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发生在西藏日喀则的地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地震无情人有情,各方救援力量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为灾区群众排忧解难,其中解放军的行动最引人关注。据中国青年网1月13日的报道,13日当天是震后的第七天,目前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正加紧进行,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民兵克服高海拔地区的各种困难条件,全力投入到物资转运、废墟清理、板房搭建和伤员救治等工作中,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期间,活跃在救灾现场的无人机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解放军战士全力救灾
为了尽快让受灾地区的群众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西部战区前进指挥所第一时间同地方各级指挥机构协调,建立了快速响应机制,统筹了任务分工,构建起灵活高效的指挥体系,已经完成曲下镇、芒普乡、锡钦乡3个点位的救援兵力优化调整。在此次地震受灾较为严重的长所乡古荣村,部队官兵和地方救援力量为了减少受灾群众财产损失,正用锹挖手刨等方式搜寻群众个人被埋财物,经过数天的努力,大部分受灾群众的财物已经找到,随后各类大型机械陆续进场,加快废墟清理进度,为后续重建工作做准备。
对于解放军战士们的努力,灾区群众十分感动,在措果乡吉定村,西藏军区某部的80余名官兵在抢救群众个人财产的工作当中,找到了当地老人多吉的《土地所有证》,让老人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老人感激的说:“真正感受到了人民至上,尤其是人民解放军的帮助,我由衷地感谢他们!”
为了更好的落实灾后重建工作,军队医护人员也加强了对受灾群众的心理辅导和医疗巡诊,武警西藏总队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边旺带着巡诊小分队,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4个安置点的巡诊,向受灾群众宣传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知识和安全用规范。解放军正多措并举,全力保障灾区群众的温暖、健康和安全。
救灾现场无人机成亮点
由于日喀则属于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且在边境地区,地形复杂,没有系统的城市照明基础设施,在夜间救灾,如何照明成了一个难题。为此,解放军动用了照明无人机,解决了夜间持续救灾抢险的难题,结合国内媒体的消息,这些画面也引起了印度军方人士的关注,解放军的照明无人机在夜晚环境中,将现场照得宛如白昼,救灾现场的细节都能看清楚,极大的方便了部队作业。
从现场照明无人机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解放军在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可以解决不同的难题。例如在抗震救灾工作中,侦查无人机可以居高临下,观察灾区的受损情况,为制定具体的救灾计划提供准确的现场信息。货运无人机可以将救灾物资送到车辆难以通行的复杂区域,而照明无人机可以解决夜间救灾的照明问题,为24小时不间断救灾创造条件。有了如此成熟且多样化的无人机装备,不仅对救灾意义重大,也让边境上蠢蠢欲动的印军看到了解放军的装备水平和应急能力,不敢轻易在边境问题上越过红线。
印度军方之所以很关注中国的无人机,是因为印军一直有夜间突袭这方面的训练科目,有心利用中印边境复杂的高海拔地区地形,实现所谓的“夜间偷袭”。例如在2020年6月发生的加勒万河谷冲突中,印军就想趁着夜色掩护发起行动。但英勇的解放军用实际行动捍卫了祖国的尊严,挫败了敌人的图谋,守护了美丽的高原净土。
无人机正改变未来
如今解放军拥有了越来越完善的无人机体系,即使未来夜间遇到紧急情况,也能让试图偷袭的印军无处可藏。如果再结合这三年来俄乌战争中军用无人机的强势表现,军用无人机拥有传统载人机无法相比的独特优势,它可以在气候恶劣、地形复杂的地区,完成高难度的任务。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区,人无法在恶劣环境下长期执行任务,而无人机可以全天候开展巡航,实时传输整个地区的动态情报。
其实除了大家熟悉的侦察、监视、救援、物资运输等任务,军用无人机还可以充当临时通信枢纽,一旦地面通信网络瘫痪,无人机可以重建无线通信链路,成为战场上的信息中继站。除了这些实战用途,无人机还有一个重大意义,它可以取代人去执行危险任务,在远距离上精准毁伤敌方目标,极大降低了己方人员的伤亡,且具备低成本和可消耗性。总体来看,它可以改变未来战场。
用户14xxx77
中国人民解放军[点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