016年

在时代精神的指引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人性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聚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其中,以爱国主义来深化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精神,就是把个人的胸怀与境界扩大到国家的胸怀与境界,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爱祖国、爱人民,与国合一,与党合一,与民合一,在大爱中消融自己,进而成就更大的自己。

切时如需,是书者的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也是历代伟大书法家们的共同品格。不久前刚刚仙逝的欧阳中石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书法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一生的精力,都用在了立德树人的事业上,都用在了弘文载道的使命里,都用在了竭诚济世的担当中。”(叶培贵《岂惟书面焕文心,更竭丹诚酬盛世――怀念恩师欧阳中石先生》,光明日报,2020年11月14日)

楷书横幅  心经 44×146 2015年

5惟精惟一 能所双亡

书法创作的过程,犹如修止观的过程。汉代的蔡邕在《笔论》中论曰:“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晋代王羲之在《题卫夫〈笔阵图〉后》论曰:“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在止住心性散乱,一念清净之后,开始在心中显现一个预写之相状,通过观察、胜解,然后再舍离相状,进入无有分别的创作过程。犹如于右任《写字歌》曰:“起笔不停滞,落笔不作势,纯任自然,自迅速,自轻快,自美丽”,创作中随着众缘,诸如文字内容、笔墨的变化而各现其相,在清净心的安住中,能所双亡,化机一片。

书法相较其他艺术形式,简洁到极致。正因为如此,它更有利于内心安住在一个相对单一的所缘境上,安住在书写的过程中。初学之人,能安住写完一个字而心不外泄,有些功夫的可以安住于一幅作品的完成,更有功夫的可以安住于一篇《心经》,甚至《金刚经》,一气呵成,连续书写数个小时而心不散乱。犹如念佛号,有的可以十声而不散,有的可以一万声、十万声而不散,书法之涅槃三昧自在其中矣。

当前,由于书法的实用功能被极度弱化,越来越多的人把书法看作一种修行的法门,看作是一种提高自身修养,修心养性的一种方式;从实用性的写好字到追求艺术性的体道味道,把对真善美的追求,对道的追求作为终极目标。

楷书横幅 宋词三首 37.5×83.5 2015年

中央领导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讲话中,针对书法工作者提出了四个要求:“书中有文、书中有道、书中有人、书中有德”,鼓励勇攀书法的高峰。但愿天人合一的境界论述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书”的观点能有助于从理论上进一步认识高峰的内涵,并切实可行。愿与有志者共勉!

楷书扇面  黄省曾《咏金陵》  27×48  2016年

楷书中堂 陶渊明《桃花源记》114×64 2016年

隶书对联  罗浮图书八言联  137×23cm×2  2016年

隶书中堂 自作诗《喜迎二十大,同心永向党》136×68 2022年

行草手札 董其昌《容台集》论书其一 16×23 纸本 2010年

行书斗方  临杨凝式《韭花帖》  37×372016年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