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常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经历、立场是影响我们对某件事看法的最主要因素,经历决定一个人看待事情的习惯和角度、立场则“左右”个人理解方向,两者合一,就有了人和人之间的“思想差异”。
长辈不能理解晚辈“寻求自由和贪慕世俗”的做法;晚辈无法苟同长辈“安于一处、稳定无趣”的想法,谁也劝服不了谁,代沟和分歧便从此出现。
不只引发一次次争吵、议论,而且给长辈和晚辈的关系亦造成无可弥补的“漏洞”,一如小香玉和她的奶奶常香玉。
01,从喜欢到接受:曾经她也曾非常抗拒“小香玉”之名小香玉本名叫陈百玲,出生于1965年的河南郑州,她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从事豫剧的梨园世家,故而陈百玲从小深受艺术熏陶,莫名其妙即爱上了这个行业。
小时候的她,非常淘气、骄纵,是别人眼中的“小公主”。她的继奶奶乃当时名响华夏的豫剧大家常香玉。
所以身边人看待陈百玲,总会不自觉带上“常香玉孙女”的“滤镜”,潜意识认为陈百玲的骨子中有着源自戏曲大家的“傲气”,习惯性“捧着”她,由此导致陈百玲愈加娇气。
不仅老师喜欢叫她“骄娇二气”,同学们同样“拿”陈百玲没有办法。
在陈百玲上学期间,有一次她和舍友们约定,一人承包一天清洗大家袜子的工作。待到轮至陈百玲,她却仗着自己年纪最小,耍赖不肯兑现承诺,令舍友们甚是头疼。
偶尔,大家聚在一起包饺子,陈百玲非要“负责”饺子馅。可她调制的饺子馅味道实在太难吃,别人纷纷“抱怨”她为什么不多加一点儿盐。
陈百玲一脸“理所当然”的模样反驳道:“我奶奶说了,戏剧演员吃淡一点儿,对嗓子有好处。”大家瞬间“哑口无言”。
6岁那年,陈百玲和父母一起住入豫剧团家属院;10岁时,一贯极有主张的小丫头瞒着家人们悄悄报考了河南省艺术学校。
家人们得知此事,无比震怒。父母喝令她“放弃”,奶奶常香玉同样不赞同陈百玲走长辈的“老路”,说他们这些搞艺术的,已经被“整”怕了,还不如好好学习,掌握一门“技术”,日后当个医生。
陈百玲不听,次年又偷偷报考艺术学校。这一次,长辈们似乎感受到了陈百玲对豫剧学习的坚决,未再阻拦。
1980年,15岁的陈百玲学成毕业,进入郑州豫剧团成为一名豫剧演员。2年后,她因《木兰从军》一剧成名,获得了河南省青年戏剧演员一等奖。
后来的陈百玲回忆当初,笑着表示:“我觉得花木兰能红,一来是角色形象好,二来和我奶奶有关,浸入了我奶奶的心血……我最喜欢的一句,就是奶奶唱得“谁说女子不如男”,它在我眼里,是唱得最好的一段。”
大抵正因此事,令常香玉看到了继孙女的“天赋”和“潜能”,她提出让陈百玲改名“小香玉”,继承她“衣钵”的建议。
但陈百玲非常费解:“我明明是以陈百玲的名字被大家知道,为什么又要改个没姓的小香玉?”
年轻气盛的小姑娘十分抗拒“待在”长辈的“树荫”下,受他们的“照拂”,她渴望自己“拼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但郑州市委相当重视此事,亲自出面劝说陈百玲,让她为常派唱腔的未来和传承想一想,别令这个经典的豫剧流派从此“消失”。
陈百玲抵不住大家的劝说和期待,最后还是接受了“小香玉”之名,正式拜在奶奶常香玉的门下,成为她的亲传弟子。
彼时的她并不知道,从妥协“艺名”开始,奶奶常香玉将变成占据她大半辈子、“不可逾越”的“高山”,使她原本“自由自在”的人生受到了“束缚”和“争议”。
02,从接受到放弃:她说她不干了、不演了,也不学了拜师后,出现在小香玉和常香玉之间的第一个“矛盾分歧”是常香玉想要让小香玉来自己的家中居住,她好就近教授、培养小香玉。
可一向“自由惯了”的小香玉根本“待不住”,她时常趁着夜色爬墙“逃跑”,令常香玉无比苦恼。
许久以后的小香玉再说起当初,同样忍不住为那时的自己摇头叹息,她说:“幸而奶奶对我的天赋和能力非常认可,也特别重视我的作品。每次我演出,她都会指出其中若干毛病和问题……她不喜欢当面夸奖我,她怕我的‘尾巴’会‘翘’起来,时不时就问我有没有‘压住尾巴’呀。”
在大师的“调教”下,小香玉的唱功果然慢慢提高,呈现出一部又一部经典作品。与此同时,她的名声亦渐渐响彻华夏,事业愈加红火。
1987年,小香玉成为省豫剧团1团团长;
1988年,她获得全国性豫剧比赛第一名;同年,小香玉参加了春节、元旦和元宵央视晚会,并在亚运会艺术节表演;
1989年,小香玉以“常派”传人的身份率团到香港举办戏曲展览,获得港澳人士青睐;
1990年,她三度登春晚,表演戏剧小品;
1992年,小香玉荣获中国戏曲奖梅花奖的第一名;
1993年,她出演的以奶奶常香玉为原型的同名电视剧获“五一工程”奖项;同年,小香玉又一次“摘取”梅花奖。
豫剧带给小香玉的,不单单是名声和荣誉,也有“眼界”与“思考”。随着她的年纪增长,埋藏在小香玉心头的那股“叛逆”也开始“冒头”。
1995年,小香玉拿出自己多年积攒的几十万存款,创办了中国首座艺术希望小学。第一批招收的学生皆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们读不起书,学不起艺术,所以小香玉给予他们全额免学费的待遇。
这项工作说出来容易,实施起来却无比艰辛。小香玉亦曾想过“放弃”,但家人的支持、对豫剧未来的希冀,到底让她咬牙坚持住了。
奶奶常香玉非常支持小香玉“办学校”的做法,不顾抱病身体,亲自跑到陕西帮助小香玉,替她争取到一个又一个相关部门的援助。然而,小香玉还是“辜负”了奶奶的厚望。
2004年,学校最后一批学生毕业。小香玉开始思考,学校究竟有没有继续办下去的必要?又或者,她可以创办一个艺术团,专门进行舞台演出,呈现观众们喜欢看的作品?
时代的发展,令戏剧这个古老行业遭到了“打击”,也让小香玉陷入迷茫。
理智告诉她,坚守豫剧行业是没有前途的,迟早会被“社会”淘汰;情感却“拉扯”着她,使她无法果断做出抉择。
最终,“臣服”在“现实物质”中的小香玉决定放弃豫剧。她说:“我不学了,不演了,也不干了。”
她的选择果然令常香玉无比失望,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叫来律师,要给小香玉“留”下一份特别的“遗嘱”。
03,老少两代孰是孰非:老艺术家的坚持和年轻人的“未来”豫剧是常香玉一生坚持的事业,她把对豫剧未来的希冀全部寄托在小香玉的身上,但10年只演几出戏的小香玉明显违背了老人对豫剧的追求。
心怀旧情的老人没有直接“审判”小香玉,她打算再给小香玉一个“机会”,用自己的死来“唤醒”小香玉对豫剧的热爱。
因而她没有立刻发布那份“声明”,而是把它交到了儿子手中,叫儿子替自己再去“观察观察”小香玉。
但小香玉没能“领会”老人的意思,依旧我行我素。于是,常香玉的儿子陈嘉康同老人的律师商议许久,决定对外公开那一份“剥夺小香玉艺名和继承权”的声明。
声明一经发布,立刻引起大家广泛关注。有人指责小香玉“利欲熏心”,“玷污”了豫剧和艺术的“纯净”,说她咎由自取、自作自受,纯属“活该”;也有人“责怪”常香玉的“狠心”,看不清楚现实,是一个“沉浸在以往艺术”中的“老顽固”。
其实,从此事中又一次能深刻感受到属于老少两代人的“代沟”:
长辈对艺术和戏剧的坚持和热爱,不愿用任何“世俗”去“破坏”它的“纯净”,甚至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戏剧大于天”是老艺术家一生奉行的理念,值得每个人尊敬和钦佩。
年轻人的考量则更多以“未来”与“前途”为基础,今非昔比,当今社会再不是往日那个“车马很慢,能够一爱一生”的环境,。
“快餐式”的喜好注定“凋零”无数旧式传统、眼花缭乱的人间亦给予了人们“无数选择”,淘汰成了必然,如何在可能淘汰的道路上“求”一条“生路”,也变成年轻人不断思考的难题。
我们没有资格评判老人是不是太过古板、不知变通;也没有立场指责小香玉把豫剧变成“赚钱的手段”。他们的选择和坚持,从某一方面来说,皆不存在“错误”。
常香玉生活的年代决定了她的眼界不如小香玉的辽阔,可那并非人们指责她“老传统”的理由;小香玉不是咎由自取、也不是自作自受,她只是站在她的角度和时代中,选择了一个更适合戏剧发展的方向罢了。
墨守成规和打破常规在各自立场来说,都是正确的:前者保留了艺术传统的精髓及精神;后者为它们“挣扎”出了一条更符合时代背景的道路,让它们得以获得年轻人的喜爱,继续流传下去。
文/李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