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狮怒目:新一轮降准降息,最快本周落地

金子漂流瓶 2025-04-10 02:06:27

经历了假期三天外围市场的腥风血雨——

此时此刻的娃哥,正捧着刚完成回血、还没捂热乎的账户,在惴惴不安中默默等待一个小时后的“赌场”大门打开。

雄狮怒目。

昨夜19:25,人民日报发布评论员文章: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增强有效应对美关税冲击的信心”。

大A开门的前一天,

特朗普公布“对等关税”的第三天——

决策层的信息投放重心,从“对外反制”正式转移到“向内应对”。

这篇文章中,有三个重点。

第一,加油打气。

开篇,

先认识问题——

不回避加征关税对短期出口造成的负面影响。

再加油打气——

打毛衣以来,对美出口的依赖度已经下降,不会对经济造成颠覆性影响;

历经8年打毛衣,我方不仅已经积累丰富斗争经验,经济韧性也越压越强;

针对加征关税,早已打好提前量和富余量,逆周期调节的工具箱里还有工具。

人日的评论员用了一句话,来概括“应对的底气”:

天塌不下来。

第二,投放政策预期。

应对冲击,不能只有加油打气,也得有具体的政策落地。

关于具体政策,决策层也给出了态度和方向——

降准降息,随时可以出台;

坚决稳住资本市场,稳定市场信心;

两会上的财政赤字、专项债和特别国债,还有进一步扩张空间;

把消费打造成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推动居民增收减负,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怎么讲呢?

虽然没有明说,但上面的态度基本已经明确:

放弃外部的幻想,重心放在内部更大规模的刺激政策。

接下来,

是娃哥的分享时间。

虽然人民日报评论员的这篇文章很简洁,但里面藏的东西却非常多。

第一,降准降息,最快本周落地。

虽然,

降准降息是最没啥好讲的,但偏偏又是大家最关心的。

自去年底以来,央行一直喊着要“适时降准降息”。然后到了今年年初,央行的口吻变成了“择时降准降息”。

适时与择时之间,LPR已经连续五个月按兵不动。

请注意!

这次决策层提到“降准降息”时,措辞发生了变化:随时降准降息。

适时-择时-随时,措辞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真的要来了!

新一轮的降准降息,真的要来了。

娃哥的个人判断是——

最快本周,最晚下周。

并且,

幅度不会小。

第二,今年的刺激政策,大概率会超预期。

“加征关税的影响与冲击”,相关的分析研判文章已经有很多。

要应对这样的冲击,仅靠降准降息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

这次的文章中,在降准降息之外,还专门提到了一句话:年初定下的财政赤字、专项债和特别国债,还有进一步扩张空间。

娃哥看到这句话,心里一紧。

你们知道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么?

娃哥在之前分析“2025工作报告”时,提到过三句话——

今年的赤字率4%,是近15年来最高;

今年的政府债务规模预算13.8万亿,是近10年来最高;

今年的特别国债发行规模1.8万亿,也是近10年来最高。

年初定下的财政赤字、专项债和特别国债规模,已经是历史新高。

如今又说,

还有进一步扩张空间……

你们说,

这意味着什么?

不计代价的稳增长。

可能大家已经知道一定会有刺激政策,但我想强调的是:刺激政策的力度,会超过你我从未预见的程度。

第三,放弃幻想,斗争到底。

围绕这次的加征关税,决策层的应对和回应,还有三个跟过去不太一样的地方。

1、反击的速度和力度很快。

之前,

是边声讨、边对话、边谈判。

这次,

是立即宣布了11条反制措施:对美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的关税等。

2、回应冲击和打气预期的速度很快。

近三年所直面的历次外部冲击中,这次是回应冲击、打气基层最快的一次。

回应快,意味着什么?

一方面可以说,我们也学会了预期管理,

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希望基层快速响应、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

3、七成的字眼,都在强调“以内为主”。

之前,

我们遇到关税大棒冲击时,往往还会专门挪出来一部分内容讲讲讲:如何寻找新的外部市场。

而在昨夜的文章中,

近乎70%-80%的内容,都在反复强调四个字:以内为主。

货币政策,以内为主——

不再管美联储是否降息,反正我们随时都可降息;

财政政策,以内为主——

进一步扩张已是历史最高的债务预算,扩大政府投资规模;

刺激政策,以内为主——

反复强调要稳住居民资产价格,要稳住内部资本市场,要扩大内需。

以上三个不同以往的小细节,给外部释放出一个隐晦的态度:

我以内为主也能扛,能谈谈,不能谈,就算逑。

干瞪眼。

自“对等关税”宣布以来,很多人给我留言,让娃哥聊聊。

其实,

真没法聊。

现在网上全都在选边站队:

跪派说,不该反制,该软得软。

我们需要鹰酱的市场、技术、订单、资金,一旦反制,企业的日子会很难熬。不要搞宏大叙事,要关注百姓生计。

硬派说,软个迪奥,该干得干。

人家把桌子都掀了,我们不反制,他们就敢骑到咱脖子上拉屎。跪了就能饶过你?大清倒是跪了,百姓生计好过了么。

这特么怎么聊?

怎么聊,都是在往坑里跳。

无论站哪边,舆论的漩涡都能卷死我这个两百来斤的大胖子。

幸好,

昨晚有了这篇评论员文章。

然后,

娃哥就有了聊聊的载体。

其实,

关税之争的本质,是全球最大甲方和全球最大乙方之争。

甲方(鹰)认为,我吃亏了;

乙方(兔)认为,快别逼逼了,我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于是,

甲方掀了桌子,以砸烂生意、承担通胀为代价来胁迫乙方让渡利益。

——想做生意,就得跪着听我的。

乙方一边搞技术上的“国产替代”,一边搞外贸上的“一带一路”,还捎带手的搞金融上的“人民币国际化”。

——虽然喊着扩大内需,实际目的是逐步完成“去甲方化”。

摩擦之中,

甲乙双方不断打出自己最大的底牌。

甲方说,

老子不靠你,想要卖货给我的人多的是,我要把你踢出贸易圈。我要加关税,要让你的商品丧失一切价格优势,要让你的出口企业没有利润。

乙方说,

老子更不靠你,我国内市场大得很,我降准降息、我扩大政府投资、我加大财政补贴和消费补贴,我自产自销不知道有多乐呵。

实际上,

现阶段谁也离不开谁。

双方打出最大底牌的目的,

就是两个相互依存的人,互相向对方证明“我离开你也能活”,以此逼迫对方能做出让步和谈判。

像什么?

两个刚谈恋爱的人,在玩一种“谁先开口谁先输”的无聊游戏。

娃哥这么讲来,

是不是瞬间觉得“天似乎也塌不下来”。

所以,

娃哥的判断是——

到最后,双方都会憋不住,大概率都会各自退一步。

因为爱嘛,因为暂时还离不开嘛。

只是,

当下正是较劲的时刻。

也是,

国内降准降息的货币政策、扩大赤字的财政政策、托底居民资产价格的稳增长/稳消费政策,集中投放的时刻。

大概就是这样。

站在这个角度上看,

娃哥对人民币资产依旧持相对乐观态度,复苏的大趋势不会因此改变。

0 阅读:0
金子漂流瓶

金子漂流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