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毛主席临终前,曾一直拉着叶剑英的手不放,至今不知何意

猪是的看来过倒 2024-12-25 14:03:09

76年毛主席临终前,曾一直拉着叶剑英的手不放,至今不知何意

1976年9月9日,这是一个让无数中国人难以忘怀的日子。在这一天,毛主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毛主席生命的最后时刻,发生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场景:他一直紧紧拉着叶剑英元帅的手不肯放开。这个细节被当时在场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叶剑英是毛主席的老战友,两人共同经历了大革命、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但为什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毛主席要如此郑重其事地拉着叶剑英的手?这个动作究竟代表着什么样的深意?是单纯的战友情谊,还是蕴含着某种特殊的历史寓意?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一起寻找这个谜题的答案。

一、初识与信任的建立(1931-1935)

1931年初春,叶剑英从莫斯科归国。经过上海、香港等地的周转,他终于抵达了中央苏区。在瑞金城郊的一座农舍里,叶剑英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当时的毛泽东正在研究军事地图,桌上摆满了作战计划书。这次会面恰逢第二次反"围剿"作战的关键时期。

叶剑英到达的第二天就被任命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部负责人。他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军事部署工作中。当时中央苏区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红军仅有三万兵力,而国民党军队则有二十余万之众。

在接下来的战役中,叶剑英亲眼见证了毛泽东独特的军事指挥才能。毛泽东采取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红军先后在黄陂、长冈、龙冈等地,连续发起突然袭击,打得国民党军队措手不及。短短十五天内,红军横扫七百里,歼敌三万余人,缴获武器两万余支。

这次战役中,叶剑英提出了几个关键的战术建议。在黄陂战役前,他建议利用当地群众熟悉的山间小道,绕过敌人设防的主要关隘,从侧翼突击。这个建议得到了毛泽东的采纳,并在战斗中取得显著效果。

第三次反"围剿"战役开始后,叶剑英更加深入地参与了作战计划的制定。他提出了"诱敌深入,重点打击"的战术思想,并在具体战役中负责制定详细的作战方案。在乐安战役中,他根据地形特点,设计了一个包围圈,成功歼灭了国民党一个团的兵力。

在这一时期,叶剑英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谦逊的工作态度。他不同于其他从莫斯科回来的干部,没有摆出"海归派"的架子,而是踏实工作,深入实际。这种作风得到了毛泽东的赏识,毛泽东多次在会议上表扬他是"能上能下的好干部"。

1934年底,叶剑英向毛泽东提出了"拜师"的请求。他说:"我虽然在莫斯科学习过军事,但是在实践中发现,主席的军事思想更加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这次谈话发生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两人在油灯下探讨军事战略直到深夜。

二、生死与共的革命岁月(1935-1945)

1935年初,长征途中发生了三次关键的生死考验,让毛泽东和叶剑英的革命情谊更加深厚。第一次是在遵义会议刚结束后,在土城镇附近的一个偏僻山村。当时中央领导正在讨论会议后的具体执行方案,突然遭遇了国民党军队一个连的突然袭击。

叶剑英当时正带领通信排在村外警戒,发现敌情后立即组织部队展开反击。他让通信员分散在不同位置鸣枪,造成兵力众多的假象,同时派出一支小分队从侧翼包抄。这个战术奏效了,敌人误以为遭遇了红军主力,仓促撤退。这次遭遇战虽然时间短暂,但若处置不当,可能会导致党中央领导集体遇险。

第二次危机发生在打鼓新场。那天,党中央正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叶剑英习惯性地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突然,他听到了敌机的轰鸣声。当时中央领导正专注于讨论军事部署,没有注意到这个危险信号。叶剑英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拉着毛泽东快速撤离到附近的茅草地。敌机投下的炸弹将会议场所夷为平地,但所有人都安全脱险。

最危险的一次是在毛儿盖会师期间。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西北部胜利会师。然而,在随后的政治局会议上,关于红军下一步行动方向的争论十分激烈。张国焘主张南下,而党中央决定北上。

作为右路军参谋长的叶剑英,在一次例行电报检查中发现了张国焘给陈昌浩的一封密电。密电内容显示,张国焘打算违背党中央决议,擅自率部南下。叶剑英当即连夜找到毛泽东,报告了这一重要情报。

根据这个情报,毛泽东迅速做出决断,连夜组织一、三军团北上。这个决定的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既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军队内部冲突,又确保了党中央继续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在延安时期,叶剑英继续在军事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他参与制定了著名的"持久战"战略,并在抗日军政大学担任教育长,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1937年,在延安中央党校的一次军事教学中,他系统总结了长征的经验教训,特别强调了政治领导和军事指挥的统一性。

抗日战争爆发后,叶剑英被任命为八路军参谋长。他协助朱德总司令制定了著名的"游击战争十大原则",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1940年的百团大战中,叶剑英负责整个战役的参谋工作,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实现了"声东击西"的战略意图。

三、建国前后的重要任务(1945-1966)

1948年末,毛泽东召见叶剑英,交给他一项特殊使命:和平接管北平。这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任务,不仅关系到一座千年古都的完整保存,更关系到解放战争的战略全局。叶剑英随即组建了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开始与傅作义将军进行谈判。

在谈判过程中,叶剑英展现出了高超的外交才能。他提出了"和平方式接管、不损坏一砖一瓦"的方针,并向傅作义详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待起义官兵的政策。1949年1月31日,北平十分顺利地实现了和平解放,完整保存了这座文化古都。

两广解放的统筹工作同样极具挑战性。1949年10月,叶剑英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负责指挥两广战役。当时,国民党在广东、广西地区还保持着相当的军事力量,地形复杂,作战难度很大。

叶剑英制定了"三路进军、重点突破"的作战方案。他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在韶关、梧州等关键地点设置突破口,使解放军主力能够快速突入腹地。同时,他还特别注意保护沿海工业设施,避免国民党军队在撤退时实施破坏。

在开国大典上,叶剑英担任了阅兵总指挥。为了确保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阅兵式圆满成功,他提前两个月就开始筹划。他提出了"既要显示军威,又要体现新中国的新面貌"的要求,亲自审定了每个方队的组成和行进路线。10月1日的阅兵仪式,成为了新中国成立的一个重要历史象征。

1954年,叶剑英在军委工作中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他认为,现代战争条件下,军队建设必须实现科技化和现代化。在他的推动下,解放军开始系统性地进行技术革新,建立了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他特别重视导弹技术的发展,推动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

0 阅读:5

猪是的看来过倒

简介: 猪是的看来过倒