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岳飞被杀案中那些硬骨头,他们值得青史留名|文史宴

文史宴说 2024-09-12 12:14:36

岳飞被杀一案,不管是在民间演义还是在官方正史中,都堪称是两宋的第一大冤案。岳飞从绍兴十一年十月十三日被送大理寺,短短两个月十六天之后,也就是十二月二十九日,这位前枢密副使、南宋建国以来最年轻的节度使就被赐死在大理寺,罪名有两条:一条是自称三十岁建节比肩太祖赵匡胤,一条是拥兵逗留不救淮西(即濠州之战)。这次冤狱,是皇帝赵构部署,丞相秦桧统筹,枢密副使张俊、御史中丞万俟卨(读莫其谢)、侍御史罗汝楫、大理卿周三畏等一众要员执行办理的。虽然朝廷上上下下都知道这是赵构的意思,但是在这场快刀斩乱麻的冤案之中,依然有不少人选择当了硬骨头,想方设法地为岳飞减轻罪责,试图保下他一条命。第一个人叫何铸。何铸本来算是秦桧的人,在赵构和秦桧刚开始要收拾岳飞的时候,他担任的职务还是御史中丞,曾经跟罗汝楫一起写了不少折子弹劾岳飞。岳飞下狱以后,他也因为弹劾状写得好,被任命为岳飞案的主审官。目的当然很简单,把岳飞往死里整。但是审着审着他就发现这是一起冤案,岳飞与岳云、张宪谋反一说根本无法成立,岳飞不但够不上死罪,甚至连重罪都算不上,于是不顾秦桧对自己的提拔,上书为岳飞正名。当然,面对这样的情况,秦桧也毫不留情地将他撤换,另外指派了万俟卨来接替他的位置。随后,何铸被派往金国出差,回来之后再无重用,一直闲置了十年之后,在绍兴二十二年去世。第二个人叫赵士㒟(读鸟)。赵士㒟是宗室,宋太宗第四子赵元份的后代,根红苗正,从赵构在南京商丘登基的时候就一直忠心耿耿地追随他。建炎三年苗刘兵变时,赵士㒟和儿子赵不凡冒着生命危险给张浚送情报,赵不凡甚至是割开自己的大腿把蜡书缝到伤口里带出城的。岳飞下狱的时候,赵士㒟已经升任宗正卿,他上书力辩岳飞无罪,愿意用全家百口性命作为担保。这样的做法激怒了秦桧,秦桧派万俟卨找人弹劾赵士㒟,以“宗室勾结武将图谋不轨”的罪名,将赵士㒟罢官发配到建州。十二年之后,绍兴二十三年,赵士㒟死于建州,终生未能还朝。还有三位大理寺的官员,他们是薛仁甫、何彦猷和李若朴。大理寺是直接审案的机构,他们也就是最熟悉案情的那一批人。薛仁甫当时的职务是大理少卿,也就是大理寺的二把手。在审案过程中,他极不配合万俟卨和周三畏的构陷工作,被剥夺了发言权。岳飞冤案一成,薛仁甫就被罢免,后来去向不明。何彦猷和李若朴是大理寺丞,也就是具体的审理、经办人员。岳飞案结案的时候,朝廷召集所有的办案人员开会下结论,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岳飞死有余辜(飞之罪死有余责),只有他们两人站起来大声抗议,说大家判错了,岳飞的罪责流放两年就足够了。绍兴十二年正月十四日,两人被罢免,去向不明。第六个人叫韩世忠。岳飞被下狱的时候,他已经失去了兵权,枢密使的职务也被罢免,就担任了一个醴泉观使的闲职。韩世忠虽然没上书,但是他还是憋着一口气去找到了秦桧本人,说案情有疑点。面对韩世忠的诘问,秦桧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张宪和岳云合谋造反的书信虽然被烧了,但是他们的谋反事实莫须有。”韩世忠也回了一句同样著名的话:“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第七个人叫智浃。此人是一个进士,曾经在岳飞手下任职。岳飞刚刚入狱的时候,他就上书为岳飞鸣冤,结果受到秦桧的报复,在岳飞案判决的时候,他被作为同谋,判臀杖二十,送偏远州军监视居住。(也有史料记载他并未上书,是被岳云牵连的,姑且作为一个说法供参考吧。)好了,满朝文武差不多就只有这七个人为岳飞的事情做出了真实的努力,其他人要么跟着秦桧一起构陷,要么袖手旁观,最后眼睁睁地看着一代名将被毒死在大理寺,然后被枭首示众,葬在杭州的一个菜园子里。请大家记住这些名字吧,虽然他们没能成功,但是他们的骨气值得青史留名。本文节选自赵大胖兄的新书《宋朝阐史官:碎片里的两宋》,已获出版社授权独家首发。书中记录了宋朝很多出人意表的典章和故事,能够打破对宋朝的很多刻板印象,饶有趣味,值得推荐。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8 阅读:1210
评论列表
  • 2024-09-15 11:09

    蠕教理学肆意妄为的时代,文人骚客卖国求荣的天堂

  • 2024-09-15 13:49

    岳飞的悲剧在于要北伐。北伐成功,岳飞一定是第一功臣。倒霉的“二圣”还朝,日后有明英宗和代宗的故事可以参照结局。高宗皇权的合法性受到了威胁;也会威胁当时朝堂士大夫的位置;征战的开支,会让江南地区富裕的地主们不爽;还会影响其他防御方向边军的利益……与其说高宗和秦桧合谋陷害岳飞,不如说是高宗与江南地主阶级在朝中的代表合谋,在一干文臣、武将的默许下,干掉了一个不懂政治的愣头青。

  • A6 1
    2024-09-16 11:57

    五代十国,武将杀主自立,数不胜数,赵构当然害怕。

文史宴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