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这个话题,但一直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写。
这几天反反复复的看了这个视频,内心还是久久不能够平静。
就在几天前,中西部的人开始往江浙沪返程,他们很多人大多数都会走一个高速,那就是宁洛高速,他们大多数会路过一个地方,叫吴庄收费站。

在网上,有个视频,这个视频有150多万的点赞,有十几万的评论,航拍的效果确实很震撼,令人觉得匪夷所思。
浩浩荡荡排起了长队,感觉有延绵十几公里的样子,每个车都亮起了红灯,在等待着下高速。
有人说,这样的场景很壮观,大家都买起了车。
有的人说,这是很无奈的一年一次的大迁徙。
但是打开评论区,你会发现这里的人生百态,而我也终于释怀了,想着在三线城市生活也挺好的。

1.
今年很奇怪,奇怪的点在于两个。
一个是年底的时候,不少人从外地回到农村老家过年,往年的时候大家都不怎么回来,一个很大的村里,几乎是看不到什么人,哪怕是到了腊月二十八,村里还是很冷清,赶集的人,大多都是年纪大的人,他们像往年一样,买春联,买鱼,买鸡,准备着年货。
但是很少见到年轻人。
但今年很多人都回来了,可能这是一个暖冬,从大城市回到农村过年,也不觉得冷吧。
村里,冷清了一年,算是有了一点点热闹,甚至,看到不少人在村口打牌聊天喝茶。

第二个就是返程,返的也很早。有的是大年初一就走了,大年初二的时候村里面恢复了冷清,但更多的是在初八去的时候返程。一来是因为家里的亲戚都走完了,二来是因为高速要收费了,为了省几千块钱的路费,很多人感觉是刚回来没两天,又要返程了,所以才形成了这壮观一幕。
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的人开始向江浙沪返航。
有人调侃,这是牛马专线。
这话说的难听,但似乎也是合理的。
很多人现在算是有钱了,买了车,每年过年的时候开车回家,把车停在家门口,也算是一种现象吧。

对于很多人说,多年的坐火车换来一辆私家车,这已经不是什么所谓的功成名就,只是说,我这么多年的辛苦,算是有了一个结果。
只是啊,春节就是那么几天的假期。
除去在路上的时间,除去走亲戚,除去办年货,转眼间,就开始上班了。
为了省一点过路费,很多人哪怕是正月初十开工,但偏偏,会在收费之前返程。
于是我们就看到他们路过吴庄收费站,才有了这壮观的一幕。
然而看到评论区的这些评论,我陷入了沉思。

2.
比如说,有的人说去年送老公走的时候是下着小雨,今年送老公走的时候也是下着小雨,看着老公哼唱着曲子,假装很轻松的样子,但这种日子她实在是受不了了,想早一点结束这种异地的生活。

也有一辆车,车门上写着,爸爸,不要走五个字。这五个字是孩子最简单也是最想要的画面,让人看着心疼。

可是不走怎么办呀?
一家老小都等着出去打工呢,不出去打工,可能三五天还行,时间久了,自己都急的不行。
不说是什么车贷房贷,就是村里的人情世故需要花钱的地方,也是够头疼的。

每个人,不是想出去打工,而是必须出去打工才行。
我也看到有人说,究竟是怎样的前程似锦,才让你那么拼命的往外走呢?
错了。
什么前程似锦。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那只是在温饱线上挣扎罢了。
前程似锦的人,时间是自己来把握的,更不会出现在高速拥堵的路上。
对于大部分来说,早早返程,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3.
我想起来我们这一辈的人,小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很穷,我们做了留守儿童。
父辈们在外地打工,基本上一年就回来一次,大多都是腊月二十七八从外地回来,匆匆忙忙的办年货,走亲戚,然后到大年四五六的时候又开始返程了。
几乎一年也就回来这么一次,一次也就是几天的时间而已。
那个时候我很小,才几岁。觉得过年真好,不仅有压岁钱,还有父母陪着,还能够走亲戚。
那个时候走亲戚,是步行的,或者是骑着自行车,一上午只能走一家亲戚。
后来我上了大学,自己回家的机会也少了,父母回家的机会更少。

虽然说上学上了十几年,但跟父母相见的日子是屈指可数的,而当我读了大学之后,当我有了孩子之后,似乎也会走父母的老路。
把他们走过的路再走一遍。
那就是,把我的孩子留在老家,我出去打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无奈。
说实话,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每个人都不信命的,尤其是考上大学的这一波人,几乎都是信奉一句话,那就是知识改变命运。

我们这些人说是小镇做题家也没错,说是十年寒窗苦读也没错。
我们都经历过留守儿童的日子,小的时候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后来独自上学,过了独木桥,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了,来到外面的世界,觉得可以逆天改命,可以走出河南这个比较卷的省份。
有的人去了上海,有的人去了北京,有的人在杭州站稳了脚跟,年入几十万。
说实话,每到过年的时候,我都羡慕我的那些同学,有的人进了华为,年薪几十万,有的人进了阿里巴巴,年薪几十万,他们好像随随便便一年赚的钱都是我这一辈子赚不出来的。

我真的真的特别羡慕他们,有时候就觉得我也是大学生,他们也是大学生,我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怎么我就赚钱赚不过他们的?
后来想了想,是啊。
这是一定的。
因为他们都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而我毕业之后就回到了我们这里的三线小城市。
在这里结婚生子,在这里安家落户,在这里朝九晚五。
三线城市,没有什么所谓的加班压力,你想上班就上班,不想上班也就无所谓。星期天的时候,带着老婆孩子出去钓鱼,或者是游玩,或者是回老家种地,怎样都行。
三线城市,就没有北上广深的那种拼搏感觉。

4.
很多时候,我都羡慕他们,羡慕他们能功成名就,羡慕他们翻了身,赚了大钱,在外面买了房子。
有时候我听到有同学把自己老家的户口迁到北京或者是上海,我都觉得真厉害,这才是真正的逆天改命。
从农村,转身一变,成了大城市的人。
不管他们是在什么公司,担任什么职位,至少来说,他们的孩子以后会接受到更好地教育资源,他们的孩子会走的更远,他们的孩子可以10分钟到少年宫,而我的孩子,可能还是需要10年20年才能够达到少年宫。

我羡慕那些翻身的同学,实在是羡慕。
然而,这几年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
总是年底的时候,我想找同学们聚一下,发现聚不起来。
起初我以为是没时间,后来才知道是他们要么是没回来,要么就回来了事情很多,当时我就觉得这可能就是隔阂吧。
他们是在北上广深,他们实现了翻身,他们实现了逆天改命,而我又回到了三线小城市。
可能我的孩子会走我的路,而我也在走我父辈们的路。
这就形成了天壤之别的局面。

然而这几年我身边的人,大多都是腊月二十八九回来,到了大年初四就开始返程了。
这几年,老一辈的人,逐渐的在离开。
我一个同学,他姥爷去世的时候,他在加班,最后也没有回来,成了一生的遗憾。
还有一个同学,几年前把户口迁到了上海,好多年都没有回来过,他爷爷去世的时候,他也没有回来,搞得他的父亲要跟他断绝父子关系。
人生啊,各有各的不容易。

5.
还有的人说,一年也就回来几天,亲戚还没走完呢,结果公司里打电话让返程。他们说,确实拿着高薪,但过着身不由己的日子。
我不知道他们是在凡尔赛还是在安慰我,但是渐渐的我接受了一切。
我觉得在三线城市里生活也挺好。
我不用着急的返程,不用担心高速的路比较拥堵,不用在吴庄收费站这里排起长长的队。
我很庆幸的是,我离家近,家里一旦有什么事情,我可以两三个小时就能到家。长辈们也是觉得我没有远离他们,心里面有了底儿,家里面有什么事情也跟我商量。

我这几年开始渐渐的跟村里的人打起了交道。
人情世故这一块也开始多了起来。
我像是走了父辈们的路,慢慢的在村子里面参与红白事儿,慢慢的开始关心庄稼地。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颓废,这是不是所谓的没有出息。
但我看着很多人日夜兼程的从老家奔赴到外地,在高速路上堵着,打开后备箱,吃着从老家带的馒头、煮熟的肉,还有包好的饺子。
那一刻,我不知道他们是幸福的还是心疼的,但我知道那应该是很凉很凉的。
老家有老家的好,在外有在外的好。

可能这辈子我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了,但是我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在三线城市里,我一定会陪着我的子女长大,我会陪伴她的童年,陪伴他的少年,我会接着孩子上下学,我会陪他到田间地头走一走。
春天的时候去村头放风筝,夏天的时候,带他去河里捉鱼。




我仿佛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没有走出去这个省份,但这可能就是每个人的生活吧。
背井离乡为了前程似锦也好,留在老家碌碌无为也罢,这就是生活,奔波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