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陈志龙事件反转,真相让人很不爽

鱼籽酱文化 2023-04-16 17:28:09

清明节那一天,有个叫陈志龙的男人,引爆了朋友圈。

一部职场职场爽剧,看得让人热血沸腾。

可是几天后,“整顿职场的勇士”陈志龙就传来被抓的消息,原因是造谣。

原来,除了陈志龙的名字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狼来了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上演。

爽剧的背后,不过是闹剧一场。

那么,陈志龙吐槽的,到底是谁的心声?为什么能引起千万打工人共鸣呢?

01

巨大的愤怒,源于巨大的不公

陈志龙一战封神,他的虚假聊天截图,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大的轰动,这背后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个职场人深究。

他之所以能够成功:

一是踩准了时间点。

清明节前夕,很多人本该躺在家中,准备轻松享受假期,却不得不“被迫加班”。而清明假期当天,被“强迫上岗”的人也很多。此刻大家的心情比上坟还难受,正需要泻火之时。

二是踩准了大众内心的痛点。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聊天内容,首先“强迫加班”这事,本就是打工人心口的痛。

一份聊天截图,包罗职场百态。巨大的不公,很快燃起巨大的怒火。

于是,在陈志龙刻意烘托的气氛下,大伙体验真切,看得愤恨。

至于“让子弹再飞一会”的理智,早就被拱起的怒气所裹挟。

大家忍不住想要为陈志龙发声,因为自己就是千千万万个陈志龙之一。

然而唯一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我们在争取合法的劳动权益,他却在满足私欲。

但撇开虚假的截图,网友的情感却是真真切切,因为这是抹不掉的事实。毕竟只有感同身受,才会情感共鸣。

可见,职场加班乱象已成了当下每个职场人心中的痛与恨。

很多员工的忙碌程度,已经和狗没了关系,毕竟生产队的驴也不敢这么使。

好不容易搞定了一切,准备按点下个班,但放眼望去,干啥的都有,就是没有人走,大家不走,我怎好意思走。

更令人感到郁闷的是,好不容易下了班,兜里还得揣着一个随时会被传唤的炸药包。光想想,都是胆战心惊。

还有一点,细思极恐。不公平地被迫加班,如今竟被美化成一种“狼性加班文化”。而身边的领导同事都在有意无意传递出一种信息——“你要成为一匹狼”。

在刮着风暴的职场上,没有人知道,哪一刻会哪一簇浪拍死在哪一片沙滩上。

02

普通人为何被困于加班之中?

陈志龙聊天截图虽假,却暴露出成千上万个为生活而拼命挣扎的普通人。

两个月前,我们单位接了一个大项目,大家都很兴奋,毕竟只要搞定它,就可以拿到一笔可观的分成。

于是从那天起,整个部门不分昼夜地加班。然而,2月10号的晚上十点,领导倒在岗位上,再也没起来。

那段时间,生命的沉重,压倒了办公室所有的喜悦。

3月31日凌晨3点,大家早已入梦,外卖小哥小黎,却还在接单。

中途,他感觉有点累,于是坐在一家店门口休息,谁知这一坐,再也没醒来。

他的同事说,小黎之所以这样拼命,是因为晚上每单多出来的几毛钱。

还有前段时间,四川万源北服务区死亡多日却无人知晓的货车司机。

当车门被打开,他的儿子在一旁无语凝噎,他一直知道父亲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但为了整个家,父亲毅然决然地奔波在灰扑扑的道路上。

还有去年,一位22岁的年轻女孩徐某,倒在了网络直播间,那时,她连续熬夜好几天。

当时的她,想法其实很简单,只要再努力几天,公司就会给她转正,工资会从每月5000升到1万出头。

然而,过度地消耗身体导致她心肌炎发作,最终猝死。

人世间最唏嘘的事情莫过去拿命去换钱,可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哪个不是选择了用命换钱。

所有人都知道用命换钱不好,但却无能为力。

睁开眼,房子,车子,包括你想保护的那个人,哪一样不需要钱。

可职场不是慈善机构,它最残酷的地方,就在于它不会对你动一点点恻隐之心。

于是就算灰头土脸,也要拼尽全力,哪怕因此丧命。

所有人都说,努力就有收获。但没有人告诉你:越拼命,越茫然,最后毁掉的不只是自己的人生,甚至还有生命。

03

废掉一个人,最隐秘的方式是“忙杀”

在《精英都是时间控》中,有个词叫“忙杀”。

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太忙,很容易身心疲惫,从而被“杀死”。

关于这点,一个网友深有体会。

他说:我们每周上六休一,其他节假日不休,晚上还经常加班。结果办公室里一直蔓延着浓烈的负面情绪,导致创新能力低下。目前大家干活只能浮于手头的任务。

单看文字,都能感受得到那种溢出屏幕的无奈和压抑。忙碌的时候,哪还有时间梳理做事的逻辑和框架,展望未来更是无从谈起。

其实,身边有太多这样的案例。

前段时间,朋友抱怨,部门为了提高写作产出,说是带领大家“刻意练习”,提高技能。于是部门同事每天早上4点就被催稿,星期六日无休,疯忙了一段时间后,整个团队状态极差。

更让她沮丧的是,越是努力,写出来的文章越没灵气。

996、007、6+2、白加黑,已是常态,手机的便利,让隐形加班也逐渐正统化。没有任何时间喘息的人们,最终被培养成一个机械化的工具人。

排满的是时间,毁坏的是身心,荒废的是成长。

可恨的是“加班文化”偷走的不只是假期,还有今后的人生。

《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的作者李尚龙,曾分享过自己的一段职场经历。

在新东方上班时,大家只要周末加班,就能获得几千元的加班费。很多同事对此非常欣喜,他们沉浸在赚取课时费当中。

但李尚龙坚决不加班,在同事都在笑他傻的那段时间里,他耐心地在家充电、学习、写作。

结果大家也看到了,教培机构受到重创,李尚龙成功转型畅销书作家,年入百万。而当初嘲笑他的那些同事只能纷纷下岗。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一书中有个“管窥效应”。

简单理解就是,我们被企业锁在“加班文化”这一个小管里,眼中只有管口那点世界,根本看不到管子以外的世界和机会。

可怕的是,这种忙碌会温水煮青蛙,让人感到充实和安逸,渐渐地就丧失了思考和进取。

在电影《教父》中,有一句话值得深思: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你看,命运的不公,都来自思维方式的不同。

不带思考的努力,注定是只无头苍蝇,看似奋力,实则瞎忙,结局只会头破血流。

写在最后

还记得书籍《星空》中,有一句话:

“我常常会一个人,走很远的路,在起风的时候,觉得自己像一片落叶。”

这一生,想要平平安安走完,很多时候,困顿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明天和意外,一直并行左右。

我们不该再把“忙碌”压在这繁重的人生之上。有时候,缓一口气,才能换一种人生。

因为人生只有维持足够的精力,才能拼到最后,成为最后的赢家。

我们这辈子,到底在为谁打工?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对错,只有选择。

当你感觉非常累的时候,有时候离职未免不是一件坏事,入职是因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离职也是。

你的平安喜乐,最重要。

点亮【在看】,愿你在努力捡六便士时,也别忘了头上还有月亮。

那么,你有过难熬的加班经历吗?

想过辞职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0 阅读:82
鱼籽酱文化

鱼籽酱文化

有料有梗有温度,百万青年的娘家人。我有故事,想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