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的谋士水平,到底有多高?为什么有人说范增只是三流谋士?

妖火历史观 2023-02-11 22:14:47

作为秦朝末年最有名的谋士之一,范增的谋略水平,其实是很难判断的。

这主要是因为,正史上有关范增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

不管是在《史记》还是在《汉书》当中,都没有单独记载范增的传记。而范增的事迹,也全都是从其他人传记当中,散乱的记载了一些。至于说范增这个人,到底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祖上是谁,我们一概不知。

而且,在楚汉战争期间,有关范增的事迹,也只有寥寥几处而已。而在这几处事迹当中,也只是记载了范增的一些态度,并没有记载范增提出这些方案的时候,自身依据是什么。比如说,范增提出,要拥立义帝熊心,或者要在鸿门宴上诛杀刘邦。但是这些事情,背后范增到底是怎么考虑的,有没有做了之后的详细计划,这些史书一律都没有。

有人可能会说:没有这些态度上面的记载,这很重要吗?谋士的工作,不就是要给主君出谋划策,告诉主君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吗?

对此,我们只能说,请不要被电视剧给误导了!历史上真实的谋士,其实是现代国家智库的简化版。一个真正的谋士,绝对不是像电视剧里那样,自己装装神秘,关键的时候给领导出个主意就可以了。

真实的情况是,一个谋士,如果想要让主君认可自己的计划和方案,首先他得有一套完整的论证依据,至少他得先说服主君才行!如果没有足够的论证依据,谁又能保证这个谋士出的主意,不是随便拍脑门想出来的呢?

真实的谋士,不是负责帮主君做选择的,而是要提供一套完整的方案,让主君来进行挑选和思考的。

所以,我们看历史上那些著名的谋士,他们的传记当中,都会有他们的详细理论成果。比如说张良有联合诸侯王针对项羽的整体计划,诸葛亮有隆中对,贾谊有盐铁论。因为有这些理论上的论证过程,所以我们可以认可这几个人的智谋水平,认定他们就是顶级谋士。

但是范增没有。

范增拥有的,只是在一些关键的时候,说了几句话而已。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世对于范增的争议,才会变得特别大。有的人认为,他是不输张良的绝代谋士;也有的人认为,范增其实能力非常一般。只不过是历史恰好把他推到了那个点,让他名气稍大一些,但是范增本人的能力,其实根本就配不上他的名气。

因为缺乏足够史料依据,我们也不好判断,范增的真实谋略水平。但是我们可以简单来回顾一下,范增在秦末历史上,到底做过哪些事情。通过他做的这些事情,或许我们也可以来判断一下,范增的真实水平。

在正史上,范增一共出场了五次。第一次出场,就是他投奔项梁。当时陈胜吴广已经被杀了,而项梁则是率领八千子弟兵,刚刚走出会稽郡,开始联合其他起义军领袖,准备商量一下接下来怎么和秦朝打仗。

就在这个时候,范增来到了项梁军营。

这是范增在正史上的第一次出场,据史书记载,当时的范增,已经年近七十了!也就是说,从时间上推断,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范增已经五十多岁了。历史上那场长平之战爆发的时候,范增应该刚刚成年。

而这样一来,第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既然范增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战国时期,而是是处于战国时期最混乱的时代。如果范增真的是顶级谋士,那他为什么在三四十岁的时候,没有在战国时期名扬天下呢?

要知道,范增壮年的时候,正好是秦国横扫天下的时代。在那个时代,毛遂、信陵君、春申君、吕不韦……这些人都曾经和范增在同一个时代进行活动,既然他们可以扬名天下,为什么范增在战国时期,就一点事迹都没有呢?如果他真的是顶级谋士,为什么在他年轻的时候,不去参加战国时代的混战呢?

对此,我们当然可以说,范增属于那种大器晚成的类型。或许,在战国时期,范增三四十岁的时候,还不是一位顶级谋士,所以才没有出山。

而接下来,当范增出现在项梁面前之后,范增确实展现出了一定的智慧。范增面见项梁之后,首先提出来的,就是要让项梁拥立一位楚国王族后裔,作为新的楚王。而这位楚王被拥立起来之后,所有楚国派系的起义军,就有了主心骨。项梁自然也就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拉拢其他楚系力量,不断和秦国对抗了。

而范增当时劝项梁的理论基础,史书上倒是有所记载。根据《史记项羽本纪》当中记载,但是范增的原话是:

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後也。

从这段话当中,我们倒是可以看得出来,范增其实还是有一定的理论水平的。至少,他分析了楚系起义军,当时存在的一些隐形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时范增真正说的话,应该比史书上记载的更多,他当时应该完整的论证了拥立楚王的理由和好处。

所以接下来,项梁才会选择接受这个建议,拥立了楚王熊心。此后,项梁更是对范增委以重任,直接让范增做了自己身边的头号谋臣。

而拥立楚王熊心这个选择,后来的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了。靠着拥立楚王的这张牌,项梁确实是在极短时间内,就收拢了大量的楚系力量,迅速壮大为秦末最强的一支农民军势力。而且,也正是因为楚国拥立了楚王,其他国家没有拥立自己的王,导致楚系起义军在秦末异常强大。不管是刘邦还是项羽,亦或者是吴芮、英布等人,严格来说,其实都算是楚系力量。

所以,范增的这个计划,不但让项梁在短时间内,实力大增,同时也让整个楚国派系,在秦末混战当中,抢占了先机。

但同时,这个选择,也让后来的项家,受到了更多的掣肘。那位楚王被拥立之后,显然也不甘心做一个傀儡,后来私底下更是用了很多手段,想要制衡项家。而从这个角度来说,范增的这个计划,其实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

第二次出场,则是在项梁死后。

拥立了楚王之后,项梁确实在极短时间内,就成了楚系力量当中最强的一个。但这样一来,项梁也吸引了秦朝主力的针对。所以后来,没过多久,项梁就和秦朝那边的章邯打起来了,然后还被章邯干掉了。

而项梁战死之后,章邯迅速率军北上,准备去清剿刚刚复国的赵国。

这个时候,楚国这边,那位楚王熊心,则是准备派五万楚军精锐北上,前去救援赵国。当然,楚王派出去的这五万精锐,准确来说,其实就是项家的军队。但问题是,这支援军的人事任命,非常有意思。

首先,担任全军主帅的,并不是项家人,而是宋义。宋义是楚国老臣,当年在楚国曾经做过令尹。从身份上来说,确实也足够做这支军队的领导人了。而接下来,排在宋义之后的,才是项羽,这位项家军的实际继承人。

但是在项羽之后,范增则是被单独提了出来,直接被任命为这支军队的末将,也就是三号人物。

这也就意味着,当时的范增,并不是什么单纯的谋士,而是真正有实际兵权的。而且,当时范增不光得到了项家军的认可,甚至还得到了那位楚王的认可!

这就很奇怪了。

我们当然可以说,这是那位楚王在有意报恩,想要感谢一下范增之前提出拥立他的功劳。但即便如此,范增当时依然是同时得到了两方的认可。

这种能力,显然也很厉害。

而再之后,到了巨鹿之战的时候,范增反倒是没有出现了,或者说没有在正史上再出现。在《史记》当中,司马迁老爷子用一大段话,详细写了项羽是怎么杀宋义,然后又是怎么得到全军的支持。

但是在这一大段文字当中,从来都没有提到过范增。

这就很奇怪了。

而接下来,项羽带着人破釜沉舟,击败秦朝大军,乃至后来和章邯进行对峙。这段历史记载当中,同样也没有范增的身影。

所以,在这段历史当中,范增到底干嘛去了呢?项羽杀宋义,破釜沉舟,这些到底是不是范增出的主意?还是项羽自己想出来的办法?

因为没有史料记载,这一切,我们都不得而知。

在之后,范增第三次出场,就是在鸿门宴上了。那那场鸿门宴上,范增力主直接干掉刘邦,甚至私自派了项庄上场,打算借着舞剑的机会,直接刺杀刘邦。但结果,这场刺杀,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了。

而鸿门宴结束之后,当范增得知刘邦离开之后,则是断定‘项羽不足以共谋大事,以后夺得天下的,肯定是刘邦’。

因为范增的这段话,所以后世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时候的范增,就已经预料到未来的楚汉战争了。

但这样一来,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

范增当时到底是出于什么理由,才断定刘邦以后一定会得天下呢?谁又能保证,范增当时说这番话不是气话呢?

而且,史书上也没有记载,范增选择杀刘邦的完整计划,到底是什么。很多人可能觉得,既然当时项羽占据绝对优势,已经彻底把刘邦拿捏住了,那还不是想杀就杀吗?

其实还真不是!

要知道,当时刘邦那边,麾下也是有将近十万人的。所以,一旦项羽真的杀了刘邦,怎么处理这十万人,也是一个大问题。是选择就地坑杀?还是选择全部接管?如果选择接管的话,到底又该如何接管呢?

所以,杀不杀刘邦,只是一个选择问题。但是杀了之后,怎么处理后续的麻烦,那需要一个详细的计划。作为一个谋士,范增要做的,就是要提供给项羽这样一个完整的计划。

如果正史上记载了范增的详细计划,而且这个计划从后世的角度来看,确实可行,那范增就是绝顶牛人了!甚至比张良还牛!毕竟,能够在鸿门宴之前,就看出刘邦的威胁,甚至看出未来楚汉战争的走向,这种洞察力,那绝对是超一流的。

但是如果范增没有做这个计划,他只是单纯觉得,杀了刘邦比较安全,没有做任何后续的布置。那他就是一个烂到家的三流谋士了。

而范增的第四次出场,则是接下来的分封过程。在分封各大诸侯的时候,范增给项羽出主意,让项羽把刘邦封到汉中。同时,范增还主张项羽自己占据关中地区,但是被项羽拒绝了。所以后来,范增只能退而求其次,转而提出把三位秦朝降将,分封到关中地区,形成了三秦分割关中,联手对抗刘邦的局面。

客观来说,这个结果,其实也很高明。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如果不是韩信的出现,就算刘邦有了暗度陈仓的计划,他也未必打得过章邯。在没有韩信的情况下,刘邦偷袭关中,最后的结果,极有可能是被章邯直接打回蜀地。

所以,当时范增的这个分封策略,其实还是可行的。

至于第五次出场,就是范增的谢幕了。楚汉战争开始两年之后,就在刘邦被项羽全面压制的时候,刘邦采取了陈平的建议,对项羽使用了离间计。

在这之前,项羽已经在正面战场上压制了刘邦,逼得刘邦不得不主动求和。而范增则是认为,应该乘胜追击,彻底消灭刘邦。就是在这个时候,刘邦为了解决掉范增这个马夫,采取了陈平的离间计。

接下来,刘邦会见项羽派来的使者,准备特别精美的食物。但是等到问清楚使者的来历之后,刘邦却故作惊讶,说‘自己以为他是范增的使者’,然后就换上了简陋的食物。等到使者回去之后,自然对项羽禀报了这件事。而项羽知道这件事之后,自然也就对范增越发猜疑,不再信任范增,并且将范增彻底免职了。

在这之后,范增一气之下,直接回了老家。不过,因为年龄太大的原因,范增在路上的时候,就一病不起,然后直接去世了。

这就是范增在历史上的五次出场。

纵观范增的五次出场,我们不难发现:范增在几个关键时刻,确实是很有远见的。比如说,坚持杀了刘邦,坚持不议和,要直接消灭刘邦……这些坚持,如果从后世历史的角度来看,确实都很有道理。

但问题就在于,因为相关史料的缺乏,我们不知道范增提出这些建议的时候,到底都是怎么想的。更不知道他有没有一个完整的计划!如果范增在杀刘邦之前,以及在议和之前,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规划,而且这个规划确实可行,只是项羽没采用,那范增就是顶尖谋士。

而如果范增当时只是一拍脑袋,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然后就提出来了,那他就是一个三流谋士。

对于一个谋士来说,结果确实很重要。但同时,得出结果的过程,往往同样也很重要。

当然,我们也可以抛却过程,只看结果。而如果单纯从结果来看的话,范增显然也不算一个成功的谋士。谋己,范增最后失去了项羽的信任,落寞而终;谋人,范增确实做到了,他确实给项羽提了不少建议。

谋兵,这方面存疑。虽然项羽确实很猛,但不管是巨鹿之战,还是后来的楚汉战争,范增到底都出了哪些主意,我们不得而知。所以我们也不好说,项羽的那些战绩,到底是项羽本人的功劳,还是范增谋划的功劳。

谋国,范增最后显然失败了。虽然他眼光不错,很早就看出了刘邦的威胁,确实有为国家出谋划策的能力。但最后,项羽战败了,这也是事实。一个真正的顶级谋士,除了会给国家出谋划策之外,为自己谋取主君的绝对信任,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但是这一环,范增显然没做到。

至于谋士的最高层次,谋天下,因为项羽最后没有统一天下,所以范增也没这个机会。但显然,范增主张的分封策略,从战术上来说,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从战略上来说,问题很大。从这个角度来说,范增在谋天下的方面,也不算成功。

所以,这样算下来,范增或许确实是一个顶尖谋士,但他最多也只能算是一个失败的顶尖谋士。而张良等人相比,那结果显而易见,范增要差的太多了。

1 阅读:920
评论列表
  • 2023-02-17 22:42

    我只知道他建议项梁立楚怀王,差点把项羽坑得永世不得翻身!本来明明是项家军的接班人,结果被坑得边缘化了,如果不是项羽杀宋义夺兵权,那项羽就仅仅是项梁侄子,历史上的一个人名

  • 2023-02-13 09:04

    楚汉骄雄拍的项羽和范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项羽为什么不听范增的话,太过于意气用事了

    用户53xxx17 回复:
    关键问题是范增说话不会看场合。连鸿门宴这种场合都能当着全体将士和敌人的面骂项羽是竖子,项羽能对他有好感才是怪事
  • 2023-02-22 03:22

    对面的张良智力110,陈平106,智力+,范增才92,怎么玩,人家还有政治108的萧何平衡各种关系,魅力108的刘邦增加凝聚力。统帅108的韩信统领3军。项羽这边除了范增智力还行,剩下的全是武力值90+智力不及格的莽夫[得瑟]

  • 2023-03-08 07:06

    范增能在刘邦处于弱势时看出他的威胁可见范增能力不差,但情商太低了,所以才不得重用

  • 2023-03-06 09:21

    项羽是兵形势的代表人物!韩信是兵权谋的代表人物!当这两人战场相遇肯定是兵形势干不赢兵权谋!参考百度解释兵家四势各自的优点!兵权谋是最好的,兵技巧和兵阴阳是基本没有存在过的!兵权谋代表人物仅韩白二人!

    zzzzzzzz 回复:
    战场上瞬息万变,没有谁一定干得过谁这个说法,有的不过是马后炮而已

妖火历史观

简介:趣谈五千年中国文化,戏说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