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清平乐》电视剧照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文武双全,武能治兵,文可治国,是宋仁宗时期的著名能臣。他发起的庆历新政虽最终失败,但其开创的变法革新先例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铺垫了道路,其高风亮节和高尚节操也成为了后世的精神榜样。范仲淹善文辞,有《岳阳楼记》《严先生祠堂记》等名篇传世,并有《范文正公文集》流传于世。
《岳阳楼记》相信很多人初中时就学过,今天我们一起温习《严先生祠堂记》,这篇文章也摘录在《古文观止》中,感受范公笔下的严先生风采。
【创作背景】《严先生祠堂记》写于范仲淹贬居睦州之时。史载他每次外贬,同僚都要为他饯行,第一次称他“此行极光”,第二次称他“此行愈光”,第三次称他“此行尤光”。可见他的被贬,实际上恰好是他心忧天下的写照。睦州人杰地灵,既有新安江这样的奇美山水,又有严子陵这样的高义之士,身为知州的范仲淹由严子陵而联想到自己,由汉光武而联想到当世之时弊,于是当他“来守是邦”,即着手“构堂而奠”,写下这篇文章。
【正文】注释:
1、先生:指严光(公元前37年—公元43年),名光又名遵,字子陵,西汉末浙江余姚人。少年时代就到外地投师,刻苦好学,博学多才,性格耿直。在学时与南阳人刘秀是同学,两人白天探讨奥旨,夜来抵足而眠,结下深厚友谊。后来当上皇帝的刘秀十分钦佩严子陵的人品才学,要他担任谏议大夫,这是一个很高的职位,但他不肯接受。后来干脆不辞而别,回到家乡余姚隐居。
2、赤符:《赤伏符》,新莽末年谶纬家所造符箓,谓刘秀上应天命,当继汉统为帝。后亦泛指帝王受命的符瑞。
3、蛊:六十四卦之一。
4、上九:卦爻的最上层为阳爻。
5、屯(zhun)六十四卦之一。
6、复:复除徭役
7、臣妾:原指男女奴隶,这里引申为被统治的人民。
8、亿兆:古代以十万为亿,十亿为兆。
【译文】严先生是光武帝的老朋友,他们之间以道义互相推崇。后来光武帝得到预言天命所归的《赤伏符》,乘驾着六龙的阳气,获得了登极称帝的时机。那时他统治着千千万万的人民,天下有谁能比得上呢?只有先生凭着自己的节操而高出其上。后来先生与光武帝同床而卧触动了天上的星象,后来又归隐江湖,回到富春江畔隐居,清操自守,鄙弃禄位,达到了圣人自然清静的境界。先生视官爵为泥土,天下又有谁比得上呢?只有光武帝能够用礼节对待他。
在《盅》卦的“上九”爻(yao)辞中说,“大家正当有为的时候,偏偏显示不事奉王侯,保持自己品德的高尚。”先生正是这样做的。在《屯》卦的:“初九”爻辞中说,阳气(帝德)正开始亨通,因而能够显示“以高贵的身份交结卑贱的人,深得民心。”光武帝正是这样做的。可以说先生的品质,比日月还高;光武帝的气量比天地还广阔。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气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质的崇高呢?先生的作为使贪婪的人清廉起来,胆怯的人勇敢起来,这对维护礼仪教化确实是很有功劳的。
我到这个州任职后,开始建造祠堂来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让他们负责祭祀的事情。从而又作了一首歌:
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
【赏析】《严先生祠堂记》是一篇散文。文中处处将严光与光武帝并列,写光武帝“以礼下之”,礼贤下士,实际上写出严光鄙视显贵,为人高洁的气节。文章隐隐地批评了当时社会钻营官场、追求名利,贪污腐化的恶习;赞颂严光不图名利,视官爵如泥土的高尚品德;也赞扬了光武帝能以礼待人的优良作风。全文结构精巧,虚实结合,以虚衬实,相得益彰。
《严先生祠堂记》这篇文章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写作特色:
1. 夹叙夹议,相得益彰
文章开篇叙述严光与光武帝刘秀的交往事迹,接着发表议论,赞美严光的高风亮节,以及光武帝的礼贤下士。叙议结合,使文章既有史实依据,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2. 对比鲜明,突出主旨
文中将严光的不慕荣利与众人对荣华富贵的追逐相对比,将光武帝的礼贤下士与一般王侯的骄横跋扈相对比,鲜明地突出了严光和光武帝的高尚品质。
3. 善用典故,增强说服力
如引用《周易》中“蛊”卦和“屯”卦的爻辞,来阐述严光和光武帝的行为符合道义,使文章更具文化底蕴和说服力。
4. 语言简练,韵味悠长
全文篇幅不长,但用词精准,简洁明快。尤其是结尾“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严先生的敬仰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韵味无穷。
5. 主题深刻,富有教育意义
通过对严先生的赞颂,倡导了一种不趋炎附势、坚守节操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