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在说中西部占道的风口上,中西部产业转移计划到底是怎么回事?上个月高层出台了一个文件,提出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其实目的就是为了加快形成一批就业集聚区和增长极。但是有不少人认为这是要大规模的东厂西迁,是要搞新三线建设。
产业转移≠搬个工厂
产业转移并不是想象中搬个工厂那么简单的,只要认真关注中西部的地方招商动作,就会知道事情的另一面是什么。
工信部在今年举办了一系列大型的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可以发现中西部这些省份,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瞄准厂矿企业,主要是发达地区生产成本上升较快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以及一些新兴制造业领域的配套加工环节。
近年来,中西部的这个产业基础的确是有了明显的发展,从18年到22年期间,东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就从54.16%下降到了52.71%,中西部同时是从41.08%上升到了42.71%。但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中西部目前是没有可能完全备份东部产业的,因此也不会有这样的定位,东部和中西部之间它存在巨大的产业极差,也可以叫做产业梯度大。
中西部每天睡醒,担心的是“有没有”的问题,因为普遍产业发展比较滞后,仍然是以农业和资源型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而东部的竞争更激烈,每天思考的是“好不好”的问题,不只要保住关键的产业链,还要加快承接全球的这种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向产业转型不断的寻找突破。
中国经济的复杂性,它就是体现在了这里,区域发展之间存在严重的失衡,而且随着东西部的这个要素价差缩小,国际环境更加严峻复杂。
中西部如果只是单一的劳动力优势,那么产业可能不是从东部转移到中西部,而是外迁到了东南亚。因此与其认为是要大规模的搞战略备份,倒不如说是在安全的问题基础上,还看到了产业外迁的危机感以及内部就业问题的紧迫性。
现实来讲,很多中西部现在主要是承接了不少在东部被边缘化的产业,只是说伴随着这个产业转移的过程,知识、技术、人才也会转移和外溢,那么中西部的这个产业的成熟度就能够不断的提高,工业化进程也可以得以加快。
中央反复强调要立足自身的这个产业基础,选择和自身的发展阶段相匹配的产业进行承接,要循序渐进,避免盲目的引进不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
产业协作,利益共享
那么,什么样的特色产业才是更适合大部分的中西部小县城和小城市的呢?为此,特意调研了贵州省两个脱贫县的产业基地,不得不说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第一个产业基地是遵义正安县的吉他基地。
如果你家里也有一把吉他,很大可能就是产自正安,因为世界上十大吉他品牌,有六个就在正安代工生产,全世界每生产七把吉他,就有一把是出自这里。
正安的吉他产业就是典型的从无到有抓东部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2012年正安去广州招商的时候,就发现从1987年开始,正安“300娘子军”挥师南下广州番禺去务工。于是正安县立马就意识到,其他人才才是正安的突破口,所以开始不遗余力地引进这些其他人才回乡。
一边是广州要腾笼换鸟,一边是老家的领导三顾茅庐,正安的吉他人才最终就决定要撤回老家,正安的吉他产业园也就就此落地生根。
正安的第二个机遇是国际物流运输的一个改善,如果你去贵州跑一圈,你就会明白走出大山是有多难,也就能够理解“县县通高速”给当地带来的一个巨变。
加上黔粤通道“遵义号”陆海联运班列和中欧班列的开通,正安可以更快的对接到了广州港出口,走陆运到欧洲也比海运快了30到40天。
目前正安的吉他已经出口了40多个国和地区,2023年完成的外贸出口额是11.1 3亿元。你在这里既可以看到标准化的吉他产品,也有一把二三十万的大师级作品。还有具有贵州特色的苗银吉他,就可以把贵州的苗族文化带出海,走出独属于正安的品牌价值。
但是正安也面临中西部普遍面临的“品牌在外,销售在外”这种两头在外的产业问题,当地仍旧缺乏更懂品牌营销懂技术的人才,所以最终还是得靠广州来完成这一步。
所以这种转移它更多是一个产业链的协作型转移。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来看,中西部要产业,东部要税收,那这个情况怎么办呢?
有一个方向,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推动转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白了就是要企业税、收益的共享,明确好转出地和承接地之间的财权和事权划分。
本地特色是真重点
第二个产业基地是黔东南自治州的锦屏县鹅产业链基地
黔东南自治州的锦屏县原本有养大鹅的传统和自然优势,因为这里的鹅,毛色白毛感粗、韧性强。
锦屏县围绕这只鹅想了很久,到底能够做什么?最后调研发现这些鹅毛就是做羽毛球的上好材料,于是明确思挖来了全球最大的羽毛球生产企业南京亚狮龙。
凭着建好的标准化厂房,只要企业来落户安装设备就可以开始生产,并且按照规定采取边生产边回购的方式,就可以实现厂房产权所有。
做一只羽毛球需要16根鹅毛,而一只鹅仅有14根羽毛可以用作羽毛球原材料。所以你要批量的生产羽毛球,那么原材料鹅毛的这个需求就要非常大了。
于是以贵州亚狮龙为龙头,鹅产业链就可以不断的延伸了,政府集中采购鹅苗免费发放给困难群众去饲养,乡镇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帮助,企业再进行鹅毛的收购。
整个锦屏县就建立起了集种鹅及商品鹅养殖、屠宰加工、羽毛球加工、羽毛球装备制造等为一体的一个综合产业链。这就带动了就业,也带动了这里的群众一起脱贫摘帽。
今年羽毛球接连涨价非常疯狂,让不少人惊叹月薪2万都打不起羽毛球,而锦屏县这里一片片的羽毛全都是白花花的money。
去年锦屏县生态鹅养殖销售金额达到了1800多万元,羽毛球运动装备制造落户企业已经达到了12家,年产值5亿元,羽毛球产业链外贸出口额是877万美元。
锦屏的发展思路就是以当地有特色的“鹅”为链,然后抓住了链主企业亚狮龙,形成了整个配套。
中央最初提出“东厂西迁”战略后就开始思考,中西部普遍缺乏交通优势,到底要靠什么来吸引产业、资金、人才向小县城转移呢?
而通过贵州这两个小县城的调研发现,一个地方如果他思路明确,抓得住重点和本地特色,为企业经营的便利化竭尽全能的创造条件,也不要去盲目内卷,引进热门的产业。
那么这里生养的一代代人,无论走多远,总会有人看得到家乡发出的光,总会有人愿意跋山涉水回来再建家园。而那些看起来是“逐利”的企业,他们也愿意追逐“制度性、成本低”的洼地而去,如开放的、市场化的、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去集聚。
正安人人都会弹吉他🎸。
都是胡说八道
电价政策是国家制定的!!!
贵州企业电价应该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