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研究型大学领衔国家技术发明奖:26所高校斩获35奖,清华第一

未名林 2024-07-02 18:40:44

一流大学,尤其是顶尖研究型大学,不仅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同时也是推动国家基础科研和创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极具分量的“国家三大奖”就是最好的证明。无论是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奖,还是技术创新领域的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高校都是最主要的获奖者。

在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大多数的“国家三大奖”得主来自高校单位。

本届奖励大会,共授予“国家三大奖”250项成果,其中通用项目202项,专用项目48项。在获奖的202项通用项目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45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08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93项,创新团队1项)。

高校在2023年度“国家三大奖”获奖情况

在2023年度获奖的202项通用项目中,有135项成果的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是高校,占比高达66.8%,高校在“国家三大奖”中的主导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与此同时,象征国内科学家最高荣誉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两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也来自高校。

45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成果中,有35项的得主来自高校单位,占比近八成。下面,我们来细细分析一下,一流大学高校在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又有哪些出色表现。

清华大学

国家技术发明奖

作为国内面向技术发明的最高荣誉,国家技术发明奖主要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中国公民,通常是与生产相关的新技术。

国家技术发明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对于意义、价值特别重大的技术发明,可以授予特等奖。在199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改制之前,国家技术发明奖曾颁发了一次特等奖,在1981年授予在“籼型杂交水稻”获得重大突破的袁隆平和团队。不过,本世纪至今,国家技术发明奖特等奖还未再次出现。

事实上,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授予就已十分严格。该奖从2000年-2003年间连续4年空缺,2010年则再次空缺。

在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通用项目45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40项。截止到目前,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共授予29项成果,每一个项都是具有极高的技术水平和重大应用价值的重大发明。

湖南大学

高校领衔,独占近八成

2023年度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45个项目中,有35个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来自高校:其中一等奖3项,分别由清华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夺得,另有24所高校获得32项二等奖。

高校在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情况

(1)26所高校斩获大奖

本届共有来自26所高校的科研团队斩获3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清华以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高居榜首,哈工大、西工大分别以3项二等奖并列第二名,北航、西交则各斩获2项二等奖。

此外,还有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几所不以工科为优势学科的院校,也榜上有名。

值得一提的,山东农业大学目前还未入选“双一流”工程,却在本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有不俗的表现,山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带头人杨越超主持的“绿色生物基材料包膜控释肥创制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复旦大学

(2)清华、湖大、矿大斩获一等奖

往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通常只授予不超过3个项目,本届有5个项目获得该奖项,其中有3个为高校所得。清华、湖大、矿大3所高校分别斩获这一荣誉。

来自清华大学高端装备界面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路新春教授、雒建斌院士等领衔的团队,凭借“集成电路化学机械抛光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奖。该成果突破了国外专利壁垒,为芯片制造提供了全系列CMP装备,对国内高端芯片制造自主可控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来自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陈政清院士和团队,凭借“永磁电涡流阻尼减振缓冲耗能新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奖。该成果不仅标志着电涡流阻尼技术在大型工程结构减振领域的首次应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火炮技术的颠覆性创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鞠杨团队历经近20年不懈攻关,在“深部能源开发岩体应力场透明解析技术及应用”取得重大突破,支撑了国内岩体工程灾害防治靶向治理与源头防控技术的发展,斩获技术发明一等奖。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3)工科强校各显神通

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高校看,得奖最多的是工科实力强劲的院校。本届获奖的26所院校,多数是以工科见长的院校,清华、哈工大、西工大、北航、西安交大等传统理工强校悉数上榜,使得国家技术发明奖成为各大工科强校各显神通的舞台。

西北工业大学

高校成国家技术发明奖主力军

长期以来,高等院校,尤其是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在推动国家科技发展的进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确实,高校人才荟萃,有学术带头人,也有大批优秀的未来精英,研究设备先进,自然会成为孕育前沿科技成果的摇篮——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得主大部分来自高校,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从2000年至今,国家技术发明奖共授予29个项目,这29个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大部分人来自于高校。除了2005年度获奖者宗保宁(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2014年度获奖者刘中民(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及2023年度得主吴丰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张少华(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之外,其他获奖者均在高校工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航空航天等学科领域实力强大的北航,拥有世界顶尖的航空航天专家团队,是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常客,单斩获的一等奖就有6项,清华则以5项紧随其后,北大、大工、中南大学等各有2项。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研究型大学在未来的“国家三大奖”中能有更多优异的成绩,也期待能有更多高校取得行业前沿的成果,让我们的技术不再受制于人。

0 阅读:454
未名林

未名林

专注,严谨,丰富,趣味。不求一鸣惊人,或许一语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