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销量是衡量企业行不行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2024年上半年的销量已经出来,从Top20的汽车企业中,你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结论就是,合资品牌逐渐衰落、国产品牌逐渐兴起,今年已经能看出来端倪,明后年会更明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2c38ce49eb5a58e9e9df26a9e607344.jpg)
图中数据是乘用车联合会的数据,只包含中国市场的乘用车。从中能看出以下几点:
1、比亚迪地位强势。
比亚迪跟其他车企单月、累计销量都分差明显很大。按照当前各家车企的增长速度,这个差距还会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a7284a64c2231268778267c5c61224f.jpg)
比亚迪品牌车型多、覆盖范围大,在新车型价格策略上也更积极,去年的冠军版、今年的荣耀版,都是销量大的保证。Top1的地位已经是稳了的,别的很多车企都必须被动的跟着比亚迪的动作制定运营策略,这个短时间内没办法改变。
2、大众抗风险能力较强。
大众品牌在国内市场相较于其他合资品牌,还是“耐操”很多,一是因为用户基础好、新产品不藏着掖着、一直实在的迭代;再就是新能源领域一直比较积极主动。是可预见的几年内,唯一有希望稳住阵脚的合资品牌;
我们熟悉的很多大众品牌车型更迭速度要比丰田、本田、日产等快不少,SUV的布局和轿车的优惠也比较完善,这是它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抗风险能力比较强的基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af7cb7f7d9c5c0525ca671e5c54d641.jpg)
而且,在新能源领域动作也更早、更主动,有ID系列、跟江淮、小鹏汽车的合作也很务实,软件上跟中国企业的深度合作也是独一份。
3、丰田、本田岌岌可危。
两个丰田跌出前前十、两个本田跌出前二十的趋势已经有了,这以前谁敢相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a1fab0e949a50f67851800667e5648d.jpg)
丰田和本田需要更有竞争力的车型,不然基础都被掏空了。Top10中取代取代两个丰田的最有机会的是理想和问界,两个新品牌在市场表现中比较强势,关键是新车定价也比较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eb4b2047427d392327d8bad92a0f633.jpg)
丰田的BZ系列和本田的eN系列,完全算不上成功甚至都算不上打开局面。汽油车领域依靠卡罗拉、CR-V这些经典车型还能扛一段时间,但是插混车型来的太晚,明明有技术优势,但是都没能体现出来。
4、特斯拉最牛?
有一句实话,很多人不爱听,这个排行榜最NB的是特斯拉,真正在卖的就2款车,S和X销量忽略不计,但是单月还能卖出6万辆,不服不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8bf701ec5f3edae754002fadc637bf8.jpg)
原因其实不复杂,技术上特斯拉是电车的先驱,很多车型都多多少少取过经,即便特斯拉Model 3还是个几年前的“老车”、Model Y也一直不改款,但是产品维度还继续能打。
普通人对特斯拉品牌的认可度也很高,今年特斯拉在“安全数据”上得到国家认可后,为数不多的竞争负面因素又少了一个,后续劲头还是挺高的,明年改款的Model Y一定会来,到时候它的销量还会继续稳定下去。
5、德系豪华三强,卧龙凤雏。
三个企业,难兄难弟、卧龙凤雏,谁也别说谁。
中国市场这么好的豪华品牌基础,被后来的品牌打的满地找牙,都在吃老本,谁先吃完谁完蛋;以前30万买车,不买奔驰宝马奥迪不是人,现在看看问界觉得不错、看看理想觉得还行、看看蔚来也可以,极氪、小鹏等等都有30万级别的车,这哪儿说理去?
6、日产就不说了,就靠一个轩逸撑着,轩逸什么时候撑不住,日产也就撑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