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现场播音员丁一岚辟谣:开国大典毛主席压根没说过这句话

观今品古 2024-12-19 12:08:46

前言

毛主席的那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相信早已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而关于这句话的出处,却存在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这句话是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说的话;

有人却说,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只说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句话。

那么,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有没有说过这句话呢?我们不妨听听开国大典现场的播音员丁一岚为我们揭晓这一谜团。

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说了什么?

1997年6月,在北京一档智力竞赛节目中,主持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毛主席究竟说了什么?

现场观众纷纷抢答,有人不假思索地喊出了那句震撼人心的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的确,那一天,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刻骨铭心的日子;那一天,宣告了中华民族饱受欺凌的苦难岁月一去不复返;那一天,中国踏上了崭新的历史征程。

然而,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说的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此言一出,现场顿时炸开了锅,大家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主持人微笑着倾听大家的意见,随后缓缓揭晓了答案:

这两句话,都是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经典语录。

此时,坐在电视机前的丁一岚老人听到这个答案,不禁眉头紧锁,作为当年开国大典上的播音员,她对毛主席的每一句话都记忆犹新。

尽管晚年的丁一岚身体大不如前,记忆力也日渐衰退,但唯独对毛主席的话语铭记于心。

她清楚地记得,那天她与齐越共同担任实况转播的任务,距离主席台仅有十几米的距离。

况且之后,丁一岚还多次聆听了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录音。她确信无疑地表示,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只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句话。

为了纠正这一错误,丁一岚在同年10月10日的《北京晚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她认为,作为媒体人,传递正确的历史信息至关重要,不能因一时疏忽而误导大众。

那么,既然毛主席没有在开国大典上说过“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那么它的出处究竟在哪里呢?

经过一番查证发现,这句话其实出现在开国大典之前,是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新政协”上的开幕词。

毛主席在那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讲话,其中就有这句振奋人心的话语。

而且,毛主席在会上的那句原话是:“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这一点,得到了当年许多工作人员的证实,他们回忆说,那天会场气氛庄重肃穆,毛主席在照本宣读了《开国公告》后,没有添加任何额外的话语。

而在两版《开国公告》上,也没有出现这句话,第二版的《开国公告》,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补印上了56名政府委员的名字。

当然,还可以从《毛泽东选集》中查询,这上面也有记录,记载着毛主席在“新政协”上的讲话。

上述的这些资料清晰地记录了毛主席在“新政协”上的讲话内容,与查证结果相吻合。

讲这些只是为了还原历史;还原历史真相,就是在尊重历史;而尊重历史就是尊重伟人。

虽然这可能只是一件小事,但当我们了解并指出其中的错误时,我们的后辈就能更加准确地铭记先辈的丰功伟绩,从而砥砺前行。

中国第一位著名女播音员

据丁一岚回忆,下午1点30分时,工作人员及广播电台负责人已经全部抵达了天安门。

来进行各项的检查、准备工作,当时是她与齐越两人轮流广播,每个人心中的兴奋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在丁一岚与齐越的两旁,站着电台编辑胡若木与杨兆麒,或许有人会疑惑,稿件已在手,播音员已就位,为何编辑还要站在一旁?

原来,播音员在进行现场实况描述时,有时会顾不上主义现场的情形,这时,这两位编辑人员的作用就体现了出来。

为了不影响播出的音质,编辑人员在提醒播音员时,只能用手来指点,四人的配合也十分默契,整场下来没有出现一点纰漏。

提起丁一岚,或许有些人会不太熟悉,她是是一位新闻工作者,也是我国第一位著名女播音员。

早在1945年8月,日本发出乞降照会后,报社的同志们迅速组成宣传队伍,挨家挨户地向村镇、居民点宣传这一消息。

这时,人们才注意到,丁一岚这位普通女子,在关键时刻竟冲在最前沿,情绪奔放、吐字清晰地将中央的电文传达给了老百姓。

当时,曾有人对丁一岚说:“我看啊,将来咱接收了电台,你当共产党的播音员最合适不过了。”

张家口解放后,解放军接管了敌伪的报馆和广播电台,作为电台人员,除了有出色的能力之外,其政治上必须可靠。

就这样,丁一岚被选为电台播音科的科长,从此,她也就正式开启了他的40年的广播生涯。

电台工作其实并不轻松,丁一岚从早忙到晚,一大早就要开播,早饭后就得编稿子,晚间还得广播。

甚至回家都成了“奢望”,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住在电台,一个月中,有3、4天回家都算多的。

到了解放战争后期,在一片形势大好之下,毛主席撰写了一篇名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

由于丁一岚做事稳妥,播音风格稳健,播出这篇贺词的任务,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她的身上。

节目播出后,引来了广大官兵的一致好评,有人称丁一岚的话语中,有一股震慑敌人的力量,也有人说丁一岚的播音是“兰花吐芳,沁人心脾”。

丁一岚,这位新闻界的“兰花”,被历史推向了更加辉煌的舞台——开国大典的播音席。

丁一岚作为一位新闻工作者,有着高度的负责精神,如果新闻不准确、不真实,那么新闻的意义又何在?

正如她曾亲自更正节目中的错误,那份对真相的执着追求,在任何时候都不容妥协。

在那样庄严的情况下,在那样重要的时刻,一切都应该要准确无误地传达下去,不能将错就错,以讹传讹。

反观当下,在网络信息时代,一些无良的营销号在发布一些事件时,不经查证,从未核实,散播一些不实谣言来误导公众。

进而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这样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

不管身处哪个岗位,我们都应秉持高度的敬业精神,力求完美无瑕;一旦犯错,更需勇于承认,及时更正,以谦逊之心面对每一次挑战。

忆开国大典这天的毛主席

1949年9月30日晚,毛主席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又如往常一样开始了工作,一直工作到凌晨时分,仍旧伏在案头处理工作。

这一夜,周总理的心始终牵挂着主席的身体,他三次致电李银桥,关切地询问主席的休息情况。

得知主席仍在深夜工作,周总理下了“死命令”,要求李银桥务必让主席得到充分的休息。

主席一工作起来,向来是不喜欢他人打扰的,可周总理下了“死命令”,李银桥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说完后,主席并未搭腔,仍在聚精会神地处理文件,李银桥见状,也不敢再过多打扰。

一直到第二天也就是10月1日的早上6点半,毛主席这才放下手中的文件,准备卧床休息。

毛主席休息前,曾嘱咐李银桥要在下午1点钟叫醒自己,言罢,李银桥点了点头,并嘱咐值班卫士为了不延误盛典,要在1点前叫醒主席。

时间一晃,来到了12:55分,主席醒来后,一手端着茶,一手拿起报纸浏览起了当天的新闻。

李银桥则紧盯着时间,在一点半时“强行”为主席换好了“礼服”,在给主席换衣服时,卫士注意到,主席里面所穿的衬衣,仍旧是那件补了多次的衬衣。

在一切都准备妥当后,毛主席便乘车抵达了天安门城楼,在毛主席登上台阶的那一瞬间,激昂的乐曲骤然响起,广播中传来了丁一岚与齐越激动人心的声音:

“毛主席来啦!”

“毛主席健步登上了天安门!”

不多时,毛主席就站在了天安门城楼之上,不断地向群众们挥手示意,天安门之下,掌声雷动。

“毛主席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一天,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中国人不再饱受欺凌,中国人站起来了!

毛主席面前的那个话筒,是工作人员精心挑选的最好的话筒,这个话筒包括那天的国旗、电钮等就现存于国家博物馆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庆典的万无一失,朱老总曾提前向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询问了相关事宜,毕竟是如此重大的场合,不能出现一丝纰漏。

为此,朱老总还提前录了一份自己要宣读的文件,以备不时之需。幸运的是,当天的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这份录音没有用上,不过,这却成为了一件珍贵的文物资料。

结语

丁一岚的严谨态度与敬业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在广播事业中,她始终坚守真实、准确的新闻原则。

即使在开国大典这样的历史性时刻,也不放过任何细节的真实还原。这种对工作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她对新闻事业的尊重与热爱。

作为信息传播者,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虚假信息泛滥成灾,误导公众的事件时有发生。

丁一岚在发现节目中的错误后,及时发表文章进行更正,这种勇于担当、敢于说真话的精神,是每一位信息传播者都应学习的。

讲这些只是为了还原历史;还原历史真相,就是在尊重历史;而尊重历史就是尊重伟人。

在追求新闻时效性的同时,我们更应注重其真实性与准确性。因为只有真实的历史,才能成为后人学习、借鉴的宝贵财富。

参考资料

开国大典那一天的毛泽东.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老广播”回忆开国大典. 中国普法网

毛泽东在开国大典开始时说了句什么话?. 光明网

0 阅读:19

观今品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