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央企设立浅谈废钢产业的竞争格局

忆南谈商业 2024-10-04 09:30:53

今年以来,有关再生资源领域的新央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的成立的消息持续发酵,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利用平台的设立已是蓄势待发。新央企的成立对目前的废钢铁产业链竞争格局将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国内废钢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大致形成了五个梯队。

第一梯队:欧冶链金,宝武集团一级子公司,目前为国内废钢最大的加工配送商。集资金、背景、政策优势于一身,已成为国内众多钢厂的主力供应商。

第二梯队:中再生、浙商中拓、广西物产、浙江新世纪再生等工信部准入企业。在国内各地区寻找合作商挂牌、在钢厂进行开户。因其供应链企业性质,业务以贸易为主。

第三梯队:钢厂自己注册的全资子公司。大部分也都在工信部准入企业名单上,主要服务于自己企业,尤其是长乐系电炉厂,此现象更为明显。

第四梯队:工信部准入名单外的加工企业。在广东、江浙沪存在着大量月加工量10000—30000吨的废钢加工企业,他们收购或加工的废钢也是直送钢厂,但都不是用自己的抬头进行供应。

第五梯队:中小型加工企业。一般在郊区或者待拆迁厂房中租赁场地,月加工量500—3000吨不等,加工好的废钢往往供给大型加工基地。

2012 年工信部发布《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以来,对加工企业的规模、产品质量、工艺等作出了严格的规定,截至目前已经公告了 11 批 824 家废钢铁加工准入基地,总加工能力约为2.1亿吨左右,主要分布在江苏、湖北、辽宁、山东、河北等地。这其中,227家加工企业属于钢厂准入基地,约占工信部准入废钢基地的27.5%。加工产能阶段过剩,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在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规范中央企业贸易管理严禁各类虚假贸易的通知》(国资发财评规[2023]74号)之后,国企供应链企业全国范围从事废钢铁开票业务受到了明显限制。欧冶链金、中再生等第一、第二梯队的企业废钢贸易量开始萎缩。欧冶链金背靠宝武集团,开始了脱虚向实,将纯贸易业务逐步转化为实体加工业务;第二梯队企业则停止了跑马圈地,仅在合理运输范围内保留相关开票业务。国内废钢产业链正在逐步完成脱虚向实。

目前以沙钢废钢公司、宝武欧冶链金为代表的头部供应链企业通过多年的政策、大量资金、人力物力、物流体系等方面持续投入,废钢供应链体系已经建立,资源控制力较强,在行业中具有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和定价权。在产废资源上游,与汽车、家电等产废源头形成了共生共赢的战略合作态势,抢占了废钢资源的“粮仓”。中游上,通过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掌控了大量的钢厂附属基地和为数众多的卫星基地,掌控了废钢精加工、贸易、运输等保供能力。在下游上,头部废钢供应链企业除了可以给本部钢厂提供充足的废钢资源以外,还依靠多网点布局优势、规模成本优势,并整合物流、资金、渠道等优势与众多第三方目标钢厂建立废钢资源稳定输出、专业化运营保供业务的合作关系。

而随着再生资源领域新央企消息的不断发酵,行业整合或将进一步提速。

“2024年9月中旬,消息传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正在筹备设立,中国宝武的废钢资源回收业务有望整体并入新央企。

国家发改委9月23日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总体进展成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在会上表示,支持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推动设立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利用平台。

这是官方层面首次正式披露“中字头”资源循环利用集团的成立进展。市场消息称,这一“国家队”巨无霸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央企共同出资成立。

国资委官网显示,目前央企共97家,中国资源循环利用集团将成为第98家央企。中国宝武的废钢资源回收业务有望整体并入新央企,为后续推动再生循环利用提供实体支持。”

我们认为,未来废钢产业链上,大型废钢加工配送基地,将逐步形成以欧冶链金为代表的再生资源领域国央企为主、以沙钢等钢企自建基地自己利用完成产业链闭环的准入企业为辅的竞争格局。

0 阅读:68

忆南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