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谬张洪林的“针灸神经反射弧理论”(五)

董小华评趣事 2024-06-23 19:13:02

张洪林否定经络最著名的论断就是他的“五否”,什么是他的五否呢?就是他在《简谈逻辑学对我彻底否定经络等创新理论形成发挥的作用(二)》这篇文章里所陈述的五个事实。这五个事实是什么呢?大家请往下看:

◆张洪林说:

“我敢于彻底否定经络,就是以我汇总的针灸界公认的多层次多角度的事实。其中与神经系统有关的,有截肢患者针刺残端部位仍然产生传导到已被截掉肢体的循经感传事实,有在先天缺肢部位针刺产生从来没有的肢体循经感传事实,有麻醉腰椎脊髓前后针刺下肢穴位循经感传变化的事实,有腰椎外伤截瘫患者仅仅是局部脊髓神经横断却永远没有了所谓得气、循经感传等所有经络现象的事实,有病理和生理刺激大脑皮层感觉区、并没有针刺肢体穴位却在对侧肢体出现循经感传的事实……

这些都是针灸界公认的经络实质科研人员分别在针灸临床和实验中发现的铁的事实,全部证明一个无可辩驳的科学结论——循经感传只与神经结构和功能有直接关系,与所谓的经络没有一丝一毫一分钱关系!!”

★我的归谬:

因为张洪林所陈述的所谓“事实”,都能从医学的角度得到合理性的解释,进而可以反证张洪林所谓:

“循经感传只与神经结构和功能有直接关系,与所谓的经络没有一丝一毫一分钱关系!!”的这个结论是不靠谱的。

下面我就对应张洪林的“五否”,进行反否定!

一、张洪林所陈述的第一个事实是:

“有截肢患者针刺残端部位仍然产生传导到已被截掉肢体的循经感传事实。”

★我的反驳:

有一种病痛叫“幻肢痛”。据了解,幻肢痛又叫做是肢幻觉痛,它主要是指主观感觉已被截除的肢体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伴有剧烈疼痛,而且疼痛也多在断肢的远端出现。疼痛性质有多种,如电击样、切割样、撕裂样或烧伤样等。

对于幻肢痛的发生原理,西医尚无统一意见,西医也乏有效的疗法。这种中枢性疼痛是由神经的损伤、切断及障碍致信息传递被阻断而产生的疼痛,切断脊髓丘脑束也不能永久地消除这种幻痛。有少数幻肢痛病人甚至在碰触身体其他部位或情绪扰乱时,也会引起或极大地增强这种疼痛。

心理医学对此的解释是:

“一个下肢截肢的患者,经装假肢后总感残肢痛,其原因在于患者无法接受的事实,便觉着伤肢犹存。因此,心理上的障碍与幻肢痛密切相关。”

近几年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初步显示,幻肢痛与“大脑皮质功能重组”的中枢机制有着密切的关系。截肢后,中枢不同水平相继出现的可塑性改变和持续来自受损神经以及来自体表触发区的伤害性刺激,可能进一步促进大脑皮层的功能重组过程。

神经敏感的人,在截肢手术后早期,来自受损神经的伤害性刺激传入和“重现”,某些正常存在的“神经纤维联系”的功能,形成了早期出现的幻肢痛和触发区现象。而反观截肢后不伴有幻肢痛患者,无明显的皮质功能重组现象。

针灸治疗幻肢痛的首篇报道,见于1959年,为一例截肢后幻肢痛个案。六、七十年在开展针刺麻醉及循经感传现象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刺激截肢痛病人患肢残端,可使针感放射至缺失的部位,由于当时人们解释不了这两个现象,并感到它们有点神秘不可思议,故把它们称之为幻肢痛和幻经络。所谓的幻经络现象,是指给截肢后残端痛的患者针灸时,发现循经出现的气感也出现于截去的肢体上。

其实幻经络现象的出现,是和幻肢痛密切相关的。幻肢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大脑皮质功能重组”,当肉体和精神受刺激时,幻肢痛便发作。

而经络的循经运行被大脑感知,说到底首先是被神经所感知,并把感知通过电信号传递给大脑的。因此,当用针灸幻肢痛病人患肢残端的穴位,当气感流动到残缺处时,幻肢痛就会发作,就会感觉到一个虚幻的肢体(被截去的肢体)依然长在身上,因为幻肢痛与“大脑皮质功能重组”有关,所以幻肢残端的一切感知都会“传导”到这个虚幻的肢体上,其实幻肢痛和幻经络都是由于大脑的幻觉作用产生的,所以归根结底都是同一原因。所以,西医并不承认幻经络现象,现代医学自然把“幻经络”的病因归结为幻肢痛。

所以张洪林不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当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才把患肢痛所产生的幻经络现象归结为经络不存在。这种学疏而自专的学术风格,弄出来一个荒唐又可笑的论据来,也不足为怪。

说到这里,我提请张洪林博士注意!幻肢痛的病因是“幻”!就是中医所说的:“出现如梦寐变幻的幻肢痛。”

就是说,这种针感放射至缺失的部位的现象,不是经络传感所导致,只是心理幻像作用的结果,和经络存在与否没有任何关系。

问题是,如果类比一下张洪林的逻辑,患肢被截掉了,因“被截掉肢体的循经感传事实。”出现,就认为经络不存在了。那么,患肢被截掉了,还会出现“幻肢痛”,是不是也证明了人体神经也不存在啊?

因此张洪林的逻辑:“经络已经被截掉了,还有循经感传出现,不可辩驳的证明循经感传与经络实质无关! ”是肤浅的。

而张洪林牵强附会的结论,已经暴露了张洪林逻辑思辨能力上的缺陷。

二、张洪林所陈述的第二个事实是:

“有在先天缺肢部位针刺产生从来没有的肢体循经感传事实。”

★我的反驳:

心理医学表明:“一个下肢截肢的患者,经装假肢后总感残肢痛,其原因在于患者无法接受的事实,便觉着伤肢犹存。”这种心理暗示,导致“大脑皮质功能重组。因此,心理上的障碍与幻肢痛密切相关。

而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差异的,如果事情发生在心理强大的人身上,这个人承受心理打击的程度就小,他就不会产生心理障碍。因为遭受心理打击的程度有大有小。所以反观截肢后不伴有幻肢痛患者,无明显的皮质功能重组现象。

而幻肢痛的原因还是因为“中枢不同水平相继出现的可塑性改变。”就是说,心理承受能力大的人,中枢可塑性改变实际上没有发生,所以对他的先天缺肢部位进行针刺,他就不会产生肢体循经感传事实。

三、张洪林所陈述的第三个事实是:

“有麻醉腰椎脊髓前后,针刺下肢穴位,循经感传变化的事实。”

其实张洪林在这篇文章里的表述是笼统的,他的另一篇文章表述得很充分,他在另一篇文章里是这样说的:

“临床腰椎麻醉,麻醉前针刺其下肢时,循经感传存在;腰麻后,按理说,麻醉的仅是腰部椎管内的神经,下肢的三阴三阳经络都正常存在,但是此时针刺下肢穴位循经感传却不存在了,换言之,腰椎脊髓麻醉区域外的经络不起作用了。如果存在未知结构未知功能的经络,它们此时为什么渎职了?而在麻药失效后再针刺,循经感传又恢复了。试问,这个循经感传的实质是什么?结论也只能是与腰椎部位已知脊髓神经结构和其已知的传导功能直接相关。”

★我的反驳:

常识是,腰麻与全麻(全身麻醉)的区别是,腰麻主观感觉是下半身麻木、痛觉消失。腰麻主要的适应症包括下腹部手术、盆腔手术、肛门与会阴部手术、下肢手术。因此,腰麻不只是麻醉腰部。

所以,腰麻对腿部是有影响的。因此张洪林所谓“(腰部)麻醉的仅是腰部椎管内的一小段神经”之论是不准确的。

至于张洪林所言:

“针刺下肢穴位,循经感传却不存在了。而在麻药失效后再针刺,循经感传又恢复了。”

这一现象并不能武断的认为和“已知的神经传导功能直接相关,与所谓经络实质没有一丁点关系。”

而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呢?

解剖研究发现,经脉循行线上神经末梢和小神经束,还有肥大细胞特别密集,和非经脉循行区相比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是针刺经脉敏感程度比其他区域高的原因所在。

而大脑感知经脉循行,还是靠神经传导进行,神经就像通向大脑的电话线。但是大脑感知经脉运行,并不意味着经脉就是神经,而是经脉运行时,被经脉附近的神经细胞所感应,并把感应传递给大脑而产生的效应。除此无它,否则你解释不了,大脑感知经脉循行的速度仅5米/分钟,而神经的运行速度却高达120米——7200米/分钟的原因,二者速度天壤之别如隔云泥,你怎么解释这种差异呢?

因此说,张洪林的所谓“已知的神经传导功能直接相关,与经络实质没有一丁点关系。”的结论是不符合实际的。

因为腰部麻醉效应也会作用于下肢,而经络传导与神经和肥大细胞有密切的关系,当腰部麻醉起效后,由于神经传导作用失效,腿部经络附近的神经和经络附近的肥大细胞与腿部经络之间的信息传递被药物阻断,自然经络的循经传感信号也就在大脑中消失了。

简而言之,不是循经没有了,而是经络一直在运行,但大脑感知经络的运行,还要靠经络附近的神经向大脑传递感知信号来感知,神经阻滞了,当然大脑也感知不到经络运行了。

因此,张洪林的认知仅仅是局限于西医近代解剖学基础之上,从而忽视或漠视解剖学新发现所产生的结果,这是他接受新知识能力迟钝所致。

四、张洪林所陈述的第四个所谓“事实”是:

“有腰椎外伤截瘫患者仅仅是局部脊髓神经横断却永远没有了所谓得气、循经感传等所有经络现象的事实。”

★我的反驳:

髓神经横断会导致脊髓神经受损,结果之一就是下肢感觉消失。

我在张洪林上一问的反驳中说过:“简而言之,不是循经没有了,而是经络一直在运行,但大脑感知经络的运行,还要靠经络附近的神经向大脑传递感知信号来感知,神经阻滞了,当然大脑也感知不到经络运行了。”

所以没有了得气、循经感传等所有经络现象,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大脑感知经脉循行,还是靠神经传导进行,神经就像通向大脑的电话线。但是大脑感知经脉运行,并不意味着经脉就是神经,而是经脉运行时,和经脉附近的神经细胞进行信号交换所产生的效应。换言之,经脉就像汽车发动机的水循环系统,神经就像发动机的水温感传系统。

五、张洪林所陈述的第五个所谓“事实”是:

“临床只是大脑皮质轻微病变患者,对侧肢体却因脑部病变不断出现循经感传;脑部病变消失后,对侧肢体的循经感传也消失不再出现。无可辩驳证明循经感传形成的部位在脑部,与肢体经络毫无关系。

针麻开颅术时,因患者意识清醒,刺激患者大脑皮层,患者出现对侧肢体的循经感传,无可辩驳证明循经感传是大脑感觉区的功能体现,与经络实质毫无关系。”

★我的反驳:

针灸师在开颅手术中对患者进行针麻,可以在患者清醒的情况实现脑部麻醉。

其运针方式如下:

第一根银针扎进左脚脚背太冲穴上,第二根扎进左脚脚踝上方的跗阳穴。接着是头后,三根银针分别扎到了头部风池穴和上星穴。正极和负极的电线两头一头绑在银针的尾部,一头与电麻仪相连。1台电麻仪和5根银针,这就是在开颅手术中使用的全部针刺。

1、太冲穴隶属的经络是足厥阴肝经。

2、跗阳穴隶属的经络是足太阳膀胱经。

3、头部的上星穴隶属的经络是督脉。

4、头部的风池穴隶属于足少阳胆经络。

而张洪林所说的:

“有病理和生理刺激大脑皮层感觉区,并没有针刺肢体穴位,却在对侧肢体出现循经感传的事实。”这个事实是怎么发生的呢?

原因如下:

从古代文献上可见经络系统与大脑皮层在解剖结构上有直接联系。如督脉:

《素问。骨空论》记载:

“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

《难经•二十八难》记载:

“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再如膀胱经,《灵枢• 经脉》记载:

“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

头部有9条经络经过,包括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任脉、督脉和足厥阴肝经。

而经脉循行方向也不是单一的,经络存在双向回旋运动现象。经络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号传递的双向性。皮肤受刺激的信号可以传至内脏,内脏病变的信号也可以传至皮肤。

而张洪林所言的情况,属于循经性感觉病,是机体自发出现的循经性疼痛和循经性感觉异常两种经络现象的统称。

此病在临床上时有发现,据资料记载,此病在上世纪的1959年肖友山,1964年陈克勤等人均有过报道。

循经性感觉异常的性质则多种多样,以麻感多见,除外还有痰感、冷感、热感、热流感、痒感、跳动感、风吹感、水流感等,且往往循行路线所发现的病灶性质有关。

循经性疼痛和循经性感觉异常的分布路线既不同于某些神经痛,也不同于神经血管的走行路线,感觉障碍或内脏病变所致的皮肤过敏带,而与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吻合。其宽度在0.5—3厘米 左右。此病可出现于各条经脉,以膀胱经、胃经、大肠经、胆经、心包经、任脉督脉多见,而脾经、肾经、三焦经、小肠经、带脉、冲脉和阳蹻脉较少出现。此病是一种以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为基础的病理状态。这种功能性失调对经络的影响和针灸穴位对经络的影响机理是相同的。

而张洪林所言“对侧肢体出现循经感传的事实”,完全可以用经络对称现象来解释。就是说,人体的经络大部分是左右对称的,并且所有的经络都是相通的,连接在一起的。

经络对称现象在2000多年以前就已发观,如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左病治右”是针刺法则“左病治右、右病治左”的简称,是《内经》中的重要针灸施术原则,意指人体左侧的病变,可取右侧腧穴进行治疗,右侧病变可取左侧腧穴进行治疗。其原理既往多从经络系统“左右相连”的角度进行解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确立针刺治疗原则是: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左治右,以右治左”。当一侧经络发生病变时,则该侧经络失于通畅,而针刺另一侧相对通畅的经络,能较快达到调神的作用,使神发挥主宰功能,畅通病变经络。

当你左脚踝崴了,急性肿处没法针灸或按摩,会加重瘀血和肿痛。此时先在左脚扭伤处轻轻按,找到最痛的那个点,然后对应到右脚相同的部位进行针灸,可明显止痛。这是因为,两边的经络是完全一致并相通的,你疏通右边的经络和气血的时候,左边也会跟着恢复,绝对不会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

后记:

综上所述,张洪林的所谓:

“铁的事实,全部证明一个无可辩驳的科学结论——循经感传只与神经结构和功能有直接关系,与所谓的经络没有一丝一毫一分钱关系!!”的定论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他的“五否”,并没有否定掉经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恰恰相反,我对张洪林的“五否”的解析,偏偏又反证了张洪林对经络的“五否”是缺少医学常识所导致。看问题,要看问题的实质。张洪林貌似以现代医学原理诠释他的“五否”,然而他的解释完全背离了现代医学对此类病症的释义。一旦细细推敲起来,张洪林的解释便破绽百出,成了立不起来的尬。

0 阅读:4

董小华评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