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06年的英国卡洛斯利汽车制造公司,于1923年开始研发一款轮式装甲车,1925年经过测试,定型为M25。该车采用铆接方式,引擎位于车体前部,发动机罩呈平坦行状。两个座位的驾驶舱设有装甲卷帘,前后轴都有宽大的挡泥板覆盖,前大灯装在前轮挡泥板上面,悬挂系统是半椭圆形弹簧。
八七式装甲车
卡洛斯利M25装甲车的前保险杠,可根据需要安装探照灯,车身中部的两个小侧门,是用于进入车体内部的,车身两侧有三个可滑动的观察窗。M25的炮塔为半球形,由英国维克斯公司铸造,可容纳两挺机关枪,能90度旋转。炮塔最顶端是一个分体圆顶,作战中人从这里探出头观察时,两侧圆顶可提供保护。
M25型装甲车量产后,首先卖给驻扎在印度的英国军队100辆,它们用于巡逻警戒。国内的英军和南非军队各自购买了2辆,阿根廷和加拿大分别购买了6辆。日本于1925年订购了12辆,命名为八七式,它们全部装备海军陆战队。
1937年8月13日,侵华日军向上海发动进攻,海军陆战队的八七式装甲车配合作战,因为这种车数量少,所以起的作用有限。并且该车原始设计没有越野能力,轮胎还是实心,因此八七式装甲车只出现在上海、天津等城市执行巡逻任务。
八七式装甲车参数:
车长5.03米,宽2.5米,高2.8米
轴距3.43米
战斗状态时重量2086公斤
装甲厚度为8-11毫米
乘员5人,包括指挥员、司机、两名机枪射手、一名供弹手
动力为四缸汽油机,功率65马力
最高车速每小时65公里
武器为两挺维克斯7.7毫米重机枪
这12辆八七式装甲车用了几年,后来因为缺少零配件,最后只能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