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采风旅,五日创作,山塘街现代故事,评话新编毕设

我是乔安婉 2025-02-19 21:48:06

编剧采风旅,五日创作,山塘街现代故事,评话新编毕设

在江南的一片烟雨朦胧中,有一处名叫山塘街的地方,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苏州城西北的运河之畔。这条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街,全长约七里,故而也被称为“七里山塘”。山塘街的特点那是相当明显,一边是粉墙黛瓦的古建筑群,这些古老的房子临水而建,白墙在岁月的洗礼下略显斑驳,却有一种别样的韵味;另一边则是波光粼粼的运河水,运河上船只往来穿梭,那潺潺的流水声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这里的价值可不仅仅在于它是旅游景点,更是承载了苏州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是研究江南水乡生活的活化石。

我此次作为编剧去山塘街采风,计划用五日的创作时间来完成一个关于山塘街现代故事的作品,这可是个不小的挑战,毕竟要把古老的地方用现代故事展现出来,还得融入评话新编的特色。

一想到要去山塘街,我就特别激动。但是我也知道,很多人可能都向往去这样一个充满韵味的地方,却又担心到了那儿不知道怎么玩。就像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大学生网友的分享,他一个人去了杭州西湖游玩。他本以为西湖就这么大点儿地方,随便走走就能逛完。可到了那儿才发现,西湖这么大,不同的景点距离还挺远,景点的特色他也只是大概了解了个皮毛,很多好玩的地方都没去成。这山塘街也有类似的情况,虽然看着不大,但要是不规划好,很容易错过很多精彩。

第一天到达山塘街的时候,我住在了街边的一家特色民宿里。这民宿是由传统民居改造的,里面的布置充满了江南风情。我打开窗户,就能看到运河上的船只。我走出民宿,沿着街道漫步。街道上有很多老字号的小店,有小巧精致的评弹茶馆,门口挂着红灯笼。我进去听了几段评弹,那吴侬软语,琵琶三弦的悠扬声,感觉真的是把江南的韵味都弹出来了。

接着我去了古街的一个小巷子,这里有很多特色的手工艺品店。有个卖苏绣的小店,店里挂满了各种精美的刺绣作品。有一幅绣着山塘街夜景的手帕,那细密的针脚,栩栩如生的画面,真的让人惊叹。店里的老板是个年纪稍大些的苏州阿婆,她特别热情地给我讲了苏绣的历史和一些制作的小窍门。我就想啊,要是我笔下的现代故事里能有这样的元素,那肯定会让故事更加生动。

在山塘街游玩的时候,我有心把它和其他地方做个对比。我想到之前去过的成都宽窄巷子,宽窄巷子也是保存完好的古街,但那里的建筑风格和山塘街就大不相同。宽窄巷子的建筑更有北方的那种大气厚重,房屋的空间比较大,而山塘街的建筑更多的是一种精致玲珑。再就是南京的老门东,老门东也有很多传统的美食,但山塘街的美食和它又有区别。老门东的美食更多是一种传统小吃的大集合,而山塘街的美食则和运河文化息息相关,比如那种用运河里新鲜的鱼虾做的菜肴,就有了独特的风味。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想感受一下山塘街清晨的宁静。早晨的山塘街没有太多的游客,运河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我沿着运河边走,看到有几个老人在河边打着太极。这时候我想起我身边一个朋友的故事。他是个摄影师,为了拍出一组满意的山塘街照片,来了好几次。他说山塘街的清晨和夜晚是他最喜欢的时刻,这时候的山塘街有一种不一样的宁静和神秘。我还了解到,南方的山塘街和北方的一些古镇相比,在气候上也很有不同。南方湿热,所以在古街的建筑设计上会更加注重通风散热,像很多房子有天井之类的设计。而北方的古镇可能更注重保暖,建筑结构会相对厚重一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塘街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我走进了一家评话馆,打算深入了解评话这种艺术形式,毕竟这对我要创作的评话新编作品太重要了。评话馆里坐满了人,台上说书人正讲得绘声绘色。他讲的是一段古代山塘街的传奇故事,从他的讲述中,我对山塘街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我旁边坐着一个年轻的女孩,她是跟着父母来旅游的。她跟我说她以前对山塘街没什么概念,只知道是个很美的地方。但是来了之后,被这里的传统文化深深吸引了,特别是评话这种传统艺术,她就想学习更多。这时候我就想啊,如果能把现代年轻人的思想和传统的评话艺术结合在我的故事里,一定很有趣。

第四天,我开始着手创作我的故事。我坐在临河的茶馆里,一边喝着茶,一边构思着情节。我想到了一个情节,在现代社会的山塘街,有一对小夫妻经营着一家传统的茶馆。他们为了让传统的评话在新社会有新的生命力,把现代的元素融入到评话表演中,像是现代的生活趣事、流行的网络用语等等。这个想法的灵感来源于我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对年轻夫妇,他们把传统的戏曲和现代的街舞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很独特的表演形式。我想要是能把这个情节和山塘街的古运河文化结合起来,那就更完美了。比如说这对小夫妻的评话表演就经常吸引运河上往来的船只的乘客,他们在船上听着独特的评话表演,感受着山塘街的新变化。

第五天,我的创作也接近尾声了。我又在山塘街四处走走,检查一下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我发现这五天来,山塘街就像一本厚厚的书,每一页都有不同的故事。我在这个过程中,也看到了不同地域的人对山塘街的感受和理解都不一样。有北方的大哥直爽地说山塘街的建筑很有韵味,就是人多了有点挤;还有南方的小妹温柔地讲着山塘街里那些美食的美妙滋味。

到了要离开的时候,我心中满是收获。我把山塘街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现代变化都融入到了我的作品里。但是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像山塘街这样的地方,如何在保护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能更好地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问题,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分享你们的想法。

0 阅读:0
我是乔安婉

我是乔安婉

欢迎关注!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