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二十七年十二月,宋文帝刘义隆得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领的大军已经直抵长江北岸的瓜步。刘义隆连忙登上石头城,向北眺望,他面露忧色,说道:“假如檀道济还在,怎么会到这个地步!”原来,檀道济是南朝的名将,屡建战功,连北魏都对他十分忌惮。可是,檀道济却被宋文帝处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北府名将
檀道济的祖籍是山东济宁,他的先祖在西晋末年迁居京口。檀道济自幼丧父,他和兄长檀韶、檀祗是由叔父檀凭之长大的,后来都投身于北府军中。404年,刘裕在京口起兵讨伐桓玄,当时的骨干力量有二十七人,其中有六人是檀道济家族的。自此开始,檀道济就开始为刘裕效力,他几乎参加了刘裕指挥的所有重要战争。
416年,刘裕亲自率军讨伐后秦,檀道济作为前锋,“所至诸城戍望风降服”。在占领洛阳后,有人建议将四千俘虏全部杀死,然后筑为京观,檀道济断然拒绝,说道:“伐罪吊民,正在今日。”刘裕死后,檀道济还成为顾命大臣,后来率军与北魏作战,成功阻止北魏的南下。在宋文帝时期,檀道济成为北府军中最后的一位名将。
二、犯错遭忌
宋武帝刘裕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主要依靠的是北府军。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府军的主要将领先后离世,檀道济成为硕果仅存的人。刘裕深知北府军的力量,所以他将其分化,任命彭城王刘义康为南徐州刺史,镇守京口;让檀道济“出监南徐兖之江北淮南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充州刺史”。不过即使这样,檀道济仍然成为北府军的首领!
在此之后,檀道济还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刘裕死后不到一年,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就发动政变,废掉了宋少帝刘义符。在这个过程中,檀道济充当了“急先锋”,“引兵居前”,“入云龙门”,“入守朝堂”。后来,檀道济虽然支持宋文帝,可是他却始终没有得到宋文帝的信任。
三、自毁长城
在讨伐谢晦以及北伐北魏的战争中,宋文帝的亲信将领到彦之都没有取得胜利,反而是檀道济屡建战功。在这种情况下,檀道济威名日盛,“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他的手下将领薛彤、高进之英勇善战,被人称为当世的关羽、张飞。有人甚至说檀道济,“安知非司马仲达也”。
以宋文帝为首的刘宋朝廷对檀道济既猜疑又畏惧,“朝廷疑畏之”。435年,宋文帝病重,执政的刘义康召檀道济入朝。檀道济认为自己无愧于朝廷,没有接受妻子的建议,毅然入京。第二年,檀道济准备离京,可以上船了,却又被召回。结果,檀道济被杀,他在临死前悲愤地说道:“乃坏汝万里长城!”檀道济这个人缺乏政治头脑,自己的地位已经非常尴尬,却还卷入政治纷争,加上宋文帝这个人猜忌心极强,最终难逃一死。
参考资料:1.《宋书》;2.《资治通鉴》
幼稚园
不能怪宋文帝,换谁都得杀! 不杀,国家99%被窃取,杀了,后面皇帝能力强一样可以守好国家,甚至统一南北! 不缺人才,缺的是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