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均16个学生,但一个班有50人

安安小小姐姐 2024-10-01 11:07:56

互联网是一个撕裂的信息集合体。

有些区域一个教学班仅有17人,让老师和家长都产生了焦虑感。

而有些区域,一个班有50多人、60多人甚至超过70人,老师和家长同样也有焦虑感,双方都担心照顾不到每一个学生。

这种撕裂感,是城乡二元结构这种社会体系急剧变化下的结果。

一方面,农村的人口大量流失到城市,形成所谓的城镇化,伴随这个过程的,是小学关闭、老师离开。

另一方面,大量的人口以非常高的密度(高层住宅模式),聚集到中心城市。显然,城市规划建设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人口流动的速度。

于是乎,农村招不到学生、城市挤不进学校,成了教育领域典型的社会现象。

当然,得益于九年义务教育这个硬指标的存在,在我国,任何一个学龄小孩,都能接受到法律规定的义务教育。

随着少子化现象的加剧,以及人口进一步向中心城市聚集,这种大班制的现象,会不会得到改善,还是会进一步加剧呢?

在作者看来,答案必须是肯定的。毕竟人口减少之后,中心城市的人口密度将会进一步提升。

从师生指标的变化,也能洞察到大班制现象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下图收集了1978年以来的普通小学专任教师人数,以及师生比数据。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1978年以来,不管出生人口如何变化,专任教师的人数却没有多大变化。

1978年到2016年的近40年间,我国普通小学的专任老师人数,始终在520万到580万之间波动。

2016年以来,小学老师人数才有明显的上升。

平均到每个专任老师头上的学生人数,整体则呈下降趋势。每个老师人均要教的学生人数,从28人下降到16人。

尤其是过去十年(2013年到2023年),全国平均下来的师生比,始终稳定在16人到17人之间。

教育主管机构也有明确要求,小学班级人数,不得超过45人,但现实却经常不受这个规定的约束。

连续十年师生比16人左右,也限制不了大班现象。在作者看来,出生人口减少也未必能阻止这种不合理现象的存在。

一句话总结,人少了,有没有一种可能,资源向某些中心区域集中的可能也增加,而不是减少。

0 阅读:25

安安小小姐姐

简介: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各类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