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9日晚的朋友圈里,很多有孩子的家长,都在晒"成年人的不易"。有的要帮孩子给老师做贺卡,有的要帮孩子给老师做花束,甚至有的还要帮孩子做木艺制品。
因为我没有孩子,又离开校园很久了,思考了半天,也想不出来老师是如何给孩子们布置这个"作业"的。
难道要说:同学们,我马上要过教师节了,请你们亲手做一份礼物送给我?如果真是这样,不仅画风怪怪的,还怪让人尴尬的!
但是在9月10日这天,同学们上学跟回娘家一样,"大包小卷"的拎礼物到教室倒是真的。
这沉甸甸的礼物,装的不仅仅是对老师的祝福,更是一份份能让孩子在学校"有好日子过"的通行证。
前阵子,跟朋友吃饭的时候,偶然说到了各自的学生时代。大家都表示,遇到一位好老师,真的会改变学生一生的命运。
小鹏就说,他刚上初中的时候,年级400多人,他排名200多。第一次开家长会的时候,他父亲发现,小鹏的班主任老师竟然是自己的小学同学。
于是他的父亲就跟老师说,麻烦老师多照顾一下自己的儿子。老师也是真的拿老同学当回事,从那以后她就特别在意小鹏的学习。
等第二学期期末,小鹏就已经考进了年级百人大榜。就在家人为小鹏的进步开心的时候,小鹏的班主任因为车祸腿部受伤,不能上班了。
于是,小鹏的班级就换了新的班主任。
小鹏说也不知道为什么,新班主任刚到班级,就特别讨厌他,他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班级墙角罚站度过的。
小鹏说:"之后成绩就掉下来了,也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单纯的讨厌老师,不想学。"
其实,当我们现在回过头想想那些被老师称作"差生"或者"坏孩子"的学生,就真的很差劲吗?
他们念书的时候是坑蒙拐骗,还是杀人放火了?无非就是淘气一些,话多一些,或者成绩差一些,可他们却被冠以"坏学生"之名。
那些老师喜欢的"好学生"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小鹏说,那位很讨厌他的班主任,当时很喜欢班里一位男同学。
这位男同学就是那种特别听话、特别安静的小男孩。这位男同学的座位在班级第三排,可是他回答问题的声音,连最后一排都很难听清。
这位同学由于太乖、又没有什么闯荡劲,在参加高考的时候,似乎被吓破了胆儿,最后连个专科都没有考上。
我以前上学的时候,被分类为"好学生",所以也没有过多地思考过关于"坏学生"的问题。
而当自己跳脱出学生的身份,再回头看的时候,就会觉得很不公平。为什么只是因为性格调皮、成绩不好,就要被分类为"坏学生"呢?
我们班里的"坏学生"往往身上都有很多优点。
有多少人班级的"坏学生"都是能歌善舞的;又有多少班级的"坏学生"都是运动会的前几名;还有多少班级的"坏学生"都是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
分明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老师不让大家学习他们的优点,反而每天盯着他们的缺点,还要给他们"异类化"呢?
老师讨厌"坏学生"无非就是不利于他的管理,影响了他的"业绩"而已。可他们对待学生的态度,不仅会改变学生的一生,还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伤害。
曾经朋友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她很喜欢旁观她儿子跟小伙伴的聚会,所以她一般都会在甜品店弄两桌,但不相邻。
一桌让他儿子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吃、一起玩,另一桌是则是自己和闺蜜的下午茶。
她说这样既能保证孩子们的安全,也能给孩子们一定的空间,不会觉得自己的世界被大人参与和打扰。
因为她经常请儿子们的朋友吃饭,所以儿子的朋友跟她关系也很好。儿子又交了新朋友、或者不跟哪个老朋友玩了,她都知道。
有一次她看到儿子交了新的朋友,就很热情的过去打招呼,简单问了孩子叫什么名字后,她随口就问了孩子你有什么爱好啊?
她说,瞬间她看见孩子眼神里的自卑,她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结果儿子们的朋友们都在开玩笑说,他的爱好是打架。
朋友说,听那群孩子们叽叽喳喳全都说出"打架"这个词的时候,那个小男孩眼神里透露出了一丝悲伤,然后又装出特牛的样子,展示了一下肌肉。
朋友说,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有时候他奇怪又夸张的举动,只不过是在掩饰他觉得很没面子的事实。
于是朋友就蹲在这个小男孩腿边,摸着他的后脑勺,跟他儿子的朋友开玩笑说,喜欢打架也不是坏事啊,至少你们约架的时候带着他,准赢。
然后朋友对那个小男孩说,而且,你班的女生就会特别有安全感。因为你打架特厉害,你班有了你,别的班的男生,就不敢欺负她们了。
朋友说,小孩子真的是藏不住心事,她刚一说完,就看见了孩子眼里的喜悦。那感觉,就像我们辛苦做的方案,得到了老板的认可一般。
后来朋友就经常会听儿子说,那个小男孩在学校好酷,体育课搬器材,别人抬不起来的东西,他总能搬起来。
而且他也会早早到教室,把放学前同学们都放到桌子上的板凳,全部帮忙搬下来。
有次高年级的女生来找他们班一个女生的"麻烦",他也帅气的挡在自己班女生的前面,说不要欺负他班的女生。
朋友的儿子说:"之前他总喜欢打架,老师说他是坏孩子,同学们也不喜欢他。但是那次我踢球摔伤腿,是他背着我去医务室的。"
"为了感谢他,我才带他来跟我们一起吃饭的。当时大家都不喜欢他,后来经常一起玩,我们都觉得他跟之前不一样了,现在都很喜欢他。"
朋友就趁机告诉儿子:善良、愿意帮助别人的人,都不会是坏人。你在学校也不要因为同学成绩不好或者不注意个人卫生等等,就觉得他不好。
现在的社会,似乎对人只有一个衡量标准:未成年人看分,成年人看钱。分数高,你就是好孩子;有钱,你就是好人。
可是那些老师和家长似乎从来都不曾认识到,你告诉孩子他是怎样的人,他就有可能会成为怎样的人。
你总说他成绩不好、是坏孩子,那他就会坏给你看;可如果你能学会巧妙的夸奖,也许他就会变成一个好孩子。
就像我朋友那样,她让孩子知道,拳头厉害不丢人,因为拳头除了能用来使用暴力,也能用来保护身边的人。
同样,语言能用来教育孩子,也能伤害孩子。
所以我觉得,真正的好老师,与其难为家长帮孩子做礼物,搞那么多"形式主义"的祝福,或者收那么多鲜花,没有地方放,形成浪费,不如花精力好好思考如何因材施教。
让孩子们拥有一个真正快乐、并且能拥有健康人格的成长过程。从此,学校里再也没有"坏学生"!
——END——
春沨尽量每天更新
文字/晨涵 插图/网络 校对、排版/沙沙
梦殇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